外資持債為何“由減轉增”
近期,外資持有人民幣債(zhai) 券又有新變化。相關(guan) 數據顯示,2022年12月,境外機構結束了連續10個(ge) 月減持人民幣債(zhai) 券資產(chan) 的狀態,轉為(wei) 一定規模的增持。由階段性減持再回到增持,折射出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信心,盡管外部環境存在較多不確定性因素,但人民幣資產(chan) 仍然魅力不減。
近年來,隨著債(zhai) 券市場開放不斷擴大,人民幣債(zhai) 券陸續納入國際主要債(zhai) 券指數,加之人民幣債(zhai) 券正收益,外資持有境內(nei) 人民幣債(zhai) 券資產(chan) 不斷增加。從(cong) 2018年12月到2022年1月,外資在中央結算公司托管的境內(nei) 人民幣債(zhai) 券連續38個(ge) 月淨增,累計增加23092億(yi) 元,增長1.62倍。而進入2022年2月份後,部分外資開始連續減持人民幣債(zhai) 券,引發了部分市場人士的擔憂。
應當看到,受外部環境變化影響,部分渠道外資出現暫時的、階段性調整是正常現象,不影響外資中長期投資我國債(zhai) 券市場的信心。去年,全年銀行結售匯和涉外收支均為(wei) 順差,外匯市場預期總體(ti) 平穩,市場交易理性有序;貨物貿易、外商直接投資等資金流入發揮了穩定跨境資金流動的主導作用。這些都體(ti) 現出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韌性,表明我國經濟發展前景以及巨大消費市場對外資吸引力仍然較強。
去年12月以來,境外資金跑步進入中國金融市場,國際投資者紛紛增持人民幣資產(chan) ,顯示出外資對中國發展的信心繼續增強。從(cong) 去年全年的數據來看,截至去年末,境外機構在我國債(zhai) 券市場的持債(zhai) 規模為(wei) 3.46萬(wan) 億(yi) 元,其中持有銀行間市場債(zhai) 券3.39萬(wan) 億(yi) 元,近5年年均增速接近25%。今年以來,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已超過1500億(yi) 元,超過去年全年的淨買(mai) 入額。其中1月份淨流入金額超過1400億(yi) 元,成為(wei) 開通以來的最高單月紀錄。
境外投資者對人民幣債(zhai) 券的“熱捧”,彰顯了“中國引力”,這包括我國經濟基本麵向好、金融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人民幣資產(chan) 收益相對較高且避險屬性逐步增強等因素。向前看,外資參與(yu) 中國債(zhai) 券市場的程度仍有相當大提升空間。中國債(zhai) 券市場規模大、流動性好,但與(yu) 其他主要經濟體(ti) 甚至新興(xing) 經濟體(ti) 相比,中國銀行間債(zhai) 券市場3.5%的外資占比仍然明顯偏低,這意味著未來外資增配人民幣債(zhai) 券仍有繼續上升的潛力。在中國經濟基本麵長期向好的支撐下,外資增持人民幣債(zhai) 券的大趨勢不會(hui) 改變。
需要注意的是,隨著持有規模不斷上升以及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在經曆了幾年的連續快速增持後,未來外資增配行為(wei) 將更加穩健。相信隻要中國繼續實施負責任的宏觀經濟政策,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堅持推動境內(nei) 債(zhai) 券市場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建設,堅持推動製度型金融開放,給投資者創造越來越便利的、透明的、可預期的市場環境,人民幣債(zhai) 券資產(chan) 在全球仍會(hui) 具有重要的配置價(jia) 值。
姚 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