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國糖王”周毅:為翻糖藝術注入國潮力量

發布時間:2023-02-20 11:26:00來源: 華西都市報

  被譽為(wei) “中國糖王”的中式翻糖手藝人周毅所創作的藝術精品,目前正在中國澳門的“殿‘糖’雕塑藝術特展”上展出。現場,《醒獅》《納征》《何仙姑》《親(qin) 迎》《鄭觀應》五座與(yu) 真人高度相當的立體(ti) 翻糖雕塑作品,以更年輕、更國潮、更接地氣的方式,多維度演繹中華文化中“喜慶”和“禮節”為(wei) 題的生活故事,勾畫了中國人亙(gen) 古不變的精神風貌。

  近日,周毅接受華西都市報、封麵新聞記者獨家專(zhuan) 訪,分享他眼中的翻糖文化。

  傳(chuan) 統為(wei) 魂 創新展示民族文化

  1983年出生的周毅是四川人,作為(wei) 第一個(ge) 拿走“蛋糕界奧斯卡”Cake Masters最高獎的中國人,他用翻糖和麵粉還原出了武則天、青鳥、九尾,以及美人魚、冰墩墩等,盡可能地讓國風藝術人偶述說中國故事,讓故事賦能翻糖雕塑藝術。

  在周毅看來,翻糖藝術是一個(ge) 靜態的語言藝術,需要通過顏色、肢體(ti) 語言、眼神流轉、場景布置等表達一些情緒和人物性格。“它就是一個(ge) 靜止的東(dong) 西。可是當你看到它的時候,為(wei) 什麽(me) 會(hui) 為(wei) 之感動?我覺得,做作品就跟演一部劇是一樣的。首先你必須是一個(ge) 好編劇,然後必須是一個(ge) 好的導演,也必須是一個(ge) 好的演員,同時你還得是化妝師、服裝師、燈光師,甚至投資人、場務,這一切都需要你一個(ge) 人去完成。”他說。

  想要在人物不說話且沒有音樂(le) 的情況下去提升自己的作品,就必須全身心地投入,進入狀態,“想一個(ge) 人把整部劇做完,必須得入戲。”於(yu) 是,周毅別具一格地將傳(chuan) 統食品製作工藝,通過與(yu) 繪畫、噴繪、塑形、雕刻等藝術工藝相結合,用更多年輕化的表達手段,創作出了眾(zhong) 多令人驚豔的國風藝術人偶。

  此次將創作生涯中首次個(ge) 人翻糖雕塑展覽放在澳門,周毅主要的考量就是通過這扇“世界之窗”,讓更多人看到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及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的魅力,“現在我們(men) 正在大力提倡文化自信,通過翻糖雕塑技藝,做成大家喜聞樂(le) 見的樣子,可以創新性展示我們(men) 的民族文化、傳(chuan) 統經典和曆史人物,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文化輸出。”

  深挖經典 不斷升級與(yu) 時代接軌

  每件作品創作之前,周毅都會(hui) 進行實地探訪、考察,然後再進行藝術創作。“隻有先了解傳(chuan) 統,才能把傳(chuan) 統演化為(wei) 現代人喜歡看到的樣子。”在他看來,“傳(chuan) 統”是核心,“創新”則讓“傳(chuan) 統”煥發新機,更具有“傳(chuan) 播性”,“咱們(men) 中國有句老話叫‘溫故而知新’,很多手藝傳(chuan) 不下去,不是它不好,而是不符合新時代審美。芯片都在升級,我們(men) 的作品也一樣要升級。”

  於(yu) 是,他在學習(xi) 雕刻和麵塑等“中餐工藝”的同時,吸納西方翻糖手藝,並將二者結合,在努力中探索。2017年、2019年,周毅創作的“中式翻糖”作品《武則天》《嫦娥》,兩(liang) 獲英國國際蛋糕比賽金獎,古風典雅的形象、中西融合的方式,別具一格,驚豔全場。

  接下來,周毅會(hui) 繼續深挖《紅樓夢》等國內(nei) 經典名著IP,創作更多符合時代需求的藝術品。“要以更加故事化的方式、更加流行的顏色,去展現傳(chuan) 統文化,與(yu) 時代相接軌,才能創作出屬於(yu) 這個(ge) 時代的藝術品,打動每一個(ge) 去欣賞它的人。當你做到這一切的時候,自然就具備了傳(chuan) 播的屬性。”

  同時,將蛋糕界國際大獎收入囊中的周毅,也會(hui) 一直紮根傳(chuan) 統,弘揚中國優(you) 秀文化,用翻糖作品講好中國故事,“第一肯定要去繼承,因為(wei) 老的、傳(chuan) 統的東(dong) 西其實很好,然後很重要的一步就是發揚,把自己想表達的東(dong) 西,通過這種藝術形式展現出來,讓更多年輕人喜歡。”

  對話以翻糖為(wei) 媒介講好中國故事

  記者:你是怎麽(me) 理解“國潮”的?

  周毅:

  “國潮”是人們(men) 對於(yu) 文化的一種需求,是一種民族自豪感。尤其當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高度之後,自然而然就會(hui) 帶動文化需求的上升。

  記者:從(cong) 最開始學習(xi) 麵塑到現在做中式翻糖,心態上有了怎樣的改變?

  周毅:

  大學畢業(ye) 後,我沒有特別宏大的目標,首先就是生存。但當你一直為(wei) 了一件事在努力,並發現有很多人也開始喜歡你的手藝時,心態就開始逐漸變化了。想著自己做哪些事情會(hui) 更有意義(yi) ,也會(hui) 不停地學習(xi) 、進步、升級,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去做。當你逐漸走向成熟之後,你見到的世麵更寬廣了,責任也更重大了。

  記者:在中式翻糖藝術領域,你有什麽(me) 規劃和想法?

  周毅:

  上大學的時候,我就對食材產(chan) 生了很大的興(xing) 趣,後來有幸遇到我的恩師王龍先生,跟他學習(xi) 了傳(chuan) 統非遺的麵塑,實際上現在很多手法,都是從(cong) 麵塑上衍生出來的。翻糖雖然起始於(yu) 18世紀的英國,但我覺得食材這種東(dong) 西是沒有國界的。麵塑與(yu) 翻糖的結合,可以延伸出更好的手法,製作出更漂亮的作品,也可以給中國藝術的承載跟生長提供非常好的土壤。我也會(hui) 繼續通過翻糖這種媒介,去講好中國故事。

  記者:想要做好翻糖作品,需要具備哪些技藝?

  周毅

  :最主要還是堅持不懈的信心,其他像材料、工具這些東(dong) 西,我覺得都是後天的,但信心是別人給不了的。想把一件事情做好,這種堅持努力並且積極向上的信心,往往是更關(guan) 鍵的。

  記者:一件作品需要製作好幾個(ge) 月,你坐得住嗎?

  周毅:

  這可能跟愛好相關(guan) ,因為(wei) 你很喜歡這些東(dong) 西,所以做的時候不會(hui) 覺得累,隻是想把這件事情做好。

  記者:2023年的計劃是什麽(me) ?

  周毅:

  我們(men) 的翻糖藝術現在已經在跨界了。除了翻糖蛋糕本身在講述故事以外,我們(men) 也進入到了玩具領域,把翻糖蛋糕直接翻製成手辦,進到千家萬(wan) 戶。同時我還計劃做中國文化方麵的潮玩,讓大家從(cong) 小就開始接觸與(yu) 中國文化相關(guan) 的作品,從(cong) 而對國學文化產(chan) 生深刻的認知,感受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魅力。

  華西都市報-封麵新聞記者荀超

  《華西都市報》2023年2月20日A13版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