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加速“出海”與世界共贏
新華社北京2月19日電 中國汽車加速“出海”與(yu) 世界共贏
新華社記者
中國農(nong) 曆除夕,裝載3000餘(yu) 輛奇瑞汽車的滾裝船從(cong) 上海港啟航,曆經1個(ge) 月左右的海上航行後,最終將抵達歐洲市場。在剛剛過去的春節期間,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先後向歐洲、中亞(ya) 、南美等地區11個(ge) 國家發送了2.4萬(wan) 輛汽車。
近年來,中國車企憑借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布局、創新和綠色發展戰略加速深耕海外市場,背後既有匯聚全球先進要素的合力,更展現出促進共贏發展的魄力。
“稱心之選”
俄羅斯莫斯科市民維諾格拉多夫有一輛中國哈弗品牌運動型多功能車。他告訴新華社記者,2021年他在朋友推薦下買(mai) 了這款車。“一年多過去了,駕乘體(ti) 驗非常不錯,是稱心之選。”
近幾年,中國汽車在俄羅斯越來越常見。僅(jin) 去年一年,俄羅斯就新開487家中國品牌汽車銷售門店。這得益於(yu) 俄羅斯消費者對中國品牌汽車的喜愛。
今年年初,中國車企比亞(ya) 迪開始在日本市場銷售其純電動車SUV ATTO 3,收獲當地各界人士好評。“加速平穩順滑”“車內(nei) 非常安靜”……日本經濟新聞社評論說,這款汽車不僅(jin) 比續航裏程相近的日本產(chan) 電動汽車便宜,而且其自動緊急刹車係統等一些高科技裝備也十分亮眼。
菲律賓從(cong) 事汽車銷售的傑伊·傑雷說,一些客戶試駕中國汽車後表示,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程度令人驚歎,試駕體(ti) 驗改變了他們(men) 對“中國製造”的認知。
據墨西哥國家地理統計局數據,2022年1月至11月,墨西哥共進口汽車約65.2萬(wan) 輛,其中中國製造的汽車占比約23.5%。中國成為(wei) 墨西哥進口汽車第一大來源國,美國、巴西、日本和印度位列其後。
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汽車出口量達311.1萬(wan) 輛,較上一年增長54.4%,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增長1.2倍,實現跨越式突破。
應變之道
當下,全球汽車行業(ye) 發展迎來重大變局,汽車電動化步伐不斷加快。麵對變局,中國車企積極順應時代浪潮,走出一條綠色化、國際化發展的應變之道。
日本名古屋大學客座教授野邊繼男談到中國電動汽車行業(ye) 持續發展時說,中國引入外資車企到本國生產(chan) ,並優(you) 化汽車外資政策,在學習(xi) 先進製造技術的同時,培育了本土電池製造企業(ye) ,形成了電動汽車產(chan) 業(ye) 集群。
德國杜伊斯堡汽車研究中心主任費迪南德·杜登赫費爾表示,中國正飛速成為(wei) 汽車大國,而電動車在其中起到特殊作用。
全產(chan) 業(ye) 鏈布局是中國電動車企一大優(you) 勢。例如在安徽,比亞(ya) 迪已建立整車生產(chan) 製造基地,而石墨負極材料等配套企業(ye) 更為(wei) 新能源汽車提供“續航”支撐。
與(yu) 此同時,國際化發展戰略讓中國車企在技術、人才與(yu) 市場營銷上與(yu) 海外合作夥(huo) 伴整合互補。以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wei) 例,公司集合上海和倫(lun) 敦兩(liang) 套團隊,在充分考慮海外消費者對動力、操控性能喜好的基礎上,推出全球化的車型設計。
上汽通用汽車總經理王永清向記者表示,中國不再是全球體(ti) 係中的補充,“中國智造”正在被全球認可。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尹同躍表示,中國汽車的全球化不僅(jin) 是市場的全球化,更是人才、技術、供應鏈、文化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化。
共贏之舉(ju)
智利首都聖地亞(ya) 哥目前運行的電動公交車主要來自中國公司。智利塔爾卡大學工程係學者克裏斯蒂安·加西亞(ya) 說,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幫助智利推動減排、建設更清潔城市,並改善了乘坐者體(ti) 驗。
去年9月,中國動力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在匈牙利工廠項目正式啟動;蔚來汽車在匈投資建設的蔚來能源歐洲工廠首座換電站也正式下線。匈牙利外交與(yu) 對外經濟部長西雅爾多表示,汽車製造是當地支柱產(chan) 業(ye) ,吸引相關(guan) 中國投資對匈牙利經濟來說至關(guan) 重要。
目前,比亞(ya) 迪純電動大巴足跡遍布100多個(ge) 歐洲城市。比亞(ya) 迪歐洲汽車銷售事業(ye) 部總經理舒酉星表示,中國車企為(wei) 當地提供了成熟的綠色出行方案和“革命性的產(chan) 品”。
尹同躍表示,奇瑞走向全球的過程中一直堅持兩(liang) 個(ge) 原則:一是與(yu) 海外國家、海外合作夥(huo) 伴共享合作成果,成為(wei) 受歡迎的合作夥(huo) 伴;二是深度融入全球汽車產(chan) 業(ye) 鏈,推動本地化發展,變成當地的品牌,共同為(wei) 海外市場所在國的經濟社會(hui) 發展作貢獻。
野邊繼男認為(wei) ,中國電動汽車進入日本市場可以促進日本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對日本而言十分有益。
標普全球交通出行公司美洲區調查與(yu) 分析副主任吉多·比爾多索認為(wei) ,中國不僅(jin) 是海外市場汽車供應商,更將加速當地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這將是未來的趨勢。(記者:馬則剛、陳紹華、楊駿、安曉萌、鍾雅、歐陽迪娜、程靜、王曉薇、楊雲(yun) 起、朱雨博、馬姝瑞、汪海月、陳浩、周蕊、丁汀、屈淩燕、朱晟、張亞(ya) 東(dong) 、郝亞(ya) 琳、尹南、張笑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