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全國人口負增長,這8個省份人口為何增了?

發布時間:2023-02-22 10:0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2月22日電 (記者李金磊)在2022年中國人口出現負增長的背景下,各個(ge) 省份人口變動情況也受到關(guan) 注。

  中新財經注意到,截至2月21日,已經9個(ge) 省份公布2022年人口數據,其中,8個(ge) 省份2022年常住人口正增長。

  8省份2022年常住人口正增長

  目前,安徽、江西、廣西、貴州、甘肅、青海、重慶、海南、河南等9個(ge) 省份的2022年人口數據已經出爐。

  其中,安徽、江西、廣西、貴州、甘肅、青海、重慶、海南這8個(ge) 省份2022年常住人口為(wei) 正增長。

  具體(ti) 數據顯示,安徽202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6127萬(wan) 人,比上年增加14萬(wan) 人。江西202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4527.98萬(wan) 人,比上年末增加10.58萬(wan) 人。廣西2022年末全區常住人口5047萬(wan) 人,比上年末增加10萬(wan) 人。

  海南202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027.02萬(wan) 人,增加6.56萬(wan) 人。貴州202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3856萬(wan) 人,比上年末增加4萬(wan) 人。甘肅202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2492萬(wan) 人,比上年末增加2萬(wan) 人。青海202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95萬(wan) 人,比上年末增加1萬(wan) 人。重慶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213.3萬(wan) 人,比上年末增加0.9萬(wan) 人。

  這些省份常住人口為(wei) 何逆勢增長?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末,全國人口為(wei) 141175萬(wan) 人,比2021年減少85萬(wan) 人,人口總量略有下降。人口自然增長率為(wei) -0.60‰,下降0.94個(ge) 千分點。

  全國人口負增長的情況下,這些省份常住人口為(wei) 何能逆勢增長?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與(yu) 人力資源研究所研究室主任馮(feng) 文猛對中新財經表示,這8個(ge) 人口正增長的省份多數位居中西部地區,一方麵,從(cong) 生育水平來看,相對於(yu) 東(dong) 部地區,中西部地區的生育水平整體(ti) 要高一些。另一方麵,從(cong) 人口流動來看,近些年中西部地區的人口吸引力在進一步增強,隨著產(chan) 業(ye) 逐步向中西部轉移以及本地就業(ye) 機會(hui) 增加,外出打工就業(ye) 的人員回流,對人口的機械增長形成了正向貢獻。

  從(cong) 人口自然增長率(等於(yu)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來看,8個(ge) 人口正增長的省份中,貴州、青海、海南、廣西、江西5個(ge) 省份人口自然增長率均為(wei) 正,其中,貴州為(wei) 3.71‰,青海為(wei) 3.37‰,海南為(wei) 2.44‰,廣西為(wei) 1.43‰,江西為(wei) 0.25‰。

  從(cong) 人口流動來看,馮(feng) 文猛表示,這些年,中西部一些省份經濟增長較快,同時也在“搶人”方麵下了很大功夫,出台了一係列吸引人口和人才的政策,對人口的凝聚能力也進一步提升。

  以安徽為(wei) 例,中新財經注意到,安徽2022年常住人口增加14萬(wan) 人。數據顯示,2022年安徽GDP達到45045億(yi) 元,比上年增長3.5% ,GDP總量超越上海,躋身GDP前十強省份。自進入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國家戰略以來,安徽在新發展格局中的位勢顯著提升,實現了“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大省”向“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聚集地”的跨越發展。

  再比如江西,2022年常住人口增加10.58萬(wan) 人。江西近年來經濟增長較快,2022年GDP增速為(wei) 4.7%,和福建並列全國第一。江西2022年GDP達32074.7億(yi) 元,突破3萬(wan) 億(yi) 元。

  出生人口普遍減少

  從(cong) 已經公布人口數據的省份來看,出生人口下降是一個(ge) 普遍趨勢。

  其中,江西全年出生人口32.5萬(wan) 人,同比減少5.2萬(wan) 人;河南2022年全省出生人口73.3萬(wan) 人,與(yu) 2021年相比出生人口減少6.0萬(wan) 人,出生率下降0.58個(ge) 千分點。

  河南統計局表示,受育齡婦女持續減少、生育觀念變化、婚育推遲、人口外流和人口老齡化等多方麵因素影響,2022年全省出生人口持續減少,死亡人口增加。

  從(cong) 全國來看,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萬(wan) 人,比2021年減少106萬(wan) 人,跌破1000萬(wan) 大關(guan) 。

  對於(yu) 出生人口下降的原因,馮(feng) 文猛分析,從(cong) 長期因素來看,隨著居民受教育年限增加和女性就業(ye) 參與(yu) 意願的提高、城鎮化推進、社會(hui) 化服務發展等變化的發生,公眾(zhong) 對家庭、婚姻、生育等觀念出現深層次變化,居民生育意願有所下降。從(cong) 短期因素來看,受到疫情的影響,部分人考慮到備孕和就醫不方便,所以推遲生育。還有部分人的經濟狀況發生變化,影響生育決(jue) 策,推遲生育計劃。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育齡婦女持續減少。2022年,我國15—49歲育齡婦女人數比2021年減少400多萬(wan) 人,其中21—35歲生育旺盛期育齡婦女減少近500萬(wan) 人。

  馮(feng) 文猛建議,需要有針對性出台措施,緩解出生人口下降的趨勢,要多方努力,通過觀念的倡導和支持政策的出台,扭轉不願結婚和生育的價(jia) 值取向,打造婚育友好型社會(hui) 。(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