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能源電力係統互補協調調度與控製技術獲重大突破
中新社西寧2月23日電 (何炳勳 傅國斌 李江寧)據中國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網”)青海電科院23日消息,日前,由國網青海電力牽頭完成的“多能源電力係統互補協調調度與(yu) 控製技術及應用”成果順利通過成果評價(jia) ,獲評“國際領先”水平。標誌著中國多能源電力係統互補協調調度與(yu) 控製關(guan) 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作為(wei) 中國重要新型能源產(chan) 業(ye) 基地,青海電網電源類型涵蓋風、光、水、火、儲(chu) 等多種能源,新能源裝機占比超六成。但是眾(zhong) 所周知“風光”不夠“聽話”,難以駕馭。“可能飄來一片雲(yun) ,這一塊光伏出力立馬就下降了,也可能突然來一陣風,風電出力又突然增加。”項目組成員、國網青海電科院宋銳介紹說。
“多能源電力係統互補協調調度與(yu) 控製技術及應用”項目就是圍繞多種能源資源不確定性與(yu) 調控靈活性之間的平衡機理及其同質化表征方法這一科學問題,從(cong) 多能源電力係統規劃設計、優(you) 化調度、協調控製三個(ge) 關(guan) 鍵技術著手研究,以多能互補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提高電力係統運行靈活性,解決(jue) 新能源“不聽話”的問題,對中國可再生能源實現跨越式發展、新型電力係統建設、保障中國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yi) 。
作為(wei) 2017年度中國重點研發計劃,該項目由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牽頭,聯合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國知名科研機構以及清華大學、重慶大學等中國知名院校曆時5年聯合攻關(guan) 完成。
據悉,項目團隊圍繞中國西部地區可再生能源高效消納和供電安全的重大需求,針對多類型能源的時空耦合和互補特性複雜、協調優(you) 化決(jue) 策難度大、運行風險難以準確量化等難題,開展了多能源電力係統統一建模、規劃設計、互補調度和控製的係統性研究,揭示了多種異質能源的多時空變化規律,提出了多種特征參數的辨識方法、電源規劃可靠性準則以及風險量化評估方法,構建了多能源電力係統調度運行與(yu) 風險防控一體(ti) 化構架,實現多重因素下,風、光、水、火、儲(chu) 等多種類型電源的最優(you) 布局,多能源機組優(you) 化調度和新能源場站最大化發電,為(wei) “駕馭”新能源提供了可靠工具。
從(cong) 2019年開始,項目相關(guan) 成果已推廣應用於(yu) 青海、新疆、甘肅、寧夏、山東(dong) 等中國多個(ge) 新能源高比例省份及以上電網,實現了最大化消納新能源的同時有效降低調度決(jue) 策風險,社會(hui) 經濟效益顯著。(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