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市場複蘇按下“快進鍵” 專家建議還可從三方麵挖掘消費潛能
本報記者 劉 萌
進一步促進消費是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內(nei) 涵要求、擴大內(nei) 需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2023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之一。
最近一段時間,2023年的促消費工作迎來多重部署。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要把恢複和擴大消費擺在優(you) 先位置;1月19日,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在國新辦發布會(hui) 上表示,把2023年定位為(wei) “消費提振年”;1月2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要求推動消費加快恢複,並對消費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1月30日召開的全國商務工作電視電話會(hui) 議把恢複和擴大消費擺在優(you) 先位置、列為(wei) 2023年的重點工作之一。
“得益於(yu) 促消費政策拉動,以及元旦、春節等節日消費影響,當前餐飲、旅遊、娛樂(le) 等市場活躍度明顯提高,消費回暖跡象明顯,經濟景氣度逐步上升,市場前景更趨樂(le) 觀。”中國財政學會(hui) 績效管理專(zhuan) 委會(hui) 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接下來,以餐飲、住宿、交通、娛樂(le) 等為(wei) 代表的旅遊業(ye) ,以剛需和改善性需求為(wei) 代表的房地產(chan) 業(ye) ,以人流、物流、資金流為(wei) 代表的商務活動等需求都將不斷增加,消費市場熱度還會(hui) 持續升溫,為(wei) 經濟增長進一步注入活力和動能。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2月23日表示,從(cong) 1月份的消費情況來看,全國消費市場的複蘇勢頭是比較強勁的,各方對於(yu) 今年消費市場恢複有信心。
不過,消費複蘇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2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22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下稱《報告》)提出,“當前,有必要進一步挖掘消費潛能。”
《報告》指出,近三年來受疫情影響,我國消費動能進一步放緩。主要是由於(yu) 疫情持續擾動下,供需兩(liang) 端循環不暢、居民消費意願不足。
談及下一步還可以從(cong) 哪些方麵增強消費能力、挖掘消費潛能,星圖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首先,應進一步創新線上線下消費場景,如打造主題購物節、支持夜經濟發展、融入傳(chuan) 統文化因素、營造耳目一新感官體(ti) 驗等,激發消費者的消費意願;其次,短期內(nei) 可以繼續實行現金補貼與(yu) 消費券發放相結合的多元化補貼方式,改善居民整體(ti) 福利;最後,應進一步加大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實施力度,落實落細穩就業(ye) 各項舉(ju) 措,穩住就業(ye) 大盤,繼而讓居民敢於(yu) 消費。
張依群建議,一是進一步挖掘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家居等消費潛力;二是推進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加快補齊產(chan) 地冷鏈物流短板,進一步完善物流運輸體(ti) 係,為(wei) 網絡消費、果蔬鮮品消費等消費流動效率提升提供保障;三是加強對租賃住房信貸、中高端製造業(ye) 研發生產(chan) 集聚、中小微企業(ye) 技術創新等金融支持,努力開拓消費新領域。(證券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