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路政”之失看美國“政路”之病
【鳴 鏑】
近段時間,位於(yu) 美國俄亥俄州東(dong) 巴勒斯坦市的一段鐵路成為(wei) 人們(men) 關(guan) 注的焦點。混亂(luan) 的脫軌和泄漏現場,悲傷(shang) 憤怒乃至絕望的當地民眾(zhong) ,都讓人過目難忘。
2月3日脫軌的這一列載有危險化學品的貨運列車,有大量有毒化學品泄漏,造成當地空氣、水和土壤嚴(yan) 重汙染。據測算,脫軌事件迄今已汙染了至少1.5萬(wan) 磅(6804千克)土壤和110萬(wan) 加侖(lun) (416萬(wan) 升)水,事發地點附近受汙染水體(ti) 中的死亡動物數量接近4.4萬(wan) 隻。據《紐約郵報》報道,當地居民擔心,事故引發的環境危機可能導致當地人大量患癌。
回顧曆史,美國的列車脫軌事故發生頻率之高令人心驚。根據美國交通部數據,1990年到2021年間,全美共發生54539起列車脫軌事故,平均每年1700多起。僅(jin) 本月,除了俄亥俄州,密歇根州、加利福尼亞(ya) 州、內(nei) 布拉斯加州、北卡羅來納州就各發生了一起貨運列車脫軌事故。
美國鐵路為(wei) 何事故頻發?近日美國社交媒體(ti) 有一段爆火的視頻或能說明問題。視頻中,一列火車在俄亥俄州至印第安納州間的鐵路上蹣跚前行,鐵軌已彎曲變形,枕木甚至都移位下沉。在英國《每日郵報》的采訪中,一位美國居民道出真相:“鐵路公司一方麵裁員,另一方麵把列車弄得越來越長,維護鐵軌的工人卻越來越少。”對此,美國勞工聯合會(hui) —產(chan) 業(ye) 工會(hui) 聯合會(hui) 運輸貿易部主席格雷格·裏根明確警告,如果鐵路運輸行業(ye) 不盡快進行改革,安全隱患將持續增加,不幸事件將越來越多。
美國的路政之失,不僅(jin) 在鐵路上,也在公路上。
美國的公路運輸比鐵路更發達。盡管這一次火車脫軌事故“上了頭條”,但實際上美國運輸危險化學品的卡車事故更頻繁也更致命。2021年,全美鐵路上發生378起危險品事故,而高速公路上發生了2.2萬(wan) 餘(yu) 起危險品事故;1975年至2021年,美國卡車相關(guan) 危險品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數增加了16倍。
美國的路政之失,不僅(jin) 在疏於(yu) 管理,更在於(yu) 價(jia) 值扭曲。
與(yu) 美國政府對軍(jun) 費的大方程度相比,其對基建的投資堪稱吝嗇。這一關(guan) 係經濟民生的大事,甚至往往成為(wei) 黨(dang) 爭(zheng) 的砝碼。2021年政府基建投資提案經兩(liang) 黨(dang) 拉鋸最終大幅縮水,預算總額連維修陳舊基礎設施都不夠,更不要說新建項目了。據美國工程師協會(hui) 估算,美國基建投資的缺口在未來十年仍高達2.59萬(wan) 億(yi) 美元。
再看看美國高速公路“遠富近窮”的設計理念。美國高速公路往往穿過或圍繞少數族裔社區建設,同時遠離並保護白人社區。少數族裔社區被高速公路隔離開來,當地社會(hui) 和經濟結構惡化,發展受到限製,貧富差距加大,人員流動性變差。高速公路如此設計,給少數族裔社區帶來了亂(luan) 象,還剝奪了這些社區居民平等受教育和就業(ye) 的機會(hui) ,致使其住宅價(jia) 值下降,最終淪為(wei) “貧民窟”。
人們(men) 從(cong) 中不難發現,美國的“路政”之失,大抵源自“政路”之病。
怪不怪?火車脫軌後,當政的總統不管,賦閑的前總統想管。近日,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探訪俄亥俄州火車脫軌事發地,批評拜登政府應對不力,而美國現任總統拜登則並不打算前往事故現場。這幾天,他正忙著訪問基輔、華沙,對俄羅斯秀肌肉。
更令人尷尬的是,特朗普或許已不記得,2014年美國北達科他州發生火車脫軌事故,泄漏大量原油,促使時任總統奧巴馬出台安全新規加強對運輸危險材料的管理。然而,正是特朗普上台後以“成本超過收益”為(wei) 由廢除了該項規定。
從(cong) 政治運作方式和利益關(guan) 聯上看,美國鐵路係統多年來一直存在工作條件惡劣、缺乏嚴(yan) 格安全標準和透明度等問題,安全監管持續缺位。同時,鐵路遊說團體(ti) 的施壓也阻撓了相關(guan) 運輸監管規定的通過。這與(yu) 美國步槍協會(hui) 阻止國會(hui) 通過嚴(yan) 格控槍法案的運作如出一轍。
這路子,顯然是走偏了——雖然被冠以“民主”,卻在事實上阻礙民生、傷(shang) 害民權。有民調顯示,85%的美國成年人認為(wei) 國家正走在錯誤的道路上。民意源於(yu) 現實:“兩(liang) 黨(dang) 製衡”淪為(wei) 兩(liang) 黨(dang) 惡鬥,極化政治正在撕裂美國社會(hui) 。去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推翻1973年“羅訴韋德案”裁決(jue) ,標誌著美國婦女人權的曆史性倒退。“弗洛伊德案”過去近三年,種族歧視問題與(yu) 槍支暴力犯罪不減反升,頻頻創出最高紀錄,“仇恨流行病”在美國愈演愈烈……
對此,學術界看得更加透徹。美國政治學者福山指出,導致美國虛弱和衰落的長期因素更多來自國內(nei) 而非國外。美國模式已經衰落了一段時間,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美國的政治日益兩(liang) 極分化,容易出現長時間的僵持局麵,導致它無法履行基本的政府職能,如通過預算等。美國的體(ti) 製存在明顯的問題:金錢對政治的影響、與(yu) “民主”選擇日益錯位的選舉(ju) 製度的影響,但美國似乎無法進行自我改革。
在俄烏(wu) 衝(chong) 突一周年之際,至今沒出現在俄亥俄州火車脫軌事故現場的拜登,高調訪問波蘭(lan) 並“冒險”突訪烏(wu) 克蘭(lan) ,宣布追加大筆軍(jun) 事援助。“這是給我們(men) 最狠的一記耳光,此刻的事情說明他根本不關(guan) 心我們(men) 。”美國有毒化學列車翻車地東(dong) 巴勒斯坦市的市長特倫(lun) 特·康納威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如此說。
1971年,一曲《鄉(xiang) 村路帶我回家》風靡美國,歌中描繪的西弗吉尼亞(ya) 州鄉(xiang) 村美景令人陶醉。如今,年久失修的鐵路、公路,疏於(yu) 管理而頻發的事故,還有那些欲補而不能的政策漏洞,都無時不在提醒美國從(cong) 政者審視自己腳下的為(wei) 政之路。(光明日報 作者:藺紫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