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經濟”首度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 經濟潛力有多大?
“庭院經濟”首度被寫(xie) 入中央一號文件——
小小庭院,經濟潛力有多大?(“一號文件”新提法傳(chuan) 遞哪些信號②)
本報記者 李 婕
有的開農(nong) 家樂(le) 、辦民宿、弄采摘園,打造周邊休閑旅遊好去處;有的收發快遞、直播帶貨,成為(wei) 村鎮集市人氣最旺的地方;有的開小超市、修理店、家庭作坊,服務當地生產(chan) 生活……在不少鄉(xiang) 村,農(nong) 家庭院承擔多樣功能,演繹多彩角色。
今年,“庭院經濟”首度被寫(xie) 入中央一號文件。文件明確提出“鼓勵脫貧地區有條件的農(nong) 戶發展庭院經濟”。庭院經濟究竟是啥?潛力有多大?
“微經濟”激活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一池春水”
“來,帶您們(men) 看看我家的院子。”在新疆疏附縣,村民肉孜總愛熱情邀請大家參觀自己的得意之作——一年四季瓜果飄香、生機盎然的前庭後院。
庭院總體(ti) 麵積不大,但房前大樹掩映,近處是整齊擺放的各式綠植盆栽、一小片花圃上還種了花卉、中草藥和綠葉菜,打點得分外好看;後院有葡萄架子,杏樹、梨樹果園,牛羊圈,農(nong) 機具,十分精巧。
“別小看這巴掌大塊地,自家吃的瓜果蔬菜有了,牛羊肉還能往外賣點,剛種上的中草藥更是聽說經濟效益不錯。”肉孜說,農(nong) 忙時帶著農(nong) 機具出工,農(nong) 閑時在家打理院子,一年的收入還真不賴!
庭院雖小,作用不少。當閑置的土地資源被有效盤活,業(ye) 態繁多的“微經濟”正激活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一池春水”。
庭院經濟究竟指什麽(me) ?
一般來說,庭院經濟即農(nong) 戶家庭院落經濟,指的是農(nong) 民以自己的住宅院落及周邊場域為(wei) 空間範圍、以家庭為(wei) 單位進行小規模生產(chan) 經營、為(wei) 自家和社會(hui) 提供農(nong) 業(ye) 土特產(chan) 品和有關(guan) 服務的經濟形式,是農(nong) 業(ye) 經濟的組成部分。
今年,“庭院經濟”首次被寫(xie) 入中央一號文件。“大的背景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的需要。發展庭院經濟是增收致富的重要方式。”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村經濟研究中心鄉(xiang) 村發展與(yu) 城鄉(xiang) 關(guan) 係研究室主任何安華對本報記者說。
2022年9月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印發《關(guan) 於(yu) 鼓勵引導脫貧地區高質量發展庭院經濟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高質量發展庭院經濟,是促進就地就近就業(ye) 創業(ye) 、發展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拓展增收來源的有效途徑。”
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數據顯示,2022年脫貧人口務工規模3278萬(wan) 人,同比增加133萬(wan) 人。而對由於(yu) 各種原因無法外出務工的脫貧人口來說,發展庭院經濟,可形成外出就業(ye) 的有力補充。
在何安華看來,發展庭院經濟對多方有益。對農(nong) 戶,有助於(yu) 合理利用院落等閑置資源,為(wei) 家庭增加一份收入。對村莊,發展好庭院,有助於(yu) 增添村莊的綠色和文化味,將居民生產(chan) 生活和環境美化相結合,鄉(xiang) 愁也有了情感的載體(ti) 。對縣域,由庭院匯聚和培育特色產(chan) 業(ye) ,打造一村或一鄉(xiang) “一品”,有助於(yu) 形成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對國家,庭院生產(chan) 的土特產(chan) 品可以農(nong) 戶自用也可向市場供給,有利於(yu) 增強食物保障能力,夯實廣義(yi) 糧食安全根基。
“方寸地”變增收“致富園”
枸杞、蘋果、紅棗、杏樹……在寧夏,特色經濟林木裝點著村民房前屋後;養(yang) 殖牛、羊、雞,在青海德令哈,當地特色養(yang) 殖業(ye) 成為(wei) 農(nong) 戶庭院特色;辦民宿、開農(nong) 家樂(le) 、推出打糍粑、賽山歌體(ti) 驗,在湖南花垣縣,農(nong) 家庭院甚至成為(wei) 遊客旅途一景……全國各地都有不少庭院“方寸地”變身增收“致富園”的鮮活例子。
如今,發展庭院經濟有哪些思路?如何能既有看頭又有賺頭?
相關(guan) 政策已明確了發展重點,包括——
發展特色種養(yang) ,打造一批微茶園、微菜園、微果園、微菌園,就近滿足城市消費;
發展特色手工,發展一批非遺工坊、家庭工廠、手工作坊,開發鄉(xiang) 村特色文創產(chan) 品;
發展休閑旅遊,推出一批特色民宿、家庭旅館、休閑農(nong) 莊、農(nong) 家樂(le) 、小型采摘園等,打造精品田園和美麗(li) 庭院;
發展生產(chan) 生活服務,創辦一批電商銷售點、直播帶貨點、快遞代辦點,增加農(nong) 戶經營收入等。
“政策已明確,就是要從(cong) 實際出發,突出鄉(xiang) 土特色,走特色化、差異化發展路子,宜種則種、宜養(yang) 則養(yang) 、宜加則加、宜商則商,探索發展多種類型庭院經濟。”何安華介紹。
目前,不少地區已經推出當地庭院經濟建設方案,並將其作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抓手。重慶市著重打造“小果園、小花卉園、小瓜菜園、小水產(chan) 園、小養(yang) 殖園”為(wei) 主的“五小”涉農(nong) 經濟,和以“小加工、小餐飲、小民宿、小製作、小買(mai) 賣”為(wei) 主的“五小”非農(nong) 經濟。甘肅省在“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產(chan) 業(ye) 的基礎上,扶持發展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買(mai) 賣、小作坊“五小”產(chan) 業(ye) ,盡顯鄉(xiang) 土本色。
這樣的“庭院”增收潛力有多大?
“要看市場行情,但收入來源是多元化的。”何安華說,通過打理庭院,村民不僅(jin) 可以賣土特產(chan) 品,也可以出售鄉(xiang) 村文旅服務,或將庭院變成創新創業(ye) 的場所。此外,積極發展庭院經濟,實現部分生活資料自給,本身就是降低生活成本,即間接增收的重要方式。“鼓勵發展庭院經濟,更重要的是推廣自力更生、勤勞致富的理念,鼓勵脫貧群眾(zhong) 學一門技藝,憑本領創造幸福生活,增強發展的內(nei) 生動力。”何安華說。
小庭院聯結大市場撬動大產(chan) 業(ye)
“前前後後種了些時令蔬菜,一年四季吃菜不愁。”“弄個(ge) 菜園子,養(yang) 點雞鴨,也算自食其力。”采訪中,不少農(nong) 戶談到對自家庭院的想法:大都有安排,但“也不敢想太多”,“畢竟單家獨戶能力有限”。
庭院經濟要打造成什麽(me) 樣?
《關(guan) 於(yu) 鼓勵引導脫貧地區高質量發展庭院經濟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脫貧地區庭院經濟產(chan) 業(ye) 規模不斷擴大,產(chan) 業(ye) 類型更加豐(feng) 富,產(chan) 銷銜接更加順暢,發展活力持續增強,發展水平明顯提升。通過庭院經濟獲得的收入持續增加。
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少不了政策支持和引領。在何安華看來,這也就是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鼓勵脫貧地區有條件的農(nong) 戶發展庭院經濟”中“鼓勵”二字的意義(yi) 所在。
“首先是引導產(chan) 業(ye) 和業(ye) 態的選擇。”何安華說,各地有關(guan) 部門要提供信息指引和產(chan) 業(ye) 發展谘詢服務,幫農(nong) 戶選擇有潛力和前景的產(chan) 業(ye) ,推動形成一村一業(ye) 或多業(ye) 的庭院經濟發展格局。二是補要素短板,在資金、技術和管理方麵提供相應支持,幫助農(nong) 戶“闖市場”。三是提高組織化水平,引入龍頭企業(ye) 、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家庭農(nong) 場等合作主體(ti) ,強化他們(men) 與(yu) 庭院經濟經營戶的利益聯結,提高市場競爭(zheng) 力。
此前,不少地方已出台政策,對庭院經濟進行實打實的扶持,如統籌用好鄉(xiang) 村振興(xing) 補助資金、東(dong) 西部協作資金、定點幫扶資金等,對符合條件的庭院經濟項目給予支持;推出脫貧人口小額信貸政策,鼓勵用好創業(ye) 擔保貸款、“富民貸”等金融產(chan) 品;加大產(chan) 銷對接力度,組織庭院經濟經營戶與(yu) 城市市場、超市、酒店、網購平台、社區團購、文旅經營主體(ti) 開展對接活動等。
“庭院經濟”在中央一號文件中首次登場,也有一些疑問的聲音出現,比如:是回歸“小農(nong) 生產(chan) ”了嗎?
“庭院經濟是市場經濟、農(nong) 業(ye) 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庭院將聯結大市場,並有望釋放大潛力。”何安華說。(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