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看中國】鏈接全球資源,深圳“硬科技”撬動灣區未來
央廣網深圳3月1日消息(記者 夏燕)“為(wei) 什麽(me) 中國的矽穀會(hui) 出現在20年前的代工廠遍布、10年前還被稱為(wei) ‘山寨之都’的深圳?”這是曾經縈繞在深圳研究者心頭的一大“科創之問”。
這與(yu) 深圳“硬科技”力量崛起密不可分。作為(wei) 中國高質量發展、邁進製造業(ye) 強國的下一個(ge) 突破點,“硬科技”才是實現製造業(ye) 底層邏輯“換擋”的關(guan) 鍵所在,亦預示著大灣區的未來所在。
為(wei) 什麽(me) 是深圳?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廣網記者跟隨“未來已來·高質量發展看中國”網絡主題活動采訪團,走進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西麗(li) 湖國際科教城,一探究竟。
聚灣區之力
敢於(yu) “首吃螃蟹”
一條深圳河穿流而過,北側(ce) 是深圳,南側(ce) 是香港,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下稱“河套合作區”)就坐落在深港兩(liang) 地的接壤處。
2018年1月,土生土長的香港人、舒糖訊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下稱“舒糖”)創始人何耀威帶領創業(ye) 團隊入駐河套合作區,次年就突破無創技術瓶頸,推出第一代無創血糖智能手表睿糖。
“我們(men) 從(cong) 頭研發了9年時間,今年推出的產(chan) 品將會(hui) 應用自主研發的新技術,並在國家藥監局器械大灣區分中心申請三類醫療器械認證,如果申請成功將會(hui) 領先業(ye) 內(nei) 三年。”何耀威說。
在香港實驗、深圳研發、東(dong) 莞生產(chan) 、銷往全國,大灣區擁有全球最完整產(chan) 業(ye) 鏈,加速了舒糖科技成果的轉化。
而讓何耀威更開心的是,作為(wei) 一個(ge) 科技型企業(ye) ,舒糖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也得到解決(jue) 。
“能成為(wei) 以知識產(chan) 權實現跨境融資的‘首吃螃蟹’企業(ye) ,摘得享受深港兩(liang) 地金融資源的‘選擇權’,太驚喜了!”何耀威近日收到來自香港的首筆知識產(chan) 權融資時表示。這標誌著粵港澳大灣區首個(ge) 深港跨境知識產(chan) 權證券化項目完成深港兩(liang) 地資金募集並正式落地。
一頭連著大灣區齊全的產(chan) 業(ye) 鏈,另一頭通過香港鏈接國際金融資源,這讓河套合作區高端科創資源實現從(cong) “零的突破”到“集聚發展”。
目前,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已經落地高端科研和產(chan) 業(ye) 化項目150多個(ge) ,形成了國家重大科研平台、世界500強研發中心、香港高校科研項目、突破核心關(guan) 鍵技術項目、深港獨角獸(shou) 企業(ye) 等科創產(chan) 業(ye) 集群,成為(wei) 打造香港未來矽穀、建設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引擎。
融合創新
撬動灣區未來
提起硬科技創業(ye) ,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大疆”)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006年,大疆創始人汪滔和幾個(ge) 誌同道合的同學一起,在深圳租了一間不足20平米的倉(cang) 庫,開始專(zhuan) 注於(yu) 直升機飛行控製係統的研發生產(chan) 。
十幾年來,憑借著不懈的研發創新,大疆開辟了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如今全球市場份額占到了8成,同時大疆還在全球開創了民用無人機這一產(chan) 業(ye) 。
“大疆無人機已經運用到了各行各業(ye) ,比如公共安全、測繪、能源、農(nong) 業(ye) 、環保等方麵。”大疆企業(ye) 戰略高級總監、公共關(guan) 係負責人張曉楠說。
站在大疆全球總部“天空之城”的連橋上往下俯瞰,在深圳西麗(li) 湖國際科教城裏,像大疆這樣的創新型領軍(jun) 企業(ye) 不在少數。
作為(wei) 大灣區創新驅動發展的核心動力源之一,這裏已初步形成了“基礎研究+技術攻關(guan) +成果轉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生態鏈條,讓“硬科技”在這裏“開花結果”。
清華科研共享服務平台—材料與(yu) 器件檢測技術中心,就是其中一個(ge) 資源共享的創新平台。
“老師同學借助平台的產(chan) 業(ye) 化實力將科技成果轉化,企業(ye) 借助平台獲取智力資源和科技資源進行創新,實現雙贏。”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材料與(yu) 器件檢測技術中心副主任楊琴表示。
其中,融合創新最關(guan) 鍵的還是“硬科技”人才。據教育部、人社部和工信部聯發的《製造業(ye) 人才發展規劃指南》顯示,2025年人才總量預測前三的領域,新一代信息技術產(chan) 業(ye) 、電力裝備、新材料均與(yu) 硬科技領域相關(guan) ,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chan) 業(ye) 缺口高達950萬(wan) 人。
為(wei) 吸引海內(nei) 外科創人才,科教城設立5億(yi) 元規模的“領航計劃”天使係列基金,重點布局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和新材料等領域。截至目前,引進國內(nei) 外頂尖科學家近10名,博士近70人……持續厚植人才“第一資源”優(you) 勢,深圳正在鏈接全球的人才資源,用“硬科技”創新,撬動大灣區製造業(ye) 的未來。(央廣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