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觀察)中國民生問題何解?代表委員建言
中新社北京3月2日電 題:中國民生問題何解? 代表委員建言
中新社記者 李曉喻
節假日到底該怎麽(me) 休?“不想生、不敢老”怎麽(me) 破?身心健康如何保障?針對一係列民生關(guan) 切,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men) 最近給出的建議相當“接地氣”。
“雙休日”可考慮調整
為(wei) 更好平衡工作和休假,推動旅遊業(ye) 健康發展,多位代表委員建議對中國已實行近30年的“雙休日”作出調整。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廣東(dong) 省委會(hui) 副主委熊水龍建議適時調整雙休日,試點開展周休日實行“隔周三休”製度,即首周休息一天,次周休息三天。他認為(wei) ,這樣既保障了公共休假製度的剛性約束,又提供了全年多個(ge) 分布均衡的“三天小長假”,還能緩解旅遊高峰壓力。
全國人大代表、宜賓學院油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魏琴則建議每周實行單休日,每月末連休5天。她表示,這樣一來每個(ge) 月都有一個(ge) 5天小長假,既沒有增加國家法定節假日,也沒有減少全年上班時間,還能促進旅遊。
也有人認為(wei) ,與(yu) 調整雙休日相比,確保落實八小時工作製可能才是當務之急。全國政協委員、編劇蔣勝男直言,現在“許多員工每天要工作超過12個(ge) 小時,甚至達到16小時以上”,過度加班、過勞加班對勞動者個(ge) 人和整個(ge) 社會(hui) 都造成了負麵影響。她建議,應加強對勞動者的休息權保護,對企事業(ye) 單位八小時工作製的執行情況加強監督管理。
二孩、三孩家庭應發放補貼
據官方數據,2022年年末中國人口為(wei) 141175萬(wan) 人,比上年末減少85萬(wan) 人,自然增長率為(wei) -0.60‰。人口60多年來首現負增長引發多方關(guan) 注。
全國政協委員、華東(dong) 師範大學校長助理吳瑞君稱,當前形勢下,應當把提高二孩生育率作為(wei) 現階段的重要目標,重點關(guan) 注“想生不敢生”這個(ge) 群體(ti) ,提升公共服務的均等化水平,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hui) 。
不敢生的原因之一是養(yang) 育成本偏高。全國政協委員、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教授甘華田稱,可考慮適度延長生育假,特別是男性的生育假期,以有效平衡女性承擔過重撫育責任的“家庭天平”,一定程度上降低家庭養(yang) 育成本。
甘華田還建議為(wei) 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發放教育專(zhuan) 項補貼,為(wei) 第三孩提供從(cong) 幼兒(er) 園到高中畢業(ye) 階段的免費教育。
抑鬱症等心理疾病應納入醫保
近年來,中小學生抑鬱、焦慮、自傷(shang) 等心理問題頻發,已成為(wei) 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問題。如何讓“小小少年”少些煩惱?
民進中央擬提交《關(guan) 於(yu) 構建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家校社協同管理體(ti) 係的提案》,建議將抑鬱症等心理疾病納入醫保門診慢性病病種。
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吉林省委會(hui) 主委冷向陽認為(wei) ,應將心理衛生健康教育納入中小學教學體(ti) 係,加強專(zhuan) 業(ye) 教師隊伍建設,建立心理危機預防與(yu) 幹預機製。
養(yang) 老服務中虐老欺老需嚴(yan) 懲
2022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8億(yi) 人,占全國人口近20%。能否提供安心、省心的養(yang) 老服務,直接關(guan) 係到“銀發一族”的生活質量。
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省首義(yi) 律師事務所主任謝文敏建議,持續開展養(yang) 老企業(ye) 服務質量檢查,對養(yang) 老服務中虐老欺老等行為(wei) ,以及養(yang) 老機構在收取保證金、辦理會(hui) 員卡和發行金融產(chan) 品等活動中的違法違規行為(wei) ,要依法嚴(yan) 厲查處。此外,還應加強養(yang) 老設施和服務安全管理,建立定期檢查機製,確保老年人人身安全。
全國政協委員、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金李直言,中國養(yang) 老市場化程度較低,尚未充分滿足大多數人的基本養(yang) 老需求。建議政府和市場同向發力,兼顧好公平和效率,做大市場規模,全麵降低行業(ye) 成本,使普通民眾(zhong) 也能用得起市場化的養(yang) 老服務。(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