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實行農民工“月薪製”有多難?

發布時間:2023-03-14 14:55:00來源: 新京報

  ■ 觀察家

  推行農(nong) 民工“月薪製”,還是要加強監管和處罰力度,從(cong) “紙上的權益”落實為(wei) “現實的美好”。

  在今年的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農(nong) 民工工資問題再度引發熱議。

  據新京報報道,從(cong) 事建築行業(ye) 27年的全國人大代表譚雙劍建議,建築業(ye) 農(nong) 民工應該像上班族一樣每個(ge) 月發工資,成立相關(guan) 政府部門,對企業(ye) 用工發放薪資予以製度上的管理與(yu) 監督,讓農(nong) 民工逐步實現月薪製。

  其實,農(nong) 民工“月薪製”也是一個(ge) 老話題了。早在2004年,全國政協委員歐成中就建議,農(nong) 民工的工資應實行“月薪製”,工資應按月發放,年終結算。一個(ge) 橫跨19年的提議,至今仍能激起輿論熱議,足見社會(hui) 對農(nong) 民工權益保護的深深關(guan) 切,但從(cong) 中也可窺見維權之難。

  難在哪兒(er) ?一是簽訂勞務合同仍未盡完備、欠薪時有發生。再就是建築業(ye) 農(nong) 民工特殊的資金周轉方式,也不利於(yu) 農(nong) 民工采取“月薪製”。一般而言,建築業(ye) 多采取項目製,層層分包的情形十分普遍,農(nong) 民工處於(yu) 整個(ge) 鏈條的最末端,這也使得很多時候,農(nong) 民工很難主張自己的權益,缺乏博弈的籌碼。

  還有,從(cong) 農(nong) 民工個(ge) 體(ti) 而言,不少人主張“月薪製”的意願似乎並不強烈,這與(yu) 長期以來的支薪習(xi) 慣有關(guan) ,也與(yu) 其在城市中往往處於(yu) 漂泊狀態有關(guan) 。

  這些年來,有關(guan) 方麵一直在推進農(nong) 民工工資支付難題。2020年5月1日,《保障農(nong) 民工工資支付條例》正式開始施行,這也是首次將農(nong) 民工工資問題寫(xie) 進法律。其中明確要求,建設單位與(yu) 施工總承包單位依法訂立書(shu) 麵工程施工合同,應當約定工程款計量周期、工程款進度結算辦法以及人工費用撥付周期,並按照保障農(nong) 民工工資按時足額支付的要求約定人工費用。人工費用撥付周期不得超過1個(ge) 月。

  然而,在現實中,“月薪製”落實情況並不樂(le) 觀。誠如有農(nong) 民工所言,多地合同也簽了,月薪也發了,但又玩出了新花樣,即隻發一部分生活費,其他仍是到年底結清。至於(yu) 開通農(nong) 民工工資專(zhuan) 用賬戶、采取實名製管理等製度,也在推行中被打了折扣。

  說到底,若想真正推行農(nong) 民工“月薪製”,還是要加強監管和處罰力度,真正把各項法律法規確定了的條款,從(cong) “紙上的權益”落實為(wei) “現實的美好”。一個(ge) 健康的社會(hui) ,不應該存在這樣的權利差等,而是應該主動作為(wei) ,辦法總比困難多。

  以全國勞動監察部門每年都要解決(jue) 大量欠薪問題而言,不妨嚐試逐漸把關(guan) 口前移,從(cong) 查處各企業(ye) 尤其是建築企業(ye) 是否遵守法律法規入手,不斷夯實保護農(nong) 民工合法權益的製度基礎,從(cong) 而逐步形成“月薪製”等所有積極的製度在農(nong) 民工群體(ti) 的良性發展。

  □耶律風(媒體(ti) 人)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