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家期貨公司首月實現“開門紅” 全年淨利有望保持較好水平
本報記者 王 寧
中國期貨業(ye) 協會(hui) (以下簡稱“中期協”)發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月末,全國共有150家期貨公司,分布在30個(ge) 轄區,1月份交易額為(wei) 29.95萬(wan) 億(yi) 元,交易量4.15億(yi) 手,全行業(ye) 營業(ye) 收入29.26億(yi) 元,淨利為(wei) 7.69億(yi) 元;雖然淨利環比有所下降,但同比漲幅則超110%,同時深圳、上海、浙江和北京4個(ge) 轄區的淨利為(wei) 全行業(ye) 貢獻近八成。
多位期貨公司高管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1月份是傳(chuan) 統交易淡季,由於(yu) 交易日數量的減少和交投情緒降溫,今年1月份全市場淨利環比出現大幅下滑,但同比仍表現出樂(le) 觀態勢。展望全年,在全行業(ye) 資本實力和盈利能力樂(le) 觀預期下,期貨公司全年淨利仍會(hui) 保持較好水平,且市場抗風險能力將進一步增強。
中期協數據顯示,1月份全行業(ye) 實現營業(ye) 收入29.26億(yi) 元,環比下降為(wei) 37.93%,同比增長12.56%;同時,1月份全市場手續費收入為(wei) 13.54億(yi) 元,環比下降39.62%,同比下降32.46%;淨利潤為(wei) 7.69億(yi) 元,環比下降48.06%,同比大漲110.55%。
廣發期貨總經理徐豔衛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1月份150家期貨公司營業(ye) 收入和淨利潤等經營指標同比均大幅增長,但環比方麵有所下降,主要原因在於(yu) 受季節性因素影響:一是今年1月份交易日僅(jin) 16個(ge) ,明顯少於(yu) 去年12月份;二是部分資金在春節前提前離場,市場交投有所下降。
銀河期貨財務管理部總經理何愈佳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剔除交易日減少的因素,當月市場交易活躍度環比降幅也超過10%,但同比則變化不明顯,這也符合節假日前後市場參與(yu) 各方交投謹慎、情緒平淡的特征。
何愈佳進一步表示,1月份全行業(ye) 淨利潤環比跌幅高達48%,一方麵在於(yu) 交易日數量減少,以及市場活躍度下降導致的手續費收入環比下跌39.62%,另一方麵是期貨子公司分紅一般集中於(yu) 年末,會(hui) 增加12月份當月的投資收益並帶動淨利潤大幅增加;同時,淨利潤同比大增110%則主要是權益市場投資收益(公允價(jia) 值變動)影響。
記者了解到,在全國30個(ge) 轄區中,1月份實現淨利居前的4個(ge) 地區分別是深圳、上海、浙江和北京,分別為(wei) 1.79億(yi) 元、1.52億(yi) 元、1.5億(yi) 元、1.12億(yi) 元;4個(ge) 轄區合計淨利為(wei) 5.93億(yi) 元,占到全國的77.11%。
但從(cong) 期貨公司數量來看,深圳轄區有14家,上海有35家,浙江有11家,北京有19家,這與(yu) 淨利潤並不呈現正相關(guan) 關(guan) 係。緣何深圳轄區當月實現淨利奪得全國第一呢?
何愈佳表示,深圳是4個(ge) 轄區(上海、深圳、北京、浙江)中唯一保持淨利潤逆勢增長的區域,該轄區期貨公司整體(ti) 延續去年的良好表現。雖然今年1月份深圳轄區整體(ti) 手續費收入降幅為(wei) 18.10%,但也是4個(ge) 轄區中降幅最小的,除手續費之外,其他營收更是獲得465.47%的增長。
“近兩(liang) 年,深圳轄區內(nei) 期貨公司加快增資擴股,資本實力大幅提升,在以淨資本為(wei) 核心的風險監管體(ti) 係下,促進公司業(ye) 務規模上限提升。同時,推動公司風險管理、做市商、資管等創新業(ye) 務的發展。”徐豔衛認為(wei) ,此外,深圳轄區期貨公司注重多元化特色發展,在資管業(ye) 務方麵,受托資產(chan) 餘(yu) 額約占全國期貨資管規模的三分之一;而在風險管理方麵,場外衍生品、做市業(ye) 務、倉(cang) 單服務等相關(guan) 業(ye) 務均位居行業(ye) 前位。
展望全年,徽商期貨相關(guan) 負責人認為(wei) ,基於(yu) 對近些年期貨公司綜合實力增強、差異化競爭(zheng) 特征明顯和新品種上市提速等預期,期貨公司今年仍會(hui) 保持較高的盈利水平,未來在財富管理、風險管理等創新業(ye) 務上,規模與(yu) 營收也會(hui) 有所突破。
徐豔衛預計,今年全年行業(ye) 整體(ti) 收入結構將更加合理,盈利水平逐步走穩回升。此外,更多新品種推出值得可期,期貨公司在場外和跨境業(ye) 務方麵存在繼續突破的可能。同時,行業(ye) 將積極探索多元化發展道路,拓展基金銷售、財富管理、境外金融服務等業(ye) 務,豐(feng) 富行業(ye) 營收結構。
何愈佳則認為(wei) ,在經曆連續三年的高速增長後,預計今年市場客戶權益增速會(hui) 有所下降,但總體(ti) 規模仍將保持增長。“客戶權益和利潤向頭部公司集中趨勢不變,傳(chuan) 統經紀業(ye) 務的競爭(zheng) 將更加白熱化,通過風險子公司業(ye) 務、資產(chan) 管理業(ye) 務等提供更多維度和個(ge) 性化服務,以滿足客戶需求將繼續成為(wei) 競爭(zheng) 的關(guan) 鍵。”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