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青少年雲端領略中國之美
近日,來自澳大利亞(ya) 、馬來西亞(ya) 、緬甸、印度尼西亞(ya) 、新加坡、毛裏求斯、阿聯酋、比利時、荷蘭(lan) 、蒙古國等10多個(ge) 國家的300多名華裔青少年,在“2023年線上中華文化大樂(le) 園——亞(ya) 洲園”度過了難忘的12天。通過“實景課堂”、雲(yun) 端遊學,這些海外華裔青少年與(yu) 祖(籍)國的心更近了。
“課雖然多,但是很開心”
假期,每天早上8時到下午5時,“中華文化大樂(le) 園”的課程表安排得滿滿的。緊張的12天,孩子們(men) 樂(le) 在其中。
“課雖然多,但是很開心。我學到了新知識,收獲了很多快樂(le) 。”馬來西亞(ya) 利民華小的李阮輝假期過後就是6年級學生了。對於(yu) 此次“大樂(le) 園”的幾乎所有課程,他都表現出濃厚興(xing) 趣,“插花、書(shu) 法、博物館……我全都喜歡。我最喜歡書(shu) 法課,老師講得很專(zhuan) 業(ye) ,雖然有點難,但是讓我感受到了書(shu) 法的博大精深和樂(le) 趣。現在,我每天都會(hui) 在家裏用毛筆寫(xie) 字。按照老師說的,放空腦袋裏的思想,專(zhuan) 心自己的書(shu) 法,找到自己內(nei) 心的平靜。”
3月20日是馬來西亞(ya) 的開學日,到那一天,蔡禹湉將成為(wei) 美羅瓜拉美金華小的二年級學生。30天的期末假期,她在“大樂(le) 園”度過了12天,並因此放棄了原本定好的外出旅遊計劃。姑姑蔡翠芳感到無比驚訝。“‘大樂(le) 園’課程內(nei) 容包羅萬(wan) 象,看課程題目就很吸引人,不過,課程的安排很緊湊,我當時確實有點猶豫。我認為(wei) 她年齡還小,這樣的時間安排對她而言有點辛苦。但是沒想到,一聽到這個(ge) 消息,禹湉毫不猶豫就選擇了參加,而且一直堅持得很好。”
“我最愛剪紙課,不僅(jin) 學到了各種剪紙的圖案,還曉得剪紙的由來,學到了很多中華文化的新知識。”蔡禹湉說。
“中華文化大樂(le) 園”是國務院僑(qiao) 務辦公室推出的一項品牌活動。“2023年線上中華文化大樂(le) 園——亞(ya) 洲園”由中華海外聯誼會(hui) 主辦,陝西省海外聯誼會(hui) 承辦,西安一鳴實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執行,陝西省教育廳、陝西省文物局、西安交通大學、西安市海外聯誼會(hui) 、西安市教育局、西安市文物局、西安市碑林區歸國華僑(qiao) 聯合會(hui) 協辦。
據西安一鳴實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祝成成介紹,本期線上活動采用線上直播互動的形式,依托“實景課堂”模式開展教學,以中華語言學習(xi) 、傳(chuan) 統工藝體(ti) 驗、雲(yun) 遊西安古都等為(wei) 主要授課內(nei) 容,圍繞雲(yun) 遊古都、中華才藝、中華美食、中華瑰寶、中華文化等5大類別共開設99個(ge) 課時。來自10多個(ge) 國家的300多名華裔青少年“雲(yun) 聚”陝西,在輕鬆快樂(le) 的氛圍中領略中華文化之博大,感受傳(chuan) 統文化之魅力。
“感受中華文化的厚重與(yu) 美”
假如你穿越回唐朝的長安城,會(hui) 選擇住在哪裏?該去哪裏買(mai) 東(dong) 西?該穿戴什麽(me) 樣子的服飾?唐朝的禮儀(yi) 是什麽(me) 樣子?長安城有什麽(me) 好吃的好玩的?
這就是“大樂(le) 園”中《假如我在唐朝長安》這堂課設定的情景。陝西曆史博物館社教部王靜介紹,《假如我在唐朝長安》主題課程以絲(si) 路起點長安城為(wei) 線索,以情景設置的方式帶領同學們(men) 穿越到唐朝長安,讓學生跟隨老師一起探索唐代的都城長安,學習(xi) 唐代的禮儀(yi) 、服飾、娛樂(le) 、飲食等方麵內(nei) 容,讓學生切身感受到唐代的開放與(yu) 繁榮。
王靜在“大樂(le) 園”教授的另一堂課是《絲(si) 路尋寶記》,以絲(si) 綢之路的開辟與(yu) 發展為(wei) 線索,以館藏絲(si) 路相關(guan) 文物為(wei) 補充,為(wei) 同學們(men) 解密絲(si) 綢的製作、絲(si) 綢之路的開辟、東(dong) 西方文化交流等方麵內(nei) 容,讓學生了解絲(si) 路文化及絲(si) 路對後世產(chan) 生的深遠影響。
“設計課程時,我就想,課程一定要讓同學們(men) 有共鳴,不能單純就文物講文物。這次我也是第一次體(ti) 驗‘實景課堂’。我擔任內(nei) 景老師進行直播,提前請外景老師錄好展廳的相關(guan) 文物和講解。課堂和展廳能特別順暢地連接在一起,學生們(men) 得以全方位感受中華文化的厚重與(yu) 美。”王靜說。
學生們(men) 也給了老師極大的驚喜。
“剛開始,我擔心,我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會(hui) 不會(hui) 得不到回應。結果發現,學生們(men) 非常活躍。而且,雖然在海外,他們(men) 的中文水平比我預想的要好很多。比如,我在《絲(si) 路尋寶記》課堂上提到了陽關(guan) 和玉門關(guan) ,引出‘羌笛何須怨楊柳’和‘勸君更盡一杯酒’兩(liang) 句詩。沒想到,學生們(men) 特別輕鬆地接上了下半句,而且能準確地解釋詩句的意思。”王靜說。
教授中國傳(chuan) 統插花課的蓮一老師也對學生們(men) 的積極參與(yu) 深有感觸。“我的第一堂課是用時令鮮花梅枝營造‘疏影橫斜水清淺’的意境。課上,我穿漢服,以漢服禮開場,通過誦讀詩詞帶領孩子們(men) 體(ti) 會(hui) 詩情畫意,引導他們(men) 了解中國傳(chuan) 統插花的風格特點,然後和孩子們(men) 一起欣賞梅枝的姿態美。之後,讓孩子們(men) 用提前準備好的材料進行同步創作。考慮到大家身處不同國家,花材不限於(yu) 梅枝,而是隻要具備線條狀、點狀和片狀的特點就可以。課後,引導孩子們(men) 給自己的作品取名字、配詩詞,感受中國傳(chuan) 統插花的意境之美。下課時間到了,孩子們(men) 都不舍得下課。”蓮一說,“孩子們(men) 的作品真的令我很驚訝,每個(ge) 人的作品都很特別。有一個(ge) 七八歲的小朋友,第一次學習(xi) 中國插花,就做出了很有意境的作品。”
“中國到底什麽(me) 樣子呢?”
陝西省海外聯誼會(hui) 副會(hui) 長周玉峰在開園儀(yi) 式上表示,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根和魂,海外僑(qiao) 胞也是中華文化在海外積極的傳(chuan) 承者和傳(chuan) 播者。她希望海外華裔青少年能通過本次大樂(le) 園活動感受中華文化魅力,領略陝西地域文化特色,做中華文化的傳(chuan) 承者,做促進中外交流互鑒和民心相通的友好使者。
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hui) 秘書(shu) 長於(yu) 曉致辭中也說到,本次大樂(le) 園活動充分發揮陝西資源優(you) 勢,設計出一係列有著陝西特色的課程,讓身處海外華校的同學們(men) 在雲(yun) 端暢遊中華錦繡山川,領略中華燦爛文化。他希望本次活動能在海外華校學子們(men) 心中播種下中華文化的種子,期待這顆種子長成參天大樹。
事實的確如此。生動有趣的課程內(nei) 容讓孩子們(men) 對中國充滿了向往。
“我爸爸是馬來西亞(ya) 華人,媽媽是越南人。小時候,爸爸常給我講一些有關(guan) 中國的小故事。我就很好奇,中國到底什麽(me) 樣子呢?這次課堂上跟著老師‘雲(yun) 遊’了一些陝西的景點,比如大雁塔、陝西曆史博物館。我特別喜歡陝西曆史博物館,希望有機會(hui) 能去看看。“李阮輝說。
“禹湉聽了兩(liang) 天課就把自己未來的大學生活安排好了,說很想到中國留學。將來有機會(hui) ,我一定會(hui) 帶她到中國看看的。”蔡翠芳說。
“疫情這幾年,我們(men) 失去了很多現場交流的機會(hui) ,但是,海外華裔學生線上學習(xi) 的熱情讓我們(men) 深受感動。雖然他們(men) 中很多人都沒來過中國,但是他們(men) 對中國相關(guan) 課程的向往和接受度遠超我們(men) 預期。授課老師也是用心傳(chuan) 承和傳(chuan) 播文化。我們(men) 歡欣於(yu) 傳(chuan) 統文化的活力,致力於(yu) 傳(chuan) 統文化的傳(chuan) 播。”祝成成說,“相信此次活動能增進大家對中國的認識和了解,相信同根同源的情感能跨越萬(wan) 水千山,把大家拉得更近。”
“無論學習(xi) 插花還是書(shu) 法,都不是一兩(liang) 次課就能完全掌握的。但是我覺得,一堂設計精彩的課,一定能在孩子內(nei) 心播下一顆種子,將來這顆種子一定會(hui) 發芽、開花、結果。”蓮一說。
“‘大樂(le) 園’最重要的作用在於(yu) 增強了海外華裔青少年對中國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認同感。在海外,他們(men) 本身就是中國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傳(chuan) 承者和傳(chuan) 播者。有了‘大樂(le) 園’這樣活動的熏陶和影響,他們(men) 一定能在海外講好中國故事。”王靜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