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遠方快節奏,選擇家鄉慢生活
閱讀提示
以往難以吸納大量就業(ye) 的縣城如今正愈加受務工者青睞。縣城規模擴大使之教育、休閑、餐飲等多項產(chan) 業(ye) 孕育出新的工作機會(hui) ,讓有經驗、有技術的在外務工人員回到家裏也能找到合適工作,並且受到用人單位歡迎。專(zhuan) 家認為(wei) ,要想讓農(nong) 民工放心回鄉(xiang) ,還須努力擴寬就業(ye) 渠道,並給予進一步的扶持保障。
作為(wei) 鄉(xiang) 村和城市的鏈接,縣城成為(wei) 城鄉(xiang) 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ti) 。近年來縣域經濟不斷發展,帶來就業(ye) 機會(hui) 的增加。近日,《工人日報》記者采訪了解到,選擇從(cong) 大城市返回縣城就業(ye) 的務工人員逐漸增多,對於(yu) 不少人來說,“回家也能找到合適的活兒(er) 幹”。
回家也能找到合適的活兒(er) 幹
今年春節過後,家住陝西省石泉縣的吳強不再去廣東(dong) 東(dong) 莞的首飾廠務工。原來,他在春節返鄉(xiang) 後就找到了一份工作:在縣城做起了出租車司機。
得益於(yu) 石泉縣交通網絡的擴展,吳強的出租車生意很旺。“新修的汽車站到縣城有兩(liang) 公裏多的距離,經常有人需要打車。現在縣城裏的人越來越多,打車的需求也在增加。”如今,吳強一家已經住進了位於(yu) 石泉縣後柳鎮的安置房。住著新房,又找到生意不錯的新工作,吳強滿臉都是笑容。
今年36歲的譚家豔是石泉當地返鄉(xiang) 就業(ye) 群體(ti) 中的“代表人物”。2021年初,她從(cong) 深圳一家電子公司離職,回到石泉縣後,成為(wei) 安康康達電子有限公司的車間裝配工。平均每天完成500餘(yu) 根高清線裝配,且都能達到質量無漏修的好成績,譚家豔憑借過硬的技術被推薦為(wei) “石泉縣返鄉(xiang) 就業(ye) 標兵”。
“現在回家也能找到合適的活兒(er) 幹,我還在石泉縣第四屆新社區工廠技能大賽中獲得了排線工第一名,特別自豪,人也更自信了。”譚家豔說。
據石泉縣就業(ye) 創業(ye) 服務中心人員介紹,這幾年的新春招聘中,返鄉(xiang) 後留在縣城工作的人明顯變多。“他們(men) 有經驗、有技術,很快就能上手,非常受用人單位歡迎。而且,在家的收入可能也並不比在外麵大城市低,順帶還能照顧家庭。”
縣城就業(ye) 緣何受熱捧
在過去,縣城往往習(xi) 慣被視為(wei) “小地方”,由於(yu) 工作機會(hui) 較少,且工資收入普遍不高,難以吸納大量人員就業(ye) 。為(wei) 何如今在縣城就業(ye) 越來越受到務工人員的追捧呢?
記者采訪了解到,返鄉(xiang) 就業(ye) 人員逐漸增多主要得益於(yu) 縣域經濟的發展帶來就業(ye) 機會(hui) 的增加。近年來,石泉縣城鎮化水平提升迅速,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石泉縣城關(guan) 鎮人口已超過8萬(wan) ,占全縣人口比例50%以上。縣城規模的急劇擴大使教育、休閑、餐飲等多項產(chan) 業(ye) 孕育出新的工作機會(hui) 。加之石泉打造“西安後花園”的策略,旅遊業(ye) 得以充分發展,也催生出大量就業(ye) 崗位。
去年,從(cong) 廣州返鄉(xiang) 的農(nong) 民工王振豪借旅遊業(ye) 的東(dong) 風,在石泉縣城做起了批發啤酒的生意。“夏秋季節,來自西安、漢中等地的遊客眾(zhong) 多,生意很好,各個(ge) 集鎮的小吃店都需要大量的啤酒供應。”生意越做越紅火的王振豪下一步還準備擴大經營,批發各類飲料,並和景區附近的餐館建立起直接配送的關(guan) 係。
此外,大城市生活壓力大、紮根難,縣城則相對輕鬆一些,也是不少務工人員選擇回流的重要原因。
楊佳瑜今年26歲,父母已經開始為(wei) 她的婚事操心。在父母的勸說下,楊佳瑜今年辭掉了在江蘇南通一家服裝廠的工作,回到家鄉(xiang) 陝西紫陽縣城,在一家酒店做前台工作。“回到家裏結婚要更容易一些,在家離父母、哥哥近一些,也很不錯。”楊佳瑜告訴記者。
而對於(yu) 年紀偏大的農(nong) 民工來說,隨著體(ti) 力的下降,返鄉(xiang) 也成為(wei) 一種擺在眼前的選擇。年近六旬的孟地蓮夫婦多年在浙江寧波務工,和親(qin) 人們(men) 也聚少離多。考慮到年紀大了,孟地蓮和老伴選擇在石泉縣城找份工作,在臨(lin) 近漢江的一家烤魚店裏當起了服務員。“每人每月能拿到2400元的工資,貼補家用完全足夠。”孟地蓮說。
還須多方麵保障和服務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陳忠雲(yun) 認為(wei) ,相比大城市的快節奏,小縣城的慢生活更能讓人感到舒適、安閑,同時也能緩解焦慮感。“然而,要想讓農(nong) 民工放心回去,在政策上一定要給予扶持和保障,並努力擴寬縣城的就業(ye) 渠道。如果沒有持續性的充分就業(ye) 機會(hui) ,返鄉(xiang) 務工潮可能就是曇花一現。”陳忠雲(yun) 說。
去年,《關(guan) 於(yu) 推進以縣城為(wei) 重要載體(ti) 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中明確,要培育發展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穩定擴大縣城就業(ye) 崗位,為(wei) 願意回縣城發展的人員提供機會(hui)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也提出,要培育壯大縣域富民產(chan) 業(ye) ,深入推進縣域農(nong) 民工市民化,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同常住人口掛鉤、由常住地供給機製。
記者了解到,包括石泉縣在內(nei) 的陝西不少地區目前通過組織返鄉(xiang) 人員集中參觀重點企業(ye) ,帶他們(men) 走進車間,讓他們(men) 感受到家鄉(xiang) 企業(ye) 發展和未來前景。同時,對於(yu) 有創業(ye) 意願但麵臨(lin) 資金困難的,主動提供為(wei) 其辦理貼息貸款等服務。
陳忠雲(yun) 認為(wei) ,促進農(nong) 民工返回家鄉(xiang) 就業(ye) ,並進一步使其能夠留在縣城,還須在教育、住房等多方麵給予保障和服務。如滿足農(nong) 民工子女教育需求,緩解學位緊張問題,需要縣城提前謀劃,精準編製基礎教育設施建設規劃;將農(nong) 民工納入公租房保障範圍,對農(nong) 民工在縣城購房給予一定的政策優(you) 惠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