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賽道熱度持續升溫 上市公司回應市場關切
本報記者 許林豔
近日,6G概念關(guan) 注度居高不下。投資者互動平台上的相關(guan) 提問十分密集,多家上市公司也踴躍回複。3月16日,振華科技在互動平台上表示,公司產(chan) 品可應用於(yu) 中國衛星、中國衛通等衛星通信以及6G相關(guan) 領域。
此外,由國家6G技術研發推進工作組和總體(ti) 專(zhuan) 家組指導,未來移動通信論壇、紫金山實驗室主辦的2023全球6G技術大會(hui) 將於(yu) 2023年3月22日至24日召開。大會(hui) 將介紹最新科研成果,並將發布多本6G技術白皮書(shu) 。
利好消息不斷
近期,關(guan) 於(yu) 6G產(chan) 業(ye) 的利好消息不斷。3月1日,工業(ye) 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hui) 上表示,工信部將研究製定未來產(chan) 業(ye) 發展行動計劃,加快布局人形機器人、元宇宙、量子科技等前沿領域,全麵推進6G技術研發。
3月5日,金壯龍表示,支持產(chan) 業(ye) 界組建了6G推進組,代號“IMT-2030(6G)推進組”。這個(ge) 推進組已經在開展工作。要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和產(chan) 業(ye) 體(ti) 係完備的優(you) 勢,產(chan) 學研用集中發力,加強國際合作,加快6G研發。
早在2022年初,國務院發布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就已經明確,前瞻布局第六代移動通信(6G)網絡技術儲(chu) 備,加大6G技術研發支持力度,積極參與(yu) 推動6G國際標準化工作。
“國家層麵不斷釋放支持6G發展的信號,一方麵是因為(wei) 6G技術是數據通信上的全麵迭代,隻有搶占先機才能保持中國在6G產(chan) 業(ye) 上的領先地位,才能提升中國數字化產(chan) 業(ye) 發展的基礎環境;另一方麵這也是擴大有效投資的重要抓手。”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6G網絡是信息技術發展的一次巨大飛躍,有望徹底改變人類與(yu) 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交互方式。6G技術將進一步加速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技術交叉融合發展,將推進智能製造、智慧醫療、無人駕駛和元宇宙等領域加速落地,成為(wei) 促進國家經濟建設、社會(hui) 發展、科學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量。”中國電子商務專(zhuan) 家服務中心副主任郭濤對《證券日報》記者說。
郭濤同時表示,目前6G處於(yu) 早期的研發與(yu) 探索階段,存在關(guan) 鍵核心技術發展不成熟、相關(guan) 標準缺失、數據安全與(yu) 隱私保護等問題,距離商業(ye) 化應用還有很長一段時間,預計最早也要到2030年前後才會(hui) 迎來商用。
上市公司積極回應
在6G的發展推進過程中,多家機構均認為(wei) ,衛星互聯網是重點發展方向。天風證券表示,6G通信的重要發展方向是建構地麵通信網絡、衛星通信網絡及深海遠洋網絡融合的實現空天海地一體(ti) 化的全球連接。華泰證券也認為(wei) ,衛星互聯網是6G的重要特征,我國正在加速推進建設,關(guan) 注產(chan) 業(ye) 鏈發展機遇。
6G和衛星互聯網的發展勢不可擋,投資者熱情高漲。針對投資者互動平台上關(guan) 於(yu) “6G”與(yu) “衛星互聯網”的密集提問,上市公司給予了積極回應。
“公司針對6G技術的研究處於(yu) 規劃預研階段,已經有一定技術儲(chu) 備和人才儲(chu) 備,6G的商用有待技術進一步成熟,離正式商用還有較長時間。”瑞斯康達相關(guan) 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對於(yu) 6G技術,恒實科技方麵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通信行業(ye) 是公司的主營業(ye) 務領域,6G技術是行業(ye) 整體(ti) 發展趨勢,我們(men) 緊跟行業(ye) ,積極籌劃,提前布局,持續增強核心競爭(zheng) 力。”
铖昌科技在互動平台上表示,在衛星互聯網方麵,公司成功推出星載和地麵用衛星互聯網相控陣T/R芯片全套解決(jue) 方案,研製的矽基毫米波模擬波束賦形芯片係列產(chan) 品性能優(you) 異,衛星互聯網用T/R芯片已進入量產(chan) 階段並持續交付中。
此外,大富科技稱,公司濾波器等射頻器件作為(wei) 通信係統的核心部件,不管是當前的5G,還是將來的6G時代,在通信技術領域都將持續發揮關(guan) 鍵作用。
與(yu) 此同時,還有多家上市公司表達了對6G技術的關(guan) 注。新易盛表示,6G通信技術目前尚處於(yu) 前沿研究階段,公司將密切關(guan) 注前沿技術的發展和運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