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讓祭掃服務更有溫度,移風易俗更有力度

發布時間:2023-03-20 10:45: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威利

  清明將至,北京市委社會(hui) 工委市民政局、首都文明辦近日聯合發出清明節“理性追思 文明祭掃”倡議書(shu) ,提倡綠色文明祭掃,安全有序祭掃,弘揚時代新風,理性表達哀思。今年,北京的清明祭掃服務集中接待日從(cong) 3月18日開始至4月9日結束,總計23天。

  近期,北京市民政等部門以及公墓、骨灰堂等祭掃點積極創新服務手段,推行一係列便民惠民舉(ju) 措,推動祭掃服務有序開展,規範和引導市民文明祭掃,不斷營造移風易俗濃厚氛圍。

  首都之窗、北京市民政局官方網站設置“北京市2023年清明節網上祭掃服務”專(zhuan) 題,並鏈接到各區人民政府官方網站,為(wei) 公眾(zhong) 提供網上祭奠服務。市民還可通過網上預約或電話預約,申請由公墓代為(wei) 祭掃的服務方式祭奠先人。預約代為(wei) 祭掃後,相關(guan) 公墓免費提供擦拭墓碑、敬獻鮮花等基本服務……從(cong) 點滴“小事”做起,積極創造條件,方便市民非現場祭掃,凸顯了為(wei) 民宗旨,見證著有關(guan) 部門和各公墓為(wei) 推進移風易俗作出的不懈努力。

  各祭掃點也結合實際,想方設法為(wei) 市民文明祭掃提供各種貼心服務。如八寶山殯儀(yi) 館推出63項惠民便民服務舉(ju) 措,增加了鮮花製品租賃服務,倡導“以租代售”,降低市民支出;老山骨灰堂開辟兩(liang) 個(ge) 水溶祭祀廳,引導市民采用新型文明祭掃方式寄托哀思,並設置青年先鋒崗,為(wei) 腿腳不便的老年人和殘障人士免費提供輪椅……事實表明,各祭掃點持續完善服務舉(ju) 措,不斷提高群眾(zhong) 滿意度,有力促進了文明祭掃、綠色祭掃,形成了正相關(guan) 效應。弘揚時代新風,就是要像這樣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讓服務更有“溫度”,使得移風易俗更有力度,日積月累,鍥而不舍,在潛移默化中化風成俗,促進市民的文明素養(yang) 和全社會(hui) 文明程度持續提升,實現良性循環和持續發展。

  文明祭掃,安全第一。經過三年疫情,今年現場掃墓人數將大幅度高於(yu) 往年,這對交通、消防等項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北京市公安交管部門及時發布道路交通安全預警和出行提示,加派警力強化墓地陵園周邊交通維護疏導,推進風險隱患整治,大力營造安全暢通的交通環境。各祭掃點也紛紛拿出新招實招硬招,強化交通服務管理。比如,八寶山革命公墓首次實行雙循環車輛行駛路線,並增加了指引標識、設置綠色便捷通道,保障老年人等特殊群體(ti) 祭掃需求,等等。事實也表明,交管部門和各祭掃點主動擔當作為(wei) ,用心用情下好保障道路安全暢通“先手棋”,有力地彰顯了為(wei) 民服務“溫度”,生動體(ti) 現了公共服務的能動性與(yu) 創造性。

  倡議書(shu) 重申祭掃區域五嚴(yan) 禁規定:即所有墓園嚴(yan) 禁使用明火、嚴(yan) 禁吸煙、嚴(yan) 禁點燃香燭、嚴(yan) 禁焚燒紙錢、嚴(yan) 禁燃放鞭炮,提醒廣大祭掃市民遵守文明行為(wei) 規範。消防等部門和各祭掃點要始終保持責任感,細化落實責任,對墓地陵園及其周邊地區的消防設施器材配置、易引發火災部位開展“拉網式”排查,堅決(jue) 消除安全隱患,堵塞服務管理漏洞。

  移風易俗,人人有責。每一位市民都積極響應倡議,自覺將追思緬懷先人與(yu) 弘揚優(you) 良家教家風有機結合起來,做到理性追思,文明祭掃。隻要你我他都積極行動起來,就一定能讓移風易俗蔚然成風,讓文明新風吹遍京華大地。(北京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