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淨利下滑近四成 光明乳業尋光明

發布時間:2023-03-22 15:30:00來源: 北京商報

  曾經的“乳業(ye) 第一股”業(ye) 績連年下滑,光明乳業(ye) 著急了。3月20日晚間,光明乳業(ye) 交出一份營收淨利雙降的成績單。其中,2022年光明乳業(ye) 淨利出現39.11%的下滑至約3.61億(yi) 元。這一淨利潤是光明自201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在光明乳業(ye) 相關(guan) 負責人的解釋中,去年業(ye) 績下滑是受疫情等多因素影響,2023年將努力提升業(ye) 績。盡管對2023年製訂了詳細的經營計劃,但在當下原料、物流、包材等成本上漲,行業(ye) 激烈競爭(zheng) 等情況下,光明乳業(ye) 能否實現業(ye) 績的提升還需要畫一個(ge) 問號。

  淨利下降超三成

  從(cong) 2021年的增收不增利,到2022年的營收淨利雙降,光明乳業(ye) 經營效益受到挑戰。

  3月20日晚間,光明乳業(ye) 披露2022年度報告顯示,實現營業(ye) 收入約282.15億(yi) 元,同比下降3.39%;歸屬於(yu) 上市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約3.61億(yi) 元,同比下降39.11%;扣非後淨利潤約1.69億(yi) 元,同比下降61.08%。而這也是光明乳業(ye) 自2019年以來出現的最大一次降幅。

  光明乳業(ye) 業(ye) 績的大幅下滑主要出現在下半年。在2022年半年報中,光明乳業(ye) 淨利潤達2.81億(yi) 元,同比增長7.83%。但在三季報中淨利潤增幅出現下滑,為(wei) 3.67億(yi) 元,同比下滑16.98%。到了四季度,光明乳業(ye) 單季度淨利潤虧(kui) 損了880.3萬(wan) 元,同比驟降105.98%。

  這樣的一份業(ye) 績與(yu) 光明乳業(ye) 此前提出的2022年經營計劃相差不小。2021年時光明乳業(ye) 提出2022年爭(zheng) 取實現營業(ye) 總收入317.77億(yi) 元,實現歸母淨利潤6.7億(yi) 元。按照這一計劃來看,2022年營業(ye) 總收入經營計劃完成率為(wei) 88.79%,淨利潤經營計劃完成率僅(jin) 為(wei) 53.88%。

  對此,光明乳業(ye) 公共事務部相關(guan) 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本期未完成經營計劃的主要原因是乳製品消費增長趨緩,市場競爭(zheng) 加劇,公司液態奶、其他乳製品收入同比下降,因此經營效益受到較大挑戰。“2022年受到疫情影響較大,所以目前業(ye) 績情況是這樣,後續我們(men) 還是會(hui) 繼續努力的。”該負責人表示。

  業(ye) 績下滑之外,光明乳業(ye) 經營性現金流情況也不容樂(le) 觀。財報數據顯示,公司2022年營業(ye) 成本229.52億(yi) 元,同比下降3.8%,但整體(ti) 仍處於(yu) 高位。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在2021年為(wei) 20.58億(yi) 元,2022年僅(jin) 剩6.67億(yi) 元,同比銳減67.59%。

  “光明乳業(ye) 的狀態已經有點溫水煮青蛙了。”在中國食品產(chan) 業(ye) 分析師朱丹蓬看來,作為(wei) 七成以上業(ye) 務量都在華東(dong) 、上海的光明乳業(ye) 來說,2022年疫情讓其備受影響。而要改變光明乳業(ye) 當前的業(ye) 績困局是很難的,無論從(cong) 產(chan) 品結構、創新升級以及迭代等方麵,光明乳業(ye) 都還不太理想。

  乳製品業(ye) 務掉隊

  在光明乳業(ye) 方麵對業(ye) 績下滑的解釋中,乳製品的收入情況對經營效益影響明顯,這是因為(wei) 液態奶是光明乳業(ye) 營業(ye) 收入的主要來源,營收占比為(wei) 57.8%。但作為(wei) 營收占比最大的液態奶產(chan) 品在2022年降幅卻是最大。

  分產(chan) 品具體(ti) 來看,2022年光明乳業(ye) 的液態奶實現營業(ye) 收入160.91億(yi) 元,同比減少5.9%;其他乳製品實現營業(ye) 收入80億(yi) 元,同比減少5.66%;牧業(ye) 產(chan) 品實現營業(ye) 收入26.41億(yi) 元,同比增長15.33%;其他產(chan) 品實現營業(ye) 收入11.1億(yi) 元,同比增長19.36%。

  對於(yu) 乳製品收入的下滑,光明乳業(ye) 在財報中解釋稱,2022年飼料價(jia) 格上漲,養(yang) 殖成本上升,原奶價(jia) 格從(cong) 高位開始回落,乳製品行業(ye) 麵臨(lin) 諸多挑戰。這一說法有據可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1-12月乳製品產(chan) 量3117.7萬(wan) 噸,同比增長2%,較2021年增速下滑7.4個(ge) 百分點,乳製品消費增速確有放緩。

  但在業(ye) 內(nei) 看來,除了整體(ti) 消費影響,光明乳業(ye) 自身還受到低溫產(chan) 品成本更高、高端奶消費降級、行業(ye) 競爭(zheng) 等壓力。

  在乳業(ye) 獨立分析師宋亮看來,去年原料等各方麵成本大增,這對乳製品行業(ye) 來說是普遍影響。而光明乳業(ye) 以低溫奶為(wei) 主,產(chan) 品保質期短,需要冷鏈物流配送,市場集中在華東(dong) 、上海。因此疫情、成本等影響對光明乳業(ye) 來說更加突出;並且,光明乳業(ye) 的用奶成本要明顯比伊利、蒙牛更高,所以與(yu) 同期市場相比,麵對價(jia) 格戰等競爭(zheng) ,光明乳業(ye) 的成本壓力就會(hui) 更大。

  另一重要因素是,依托低溫高端化乳品,光明乳業(ye) 近幾年低溫奶發展比較快。但是隨著消費習(xi) 慣改變,市場上高端產(chan) 品紛紛開始打折促銷,對於(yu) 光明乳業(ye) 的高端線收入產(chan) 生影響,這也是造成其營收淨利下滑的主要原因。

  多方承壓欲翻身

  從(cong) 整體(ti) 乳製品行業(ye) 來看,目前市場呈現“兩(liang) 超多強”的基本格局,“兩(liang) 超”即是伊利和蒙牛兩(liang) 家巨頭,“多強”指的以光明、三元等為(wei) 代表的區域性乳企,再往下則是中小型乳企。

  根據Euromonitor數據,2020年伊利和蒙牛的市場份額占比分別為(wei) 26.4%和21.6%,光明、君樂(le) 寶、三元市場份額分別為(wei) 4.1%、3.1%和1.7%。從(cong) 競爭(zheng) 局麵上看,光明乳業(ye) 相較第一第二差距過大難以追趕,而身後又有君樂(le) 寶、三元等爭(zheng) 搶市場份額,壓力較為(wei) 突出。

  從(cong) 營收規模看,正在全國擴張的君樂(le) 寶已經成為(wei) 快速追趕光明乳業(ye) 的對手。根據君樂(le) 寶向外披露的公開數據,2020年其營收規模已經突破200億(yi) 元。

  或許是感受到了行業(ye) 和自身發展的壓力,光明乳業(ye) 製訂了較為(wei) 具體(ti) 的經營計劃。根據光明乳業(ye) 在財報中披露的經營計劃,2023年爭(zheng) 取實現營業(ye) 總收入320.5億(yi) 元、歸母淨利潤6.8億(yi) 元。為(wei) 完成這一目標,可控的費用、渠道管理以及產(chan) 業(ye) 鏈建設被納入發展規劃中。

  據光明乳業(ye) 公共事務部相關(guan) 負責人透露,隨著2023年消費複蘇,在品牌創新的基礎上,光明乳業(ye) 將在打造費用可控、精準營銷的全閉環渠道管理體(ti) 係;發展全產(chan) 業(ye) 鏈優(you) 勢;推動線上線下渠道的一體(ti) 化融合發展等方麵發力。

  不過,業(ye) 界對於(yu) 光明乳業(ye) 2023年大幅提升業(ye) 績持保留看法。“隨著今年生產(chan) 成本、原料成本下降,光明乳業(ye) 今年的利潤有望改善,營收淨利整體(ti) 有望止跌反彈,但是大幅增長的可能性不大。”宋亮表示。

  北京商報記者 郭秀娟 張函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