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後兩年,雲南漾濞如何重新站起來?
經過近兩(liang) 年努力,雲(yun) 南“5·21”地震恢複重建項目收尾
震後漾濞 重新站起
核心閱讀
2021年5月21日,雲(yun) 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縣發生6.4級地震。經過近兩(liang) 年努力,民房重建完成,絕大多數恢複重建項目進入收尾階段。漾濞縣通過災後重建提供務工機會(hui) 、升級重建公共設施,在保障群眾(zhong) 基本民生的同時,也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hui) 的恢複和發展。
2021年5月21日,雲(yun) 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縣發生6.4級地震,16686戶民房受損,直接經濟損失達18.7億(yi) 元。震後僅(jin) 20天,全麵實現複工複產(chan) ;震後25天,快速啟動恢複重建;震後不到兩(liang) 年,完成民房重建,絕大多數恢複重建項目進入收尾階段……震後漾濞,如何重新站起來?近日,記者再次來到漾濞震中。
危房加固在先
震後有序救援
“牆裂了、瓦掉了,可房子的木結構框架撐住了!”站在新居前,漾濞縣蒼山西鎮河西村村民廖國元向記者介紹遠處山腰尚未拆除的舊居。
“前幾年,政府出資加固了老房子的榫卯連接,讓房子扛住了地震的考驗。震中在我們(men) 蒼山西鎮秀嶺村,地震中沒有因為(wei) 房屋倒塌出現人員死亡,就連因震受傷(shang) 的也極少。”蒼山西鎮副鎮長羅文雄說,雲(yun) 南省持續推進農(nong) 村危房加固改造項目,極大減少了地震導致的人員傷(shang) 亡。
“防震減災、提高房屋抗震強度是最高效的預防措施。”漾濞縣委書(shu) 記張世偉(wei) 表示。由於(yu) 此次漾濞6.4級地震發生前多次發生5級以上前震,當地群眾(zhong) 警惕性較高;而早在幾次前震發生後,漾濞縣委、縣政府就已經在秀嶺村成立了抗震救災指揮部,主震來臨(lin) 前,當地幹部再次疏散了一些牆體(ti) 開裂的房屋內(nei) 的群眾(zhong) ,進一步降低了群眾(zhong) 受傷(shang) 概率;同時,房屋架構尚在,也降低了人員搜救的難度,部分輕傷(shang) 人員得以被盡快發現並得到及時救治。
實際上,主震發生後,漾濞縣抗震救災指揮部工作人員不到一小時就趕到了震中秀嶺村。兩(liang) 小時內(nei) ,首批縣外救援力量就到現場參與(yu) 了救援。“看到黨(dang) 委和政府的人來了,心一下就安定了!”秀嶺村村民張建成說,2021年5月21日發生地震,第二天一早不少群眾(zhong) 就已經住上了帳篷。漾濞縣602個(ge) 基層黨(dang) 組織、5000餘(yu) 名黨(dang) 員幹部在抗震救災現場組建“黨(dang) 員先鋒隊”“黨(dang) 員突擊隊”“黨(dang) 員服務站”,一個(ge) 又一個(ge) 誌願隊伍忙碌在救災現場,一麵麵黨(dang) 旗飄揚在救災一線。
羅文雄給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加固一戶政府補助也就是2000元左右,但是通過加固,震後大多數房子隻需要修繕,不用重建,減少了房屋重建的開支;而對於(yu) 家庭來說,一個(ge) 人因震受傷(shang) 或者殘疾,不僅(jin) 意味著少了一個(ge) 勞動力,還多了一份經濟負擔。”
加固抗震強度的預防措施、迅速有序的搶險救援都為(wei) 群眾(zhong) 的生命安全築起了防線。
民房重建速度快
群眾(zhong) 盡早搬新家
人員傷(shang) 亡少,並不代表受災不重:震前不少農(nong) 戶居住在建於(yu) 上世紀的土木結構老房中,架構雖在,但牆體(ti) 被拉裂倒塌,漾濞縣需要拆除重建的民房不在少數。據統計,全縣需要拆除重建2112戶、修複加固14574戶,民房恢複重建工作任務艱巨。
“把工作做細做實,才能提高民房恢複重建速度。”漾濞縣副縣長董建勳介紹,全縣搬遷戶數最多、規模最大的金星集中安置點建設僅(jin) 用了51天。漾濞縣細化“一戶一方案”,抽調620名幹部組建了66支災後恢複重建工作隊,3000多名幹部職工包保16686戶民房恢複重建,奮戰在抗震救災及恢複重建一線,用幹部的“不停步”跑出重建的“加速度”。
災後恢複重建,資金很關(guan) 鍵。“民房重建項目資金,有關(guan) 部門不僅(jin) 專(zhuan) 門追加了預算,還提前下達了資金,確保了民房恢複重建質量,加快了恢複重建速度。”董建勳說。除了各級政府民房恢複重建補助,漾濞縣還推出了“安居貸”“幸福家園貸”,對重建對象貸款5萬(wan) 元以內(nei) 的部分給予最長3年的貼息,由縣財政按貸款基礎利率的50%給予貼息補助;積極協調縣城房地產(chan) 企業(ye) ,對進城購房的重建對象,在兌(dui) 付重建資金補助的基礎上,房地產(chan) 企業(ye) 給予每套房5萬(wan) —20萬(wan) 元的優(you) 惠,撬動銀行貸款23億(yi) 元投入民房災後恢複重建;而為(wei) 了破解建材供應問題,縣政府協調52家建材供應商優(you) 惠供應水泥、鋼材等建築材料,還免費提供了14套民房施工圖紙供群眾(zhong) 選擇。
2022年1月31日,漾濞全麵完成民房恢複重建任務,災區群眾(zhong) 在新居裏溫暖過新春。蒼山麓,漾江畔,秀嶺村新民居錯落有致。“要不是走進村裏自建的紀念館,根本看不出地震的痕跡。”漫步村裏平整的新路,張建成說。
“之前存了些錢,政府補了一部分,再加上銀行貸款,才有了現在的新房。沒想到這麽(me) 快就搬了新家,恢複了正常生活!”漾濞縣蒼山西鎮淮安村的楊如意搬進了新房子,還開起了小賣部,一年能有兩(liang) 三萬(wan) 元的收入。如今,她對未來多了幾分憧憬,“隻要人沒事兒(er) ,錢總能賺回來。”
公共設施實現升級
發展產(chan) 業(ye) 促進增收
一場地震,讓不少受災群眾(zhong) 增加了建房支出,給當地的穩定脫貧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帶來挑戰。記者采訪發現,隨著災後恢複重建項目的快速推進,新增大量務工機會(hui) 。不少群眾(zhong) 表示,建築工每天收入150元左右,有效補充了民房重建開支。羅文雄給記者算了筆賬,一個(ge) 壯勞力每月務工20天會(hui) 有3000元收入,基本能夠覆蓋每月全家支出。
而作為(wei) 傳(chuan) 統核桃產(chan) 區,漾濞縣人均核桃種植麵積近10畝(mu) ,因此如何穩價(jia) 銷售,直接關(guan) 係百姓收益。“一方麵,我們(men) 對核桃收購大戶出台獎補政策,吸引企業(ye) 在漾濞收購核桃,幫助農(nong) 民拓寬核桃銷路;另一方麵,我們(men) 積極與(yu) 科研院所合作,支持企業(ye) 提升核桃深加工水平,增加產(chan) 品附加值。”漾濞縣工信商科局局長薑智剛說。而隨著其他種植養(yang) 殖業(ye) 的培育、旅遊業(ye) 的恢複,也增加了漾濞群眾(zhong) 收入。
“新校舍應用了隔震技術,抗震性能進一步提升。你看嶄新的跑道,還有這室內(nei) 籃球場,多好啊!”在漾濞一中新校區,漾濞縣教體(ti) 局局長田潤海說,2022年8月27日,漾濞“5·21”6.4級地震災後恢複重建公建項目標誌性工程——漾濞縣第一初級中學整體(ti) 搬遷建設項目竣工交付使用。而目前,全縣地震中受損學校加固工作已經全部完成。
“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大大提升。”董建勳介紹,目前,漾濞縣災後恢複重建項目進入掃尾階段。以往縣城1/3以上的汙水沒有做到全收集全處理,隨著災後恢複重建項目的升級,縣城全部汙水將實現處理達標後排放;以往建設的漾濞縣農(nong) 村公路,通過恢複重建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管理也一躍走在了全州前列。
張建成的農(nong) 家樂(le) 生意越來越紅火,楊如意的小賣部生意蒸蒸日上,在漾濞縣人民醫院新院區,硬件和軟件都有了明顯提升。新村落,新生活,震後漾濞正翻開嶄新一頁。
(本報記者 楊文明 人民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