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軍營觀察|一名軍士教員帶出32名冠軍學員

發布時間:2023-03-22 15:39:00來源: 中國軍網

  軍(jun) 士教員走上軍(jun) 校講台

  ■解放軍(jun) 報特約記者 李兵峰 鍾福明

  “軍(jun) 事課這麽(me) 講,內(nei) 容生動有趣”“這堂課打破傳(chuan) 統思維,讓我們(men) 在潛移默化中學到新知識”……不久前,火箭軍(jun) 工程大學的一堂軍(jun) 事課,受到學員歡迎。

  站在台上主講的,是該校初級指揮係軍(jun) 士教員、三級軍(jun) 士長付凱文。像他這樣的軍(jun) 士教員,在這所軍(jun) 校還有不少。

  作為(wei) 來自不同部隊不同崗位的行家裏手,這些軍(jun) 士教員與(yu) 專(zhuan) 家教授同登講台,為(wei) 學員傳(chuan) 道授業(ye) 解惑,成為(wei) 軍(jun) 校校園裏一道風景線。

  “在教授實踐性內(nei) 容比重較高的課程中,軍(jun) 士教員可以發揮得天獨厚的優(you) 勢。”該校初級指揮係主任高桂清說,近年來,該校通過直接引進、考試選拔等方式,從(cong) 基層部隊選拔了一批軍(jun) 士教員,為(wei) 教員隊伍注入了新鮮血液。

  二級上士韓天賜就是在激烈選拔競爭(zheng) 中圓夢的。那年,該校麵向全軍(jun) 選拔一批軍(jun) 士教員。得知消息後,韓天賜第一時間報了名。經過各級推薦考核,加上專(zhuan) 業(ye) 水平、組訓能力、實踐經驗、任教潛質等嚴(yan) 格遴選,韓天賜最終拿到任教該校的“入場券”。

  如今,亮相該校講台的軍(jun) 士教員,個(ge) 個(ge) 素質過硬。他們(men) 中,有的在全國全軍(jun) 比武競賽中摘金奪銀,有的被火箭軍(jun) 評為(wei) 專(zhuan) 家型軍(jun) 士,有的入列火箭軍(jun) “十大礪劍尖兵”方陣……

  “由於(yu) 缺少教學實踐,軍(jun) 士教員執教之初在崗位適應、能力升級等方麵遇到一些問題。”該校教務處領導介紹,針對這種情況,他們(men) 為(wei) 這些軍(jun) 士教員製訂了“成長套餐”,通過崗位培訓、以老帶新、任務曆練等方式,助力他們(men) 加速成長。

  憑借出色表現,軍(jun) 士教員付凱文贏得評委一致好評,取得學校組織的主講教員資格認證,成功走上軍(jun) 校講台;訓練場上,三級軍(jun) 士長張華作為(wei) 隊列課的主講教員,將自己在閱兵場上總結出的訓練技巧運用到教學過程中,學員們(men) 受益匪淺。

  軍(jun) 士教員成批走上軍(jun) 校講台,給教學帶來別樣精彩。軍(jun) 士教員、二級上士王康從(cong) 教後,從(cong) 火箭軍(jun) 基層部隊訓練環境和條件出發,結合作戰任務等特點,聯合其他教員共同研製出某訓練器材,成為(wei) 所在教研室獲得的首個(ge) 實用新型國家專(zhuan) 利,被部隊推廣應用。

  “如今,在軍(jun) 事訓練、技能比武、演訓實踐等活動中,這些軍(jun) 士教員紮根軍(jun) 校講台,潛心為(wei) 戰育人,演繹新的士兵突擊。”該校某係政治協理員武勝軍(jun) 說,軍(jun) 士教員起到了橋梁紐帶作用,拉近了院校到部隊、課堂到戰場的距離。

  一名軍(jun) 士教員帶出32名冠軍(jun) 學員

  ■解放軍(jun) 報特約記者 李兵峰 鍾福明

  在火箭軍(jun) 工程大學,一張冠軍(jun) 學員名單,見證了軍(jun) 士教員丁濤的榮光——

  2019年,在“誰是槍王”全軍(jun) 院校射擊邀請賽中,學員葉昊、鍾鼎文雙雙奪得桂冠;

  2020年,在“礪劍杯”西安地區射擊邀請賽中,學員劉艾林奪得桂冠;

  2021年,在“鋼釘杯”西安地區軍(jun) 隊院校槍王爭(zheng) 霸賽中,王鈞奪得桂冠……

  “每次看到學員站上冠軍(jun) 領獎台,我比任何人都開心。”丁濤說。這些年,作為(wei) 火箭軍(jun) 工程大學“利刃射擊隊”隊長,丁濤共帶出了32名冠軍(jun) 學員。

  當兵就要當精兵,當教員就要育標兵

  一聲聲槍響清脆有力,穿透空曠的射擊場。這是西安地區軍(jun) 隊院校一場槍王爭(zheng) 霸賽的場景。

  這次比賽,不僅(jin) 比步槍,還比手槍;不僅(jin) 比精度射擊和點射,還比速射。想要摘得“槍王”桂冠,殊為(wei) 不易。

  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比賽,火箭軍(jun) 工程大學24隊學員杜振峰心裏不免有些忐忑。但在總教練、該校軍(jun) 士教員丁濤的鼓勵幫助下,杜振峰“過五關(guan) 斬六將”,堅持到了最後時刻。

  經過層層選拔,4支院校代表隊的43名優(you) 秀選手,走上角逐冠軍(jun) 的舞台。

  此時,杜振峰並不被大家看好,連他自己也感覺“沒戲”。初賽成績公布時,杜振峰綜合排名第5,勉強進入決(jue) 賽環節。

  教練席上的丁濤,表麵上波瀾不驚,其實比杜振峰還緊張。尤其到了最後環節,射擊目標為(wei) 狙擊環靶,每打一發子彈,就要淘汰一個(ge) 人,競爭(zheng) 激烈殘酷。

  此刻,杜振峰把丁濤叮囑自己的話,又默念了好幾遍。隨後,他深吸一口氣,從(cong) 容地走上靶位。第一槍,成功晉級;第二槍,再次晉級……最終,他成功逆襲,奪得第一名,被評為(wei) “金牌槍王”。

  “當兵就要當精兵,當教員就要育標兵,帶出更多的優(you) 秀學員。”瞄準這個(ge) 目標,丁濤時刻激勵自己。

  新學期一開始,很多學員通過微信、電話等形式,向丁濤表示感謝。這其中,便有陸軍(jun) 工程大學學員楊濤。

  “多虧(kui) 了丁教員的悉心指導,我才戰勝了自己。”去年,楊濤收到提幹保送軍(jun) 校深造的通知書(shu) ,第一時間把消息告訴了丁濤。

  楊濤和丁濤是在一次大型比武競賽中相識的。當時,丁濤擔任射擊組教練員,楊濤是隊員。

  隊裏第一次摸底,自認為(wei) 勝券在握的楊濤,成績卻很不理想。向來自信的他,一下子像霜打的茄子。

  帶著這一陰影,楊濤的成績開始走下坡路。丁濤發現後,拿著靶紙找到楊濤,對他說:“除了彈孔少,其他的還不錯。不過,總這樣節約靶紙可不成。”這一下,把楊濤逗樂(le) 了,心裏的壓力釋放了不少。

  隨後,丁濤耐心地糾正楊濤的問題,把自己總結出來的射擊口訣,毫無保留地傳(chuan) 授給他。

  心態擺正了,楊濤的射擊成績穩步上升,綜合成績從(cong) 起初的100餘(yu) 名,進入最後12人參賽方陣。

  最終,楊濤成為(wei) 比賽場上的“黑馬”——單組賽、接力賽成績全部刷新賽事紀錄,射擊賽中目標全部精準命中。

  當年,楊濤榮立二等功,被火箭軍(jun) 評為(wei) 軍(jun) 事訓練先進個(ge) 人。

  走上軍(jun) 校講台,遇見更好的自己

  那年夏天,陝西省組織第三屆高校教師微課教學比賽。經過層層選拔,丁濤脫穎而出,成為(wei) 該校參賽的唯一一名軍(jun) 士教員。

  丁濤參賽講授的課程為(wei) 《400米軍(jun) 事障礙》。講的是軍(jun) 事內(nei) 容,采取微課形式,軍(jun) 地同台比拚,可謂難上加難。精選哪些授課要點、如何進行教法創新……那段時間,丁濤滿腦子思考的都是這些問題。

  “這堂課重難點突出,邏輯性強,教學深入淺出、形象生動,語言富有感染力……”經過反複雕琢,丁濤講的課得到評委好評。

  從(cong) 初賽闖關(guan) 到複賽推薦,再到決(jue) 賽博弈,最後,這堂微課獲得一等獎。

  “走上軍(jun) 校講台,遇見更好的自己。”上台領獎的那一刻,丁濤欣慰地笑了。

  時間回溯到2015年,當丁濤決(jue) 定參加火箭軍(jun) 院校教員選調的時候,一些人不理解。朋友勸他:“你現在發展勢頭挺好的,何必自討苦吃,重新開始呢?”

  此時,丁濤早已光環在身。參加部隊組織的“獵人”集訓,麵對25個(ge) 極限課目,他毫不退縮,每天訓練16個(ge) 小時以上,用30多處傷(shang) 疤書(shu) 寫(xie) 了一張合格答卷;火箭軍(jun) 軍(jun) 事共同課目教練員比武,他一路過關(guan) 斬將,取得3個(ge) 課目單項第一、個(ge) 人綜合成績第一名的好成績;他還被評為(wei) 火箭軍(jun) 學習(xi) 成才先進個(ge) 人,火箭軍(jun) 首屆專(zhuan) 家型專(zhuan) 業(ye) 技術軍(jun) 士,先後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

  丁濤給出的答案是:“登上講台,是我的夢想。”

  憑借過硬素質,丁濤順利地叩開了軍(jun) 校從(cong) 教的這扇大門。可三尺講台離不開四季耕耘,從(cong) 士兵轉變為(wei) 教員,這條進階之路,並非一帆風順。

  初登講台,丁濤激情滿懷。然而一堂課下來,台下學員並不買(mai) 賬。“理論沒有講深,停留在表麵”“講解不通俗,難理解”……學員們(men) 的這些評價(jia) ,給他潑了盆冷水。

  “換崗必須換腦,轉變先要轉型。”丁濤暗下決(jue) 心,開始了新的攀登之路。為(wei) 了有效提升教學能力,他利用假期和休息時間,考取了多個(ge) 高級教練證書(shu) 。

  清晰的腳印,往往印在泥濘的路上。教案應該怎樣寫(xie) 、課件如何準備、課堂應該怎樣設計……丁濤一邊向身邊的老教員“取經”,一邊刻苦鑽研教學本領,逐漸成長為(wei) 係裏的教學骨幹。

  開學第一周,該校組織強化訓練,丁濤給將校軍(jun) 官、專(zhuan) 家教授當教練,以通俗易懂的講解、精確標準的示範、科學靈活的組訓,贏得大家的讚譽。

  “其實軍(jun) 旅人生就像是這堂課所講的跨越400米障礙,既有平坦順暢,也有高低起伏,邁向成功的道路上,一定會(hui) 荊棘遍布,但隻要我們(men) 心中有目標,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到達成功的彼岸……”丁濤感慨地說。

  把講台當戰位,視教學為(wei) 打仗

  西北灞上,一處低窪山穀內(nei) 霧氣彌漫,靶台前方土坡上的塑料瓶若隱若現,隻見一名教員端起自動步槍,立姿瞄準。隨著一聲槍響,塑料瓶應聲而飛。參訓的學員響起陣陣喝彩聲。

  “要想給學員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射擊訓練課上,丁濤的示範動作給學員留下深刻印象。

  “丁教員身上那股精益求精、勇爭(zheng) 第一的勁頭,始終激勵著我不斷成長。”學員張元府畢業(ye) 後,帶領分隊攻堅克難,完成實彈發射等一係列任務。如今,他已經成長為(wei) 一名優(you) 秀基層帶兵人。

  “把講台當戰位,視教學為(wei) 打仗。”在教學組訓過程中,丁濤向戰場靠攏、向實戰聚焦,努力磨礪學員敢打必勝的血性膽氣。

  一次,丁濤受命組隊參加全軍(jun) 院校“精武杯”比武。穿越陌生叢(cong) 林訓練時,他衝(chong) 在最前麵,眼睛上方被鋒利的樹枝劃了道大口子,鮮血直流。他簡單處理後,又投入到訓練中。在他的帶動下,學員們(men) 爭(zheng) 先恐後地刻苦訓練,最終在比武中摘金奪銀。

  去年,該校有個(ge) 學員隊400米障礙項目考核成績不理想,請丁濤去當教練。他一頭紮進學員中,深入了解學員實際情況,因材施教製訂訓練方案,利用業(ye) 餘(yu) 時間給學員授課。

  一堂課下來,丁濤要翻越高牆20多次。那段時間,即使大腿內(nei) 側(ce) 磨出了血泡,丁濤仍堅持帶著學員反複訓練。年底考核時,這個(ge) 學員隊的考核成績邁上了新台階。

  練兵之道,練心為(wei) 上。一次射擊考核比武中,學員王嘉慶的步槍突然“卡殼”,他一下慌了手腳,導致沒能在規定時間內(nei) 完成射擊,被扣去2分。在分環必爭(zheng) 的考核中,這無疑給王嘉慶帶來了心理壓力。

  “優(you) 秀軍(jun) 人必須能頂住任何壓力。”丁濤不斷構設惡劣環境、設置突發特情,不停地給王嘉慶“施壓”,引導他過好壓力關(guan) 。

  經過嚴(yan) 苛訓練,王嘉慶變得自信從(cong) 容。2020年,在國防科技大學舉(ju) 辦的“誰是槍王”射擊邀請賽中,王嘉慶獲得個(ge) 人單項一等獎。

  “要想當好軍(jun) 校教員,首先要當好學員成長成才的‘磨刀石’。”近年來,丁濤針對學員興(xing) 趣愛好和第一任職需要,發起組建了學校定向越野俱樂(le) 部,強化學員識圖用圖能力,引導學員將軍(jun) 事地形學知識運用到日常訓練之中,培養(yang) 紮實過硬的軍(jun) 事素質。

  這個(ge) 俱樂(le) 部,備受青年學員青睞,報名人數爆滿。丁濤投入了大量心血,不斷創新形式拓展提升學員能力,培養(yang) 出了一群冠軍(jun) 學員——

  2017年,在陝西省大學生定向越野比賽公開賽中,學員李響摘得桂冠;2019年,在“世界定向日”暨第二屆陝西省學生定向周比賽中,學員程遲琛等勇奪一等獎;2020年,在軍(jun) 隊院校組織的一次定向越野邀請賽中,學員李靜斬獲一等獎……

  一個(ge) 個(ge) 畢業(ye) 學員,像一顆顆種子撒向座座軍(jun) 營。前不久,接到一名學員在部隊建功的消息,丁濤高興(xing) 地說:“課堂連著戰場,教學事關(guan) 打贏。我們(men) 要更加努力,為(wei) 火箭軍(jun) 培養(yang) 人才多盡一分力。”

  從(cong) 一個(ge) 人衝(chong) 鋒,到一群人戰鬥

  去年學期末,軍(jun) 士教員王海峰順利結束3個(ge) 班次課程教學。在大學組織的評教中,學員們(men) 都打出了高分,滿意度一路攀升。談及這一喜人成果,王海峰由衷地說:“這一切,離不開丁濤教員的指導幫帶。”

  王海峰是該校最晚執教的軍(jun) 士教員之一。剛走上講台的時候,如何豐(feng) 富教學手段、怎麽(me) 備好每一堂課,成了王海峰必須邁過的一道坎。

  作為(wei) 該校執教最早的軍(jun) 士教員,丁濤請纓承擔幫帶任務。他白天正常組織教學,晚上利用休息時間給王海峰“開小灶”,從(cong) 教學設計到教具運用,無微不至地耐心傳(chuan) 授。

  由王海峰主講的《戰備與(yu) 戰術基礎》課程,是軍(jun) 事共同課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把課程與(yu) 戰略軍(jun) 種特色融合到一起,讓學員更好地學習(xi) 掌握,王海峰一時找不到突破口,幾次試講效果都不理想。丁濤主動靠上去,從(cong) 課程設計到教案整改,從(cong) 理論試講到訓練實踐,一點一滴手把手教。後來,這個(ge) 課程一出爐,便受到學員歡迎。

  “這些年,丁濤結對幫助的10名軍(jun) 士教員,全部成長為(wei) 教學骨幹。”初級指揮係軍(jun) 事共同基礎教研室主任郭軍(jun) 介紹,丁濤還積極參加綜合演練等大項任務,主動開展研究任務,提高教戰研戰的核心能力。

  從(cong) 一個(ge) 人衝(chong) 鋒,到一群人戰鬥。“軍(jun) 事共同課目教學必須適應未來戰爭(zheng) 需求,加大理論研究,融入現代科技元素。”丁濤常常和其他軍(jun) 士教員說,“我們(men) 必須加快腳步,跟上時代、跟上未來,這樣才能培養(yang) 出能打仗、打勝仗的學員。”

  在丁濤的影響帶動下,該校軍(jun) 士教員堅持把部隊建設、裝備發展等最新成果引入課堂,打造實戰化教學體(ti) 係。近幾年,他們(men) 先後主編軍(jun) 事共同類教材3部,參與(yu) 編寫(xie) 教材20餘(yu) 部,成功申報教學課題3項,完成微課教學片5項,參與(yu) 完成數個(ge) 教學科研課題……

  為(wei) 戰育人的腳步一刻不停。丁濤和其他軍(jun) 士教員一起,先後百餘(yu) 次赴基層部隊授課,把鏗鏘的步履留在了大江南北的座座軍(jun) 營,培養(yang) 了一大批組訓骨幹。

  “黨(dang) 的二十大提出建強新型軍(jun) 事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我們(men) 軍(jun) 士既要成為(wei) 部隊建設的‘中間隊伍’,也要在人才培養(yang) 中當好‘中堅力量’,在培養(yang) 優(you) 秀軍(jun) 事人才中有所作為(wei) 。”丁濤說。

  (中國軍(jun) 網-解放軍(jun) 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