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依法治水 攜手共護母親河
強化依法治水 攜手共護母親(qin) 河
——寫(xie) 在黃河保護法施行和2023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之際
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屆“世界水日”,第三十六屆“中國水周”的宣傳(chuan) 活動同步開啟。聯合國確定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題是“加速變革”。結合黃河保護法將自今年4月1日起施行,我國紀念今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的活動主題是“強化依法治水 攜手共護母親(qin) 河”。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qin) 河。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保護黃河是事關(guan)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千秋大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一樣,是重大國家戰略。”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從(cong) 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明確提出“節水優(you) 先、空間均衡、係統治理、兩(liang) 手發力”治水思路,親(qin) 自謀劃、親(qin) 自部署、親(qin) 自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指引黃河保護治理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水利部門防禦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秋季大洪水,確保了人民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堅持不懈實施調水調沙,下遊河道主河槽行洪能力不斷提升;實施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維護了黃河健康生命;全麵加強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水土流失實現麵積和強度“雙下降”;持續向黃河三角洲生態補水,河口濕地生態係統穩定向好,生物多樣性明顯增加。
黃河保護法以水為(wei) 核心、河為(wei) 紐帶、流域為(wei) 基礎,統籌上下遊、幹支流、左右岸,更加注重保護治理的係統性、整體(ti) 性、協同性,以黃河流域存在的突出困難和問題為(wei) 導向,明確了一係列針對性、保障性、約束性的製度措施,為(wei)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在中華民族黃河治理史上具有重要裏程碑意義(yi) 。我們(men) 要深刻領會(hui) 黃河保護法的立法意圖、核心要義(yi) 、實踐要求,將宣傳(chuan) 貫徹黃河保護法與(yu) 全麵學習(xi) 、全麵把握、全麵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結合起來,堅決(jue) 履行好法定職責,在法治軌道上有力有效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各項水利工作。
一是抓緊抓好學習(xi) 宣傳(chuan) 和配套製度建設。抓住關(guan) 鍵時間節點,創新方式方法,加大宣傳(chuan) 和普法力度,讓黃河保護法“家喻戶曉”,推動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成為(wei) 習(xi) 慣和自覺。對照黃河保護法,全麵梳理配套製度建設要求,堅持突出重點,加快製定取水許可、強製性用水定額、水沙統一調度等係列配套製度,推進黃河保護法明確的規劃、標準、目錄、名錄、方案製定,推動法律製度規範銜接有序、協調統一。
二是完善黃河保護治理水利規劃體(ti) 係。黃河保護法堅持流域“一盤棋”,明確建立以國家發展規劃為(wei) 統領,以空間規劃為(wei) 基礎,以專(zhuan) 項規劃、區域規劃為(wei) 支撐的黃河流域規劃體(ti) 係,要求依法編製黃河流域綜合規劃、水資源規劃、防洪規劃。要堅持問題導向,堅持係統觀念,做好黃河流域相關(guan) 規劃實施情況評估和修訂工作,抓緊推進各專(zhuan) 項規劃和方案編製,切實發揮好規劃的指導、約束作用,為(wei) 節約、保護、開發、利用水資源和防治水害等工作提供強有力支撐。
三是強化黃河水沙調控和防洪安全。黃河保護法聚焦洪水風險這個(ge) 最大威脅,緊緊抓住水沙關(guan) 係調節這個(ge) “牛鼻子”,對建設水沙調控和防洪減災工程體(ti) 係、完善水沙調控和防洪防淩調度機製、加強水文和氣象監測預報預警等作出了全麵規定。要加快建設以水庫、河道及堤防、蓄滯洪區為(wei) 主要組成的流域防洪工程體(ti) 係。完善水沙調控體(ti) 係和方案,實施幹支流水庫群聯合統一調度。編製完善黃河防禦洪水方案、洪水調度方案、防淩調度方案,強化流域統一調度。健全氣象衛星和測雨雷達、雨量站、水文站組成的雨水情監測“三道防線”,構建預報、預警、預演、預案體(ti) 係。製定完善黃河灘區名錄,實施河道和灘區綜合治理。加強河道、湖泊和骨幹水庫庫區管理,確保防洪安全。
四是促進黃河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黃河保護法針對黃河流域水資源短缺這個(ge) 最大矛盾,對用水總量控製、強製性用水定額、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等作出了全麵規定。要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chan) ,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從(cong) 嚴(yan) 從(cong) 細管好水資源。落實取用水總量和強度控製製度,適當優(you) 化黃河水量分配方案,健全省、市、縣三級行政區用水總量和強度管控指標體(ti) 係。嚴(yan) 格水資源論證和取水許可管理,落實強製性用水定額管理製度,根據水資源承載能力實施水資源差別化管理。打好黃河流域深度節水控水攻堅戰,強化農(nong) 業(ye) 節水增效、工業(ye) 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深化水價(jia) 改革,開展用水權市場化交易,加強合同節水管理、水效標識等機製創新,完善節水支持政策。科學論證、規劃和建設跨流域調水和重大水源工程,加快實施國家水網重大工程,不斷完善流域水資源配置格局。
五是加強黃河流域水生態保護修複。黃河保護法針對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脆弱等問題,對水源涵養(yang) 、水土保持、河口整治、生態流量等作出了全麵規定。要從(cong) 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係統性和完整性出發,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係統治理、源頭治理,分區分類推進生態環境保護修複。加強水源涵養(yang) 區保護,加大黃河幹支流源頭保護力度。抓好重點區域水土流失防治,實施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嚴(yan) 格生產(chan) 建設活動水土流失監督管理。加強河口生態保護與(yu) 修複,保障入海河道暢通和河口防洪防淩安全。強化生態流量和生態水位管控,開展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修複流域水生態。
六是提升流域治理管理能力和水平。黃河保護法對建立統籌協調機製、加強協作、促進高質量發展等作出了全麵規定。要增強流域意識,充分發揮流域管理機構作用,強化流域統一規劃、統一治理、統一調度、統一管理,為(wei) 黃河流域統籌協調機製相關(guan) 工作提供支撐保障。加強黃河保護治理重大科技問題研究,加快建設數字孿生黃河,提升流域治理管理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加大執法力度,深入推進水行政執法與(yu) 刑事司法銜接、水行政執法與(yu) 檢察公益訴訟協作機製落地見效,加強跨區域聯動、跨部門聯合執法,依法嚴(yan) 厲打擊各類水事違法行為(wei) 。
向著新目標,奮楫再出發。讓我們(men) 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踔厲奮發、久久為(wei) 功,紮紮實實推動黃河保護法落地見效,讓母親(qin) 河永葆生機。
(人民日報 李國英,作者為(wei) 水利部黨(dang) 組書(shu) 記、部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