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評|想方“設法”服務“自己人”
日前,廣州公布了《廣州市民營經濟促進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圍繞如何解決(jue) 民營經濟發展難題,向社會(hui) 各方麵征集意見建議。希望通過立法形式,進一步提振民營企業(ye) 發展信心,促進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ye) 高質量發展。
民營經濟是市場經濟中最活躍的部分,在穩就業(ye) 、促增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們(men) 經常用“56789”這組數字來形容民營經濟在GDP、就業(ye) 等方麵的突出貢獻,而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這一比例更高。比如廣州300多萬(wan) 家市場主體(ti) 中超過95%是民營經濟,80%以上的新增就業(ye) 與(yu) 民營經濟密切相關(guan) 。
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餘(yu) 地廣,其潛力和韌性在很大程度上就體(ti) 現在民營企業(ye) 身上。讓民營企業(ye) 這些生機勃勃的“魚”遊得暢快,才能讓中國經濟這片“海洋”呈現出更大的活力和創造力。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為(wei) 各類所有製企業(ye) 創造公平競爭(zheng) 、競相發展的環境”。要充分發揮民營企業(ye) 闖勁十足、經營靈活的特點,為(wei) 民營企業(ye) 大展身手提供充足空間,就要有針對性地破除一係列製約民營企業(ye) 公平參與(yu) 市場競爭(zheng) 的製度障礙,維護民營企業(ye) 產(chan) 權和企業(ye) 家權益。
急民企之所急、解民企之所困,尤需以法律規範攻克“頑瘴痼疾”。針對一些民營企業(ye) 依然麵臨(lin) 貸款難、被拖賬欠款等問題,草案征求意見稿中提到“慎用強製措施”“不得拖欠款項”“平等參與(yu) 公共資源交易”等,精確瞄準痛點,期望用規範讓民營企業(ye) 消除顧慮、放下包袱、大膽發展。
近日,江蘇省推出社保補貼、信貸支持等18條扶持舉(ju) 措降低個(ge) 體(ti) 戶經營成本,浙江省工商聯邀請1.6萬(wan) 家全省民營企業(ye) 給營商環境“打分”,北京經開區設立“一次查詢”辦理窗口避免企業(ye) 來回跑……各地從(cong) 強化環境支持體(ti) 係、構建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強化要素保障等方麵為(wei) 民營企業(ye) 當好“服務員”,持續增強市場主體(ti) 發展信心,提升經營主體(ti) 滿意度和獲得感。
值得注意的是,這類促進民營企業(ye) 發展相關(guan) 政策的關(guan) 鍵不在於(yu) 對企業(ye) 越管越多,而在於(yu) 管得少、放得開。通過地方法規促進民營經濟發展隻是第一步,後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形成民營企業(ye) 和民營企業(ye) 家是“自己人”的共識,多方發力共同為(wei) 民營企業(ye) 和民營企業(ye) 家排憂解難,讓他們(men) 能放開手腳、輕裝上陣,專(zhuan) 心致誌搞發展。
(央視新聞客戶端 文丨孔令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