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易綱詳解央行兩項中心任務

發布時間:2023-04-06 15:12:00來源: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維護幣值穩定和金融穩定是人民銀行的兩(liang) 項中心任務。這兩(liang) 項任務完成好了,就能夠促進充分就業(ye) 和經濟增長,也就能更好地服務中國式現代化。”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4月4日在2023中國金融學會(hui) 學術年會(hui) 暨中國金融論壇年會(hui) 上表示,下一階段,人民銀行將建設現代中央銀行製度,維護幣值穩定和金融穩定,並以此促進充分就業(ye) 和經濟增長,更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

  守護好老百姓的“錢袋子”

  易綱就維護幣值穩定和金融穩定這兩(liang) 項中心任務作了詳細闡釋。在維護幣值穩定方麵,他認為(wei) ,幣值穩定有兩(liang) 重含義(yi) ,一是物價(jia) 穩定,二是匯率基本穩定。物價(jia) 穩定和匯率基本穩定,最終都是為(wei) 了守護好老百姓的“錢袋子”,不讓老百姓手中的錢變“毛”。

  易綱表示,近幾年,全球經濟麵臨(lin) 的超預期衝(chong) 擊較多,經濟環境和政策效果的不確定性較大。我國一直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調整適當向“穩健的直覺”靠攏。“直覺”從(cong) 曆史看,可以是經驗值;從(cong) 時間軸看,可以是過去不同周期的平均值;從(cong) 國際視角看,可以是地區之間的平均值。

  “這些經驗值、平均值都具有很好的參考價(jia) 值,可以告訴我們(men) 周期過後的情形,使我們(men) 的政策具有前瞻性。因此,我們(men) 製定穩健的貨幣政策,主要立足本國的國情,從(cong) 時間軸、國際視角看跨周期、跨區域的平均值。”易綱稱。

  具體(ti) 而言,易綱指出,總量方麵,主要通過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釋放過去“凍結”的流動性,提高貨幣乘數,以基本穩定的央行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支持貨幣信貸的合理增長。利率方麵,保持相對審慎和留有餘(yu) 地,政策利率波動較小。在製定貨幣政策時,充分考慮了對經濟、就業(ye) 、投資以及老百姓存款收益率等方方麵麵的影響,是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匯率方麵,實行以市場供求為(wei) 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製度,人民幣匯率保持彈性、雙向浮動,發揮了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的自動穩定器功能。

  “我國國內(nei) 物價(jia) 和人民幣匯率都保持了基本穩定,得益於(yu) 國家對糧食和能源的保供穩價(jia) ,同時貨幣金融條件保持穩定適度是物價(jia) 穩定的重要基礎,總的看,宏觀政策的效果比較理想。”易綱稱。

  易綱強調,物價(jia) 穩定和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能夠為(wei) 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目標提供有力的支撐。

  推動金融風險整體(ti) 收斂

  “在保持幣值穩定的基礎上,中央銀行還必須維護好金融穩定。”易綱表示,幣值穩定和金融穩定多數情況下是一致的,但幣值穩定不一定能保證金融穩定。如果出現了金融風險,就會(hui) 損害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利益,甚至會(hui) 引發社會(hui) 問題。

  “近年來,我們(men) 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不斷優(you) 化利率政策,匯率由市場決(jue) 定、雙向浮動,這有利於(yu) 從(cong) 宏觀層麵保持經濟金融穩定運行、防範係統性金融風險。近期的一些案例表明,如果宏觀變量出問題,就會(hui) 引發不穩定因素,帶來金融風險。從(cong) 中國的情況看,我們(men) 的利率、匯率、經濟增長率、失業(ye) 率等宏觀變量是比較合理、協調、穩定的,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範係統性金融風險。同時,我們(men) 采取了一係列措施,推動金融風險整體(ti) 收斂,守住了不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易綱說。

  談及促進充分就業(ye) 和經濟增長,易綱表示,實現幣值穩定和金融穩定,有助於(yu) 促進充分就業(ye) 和經濟增長。人民銀行積極支持穩住宏觀經濟大盤,促進經濟增長,始終把充分就業(ye) 作為(wei) 重要任務目標。注重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的雙重功能,推出了適度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鼓勵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方式,支持穩增長、穩就業(ye) 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目前這些結構性工具的餘(yu) 額達6.4萬(wan) 億(yi) 元,占人民銀行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規模15%左右,規模總體(ti) 適度。

  “總的看,中國式現代化對建設現代中央銀行製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任務包括方方麵麵。概括起來,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實現幣值穩定和金融穩定。這兩(liang) 項任務實現了,就能夠促進充分就業(ye) 和經濟增長。”易綱總結說。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