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完美應聘者”、共享屏幕……新型詐騙套路須警惕

發布時間:2023-04-10 16:24: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轉發提醒!“完美應聘者”、共享屏幕……新型詐騙套路須警惕

  “在家兼職,無需出門”

  “動動手指,當天現結”

  “日賺上千,返利過萬(wan) ”

  ……

  無論招聘文案變換多少種花樣

  所謂“低投入高回報”

  都是詐騙套路

  女子沉迷“投資”

  陷入刷單騙局

  近日,南寧市警方在案件偵(zhen) 辦中發現,轄區黃女士可能正在遭遇電信網絡詐騙。詐騙分子聲稱隻要下載某App,在平台上動動手指就能靠傭(yong) 金發財,但是需要先墊付少量款項。黃女士信以為(wei) 真,便按照對方的指令轉賬。一開始隻是幾十元錢,隨著越轉越多,她已經“投資”3580元。

  但是黃女士不覺得自己被騙,因為(wei) 在之前的刷單過程中她均拿到返利。民警告訴黃女士,騙子會(hui) 在前期給予返利,讓受害者嚐到一點甜頭後再引導轉賬,之後受害者不僅(jin) 拿不到返利,而且連之前的本錢都拿不回。

  提醒:大家在投資、求職過程中要特別注意,謹記防詐提示:

  一防招聘詐騙類陷阱。

  以高收入、高回報等進行包裝,引誘應聘者成為(wei) “免費”勞動力,再無故解聘;或以招聘為(wei) 名,要求應聘者提供個(ge) 人信息,借機對本人及其家人、親(qin) 友實施詐騙;或以招聘需要資格證書(shu) 為(wei) 由,誘騙繳費參加線上培訓,即使成功取得證書(shu) 也不會(hui) 被錄用。

  二防培訓貸、傳(chuan) 銷類陷阱。

  以隻需要參加付費培訓、測試等為(wei) 由,誘惑、脅迫應聘者貸款;或以招聘、創業(ye) 項目為(wei) 名,誘導、強迫應聘者參與(yu) 傳(chuan) 銷等非法活動。

  三防黑中介類陷阱。

  中介機構與(yu) 不法企業(ye) 串通,以報名費、介紹費、體(ti) 檢費、押金等為(wei) 名,向應聘者收取費用,再以各種理由不予退費。

  四防非法試用類陷阱。

  無故延長試用期;或在簽訂聘用合同時隻簽訂試用期合同,在試用期內(nei) 不繳納社保隻發放低廉的實習(xi) 費用,試用期離職時要求本人承擔違約責任等。

  五防虛假承諾類陷阱。

  誘導應聘者參加升學培訓、就業(ye) 集訓營等,再以各種理由拒不退費;或以“幫忙找工作”等為(wei) 名,騙取應聘者所謂“好處費”“打點費”後,以各種理由推諉甚至失聯跑路。

  六防刷單炒信、跑分類陷阱。

  以不參加工作、邊玩手機邊掙錢、月入過萬(wan) 為(wei) 噱頭,誘騙應聘者參與(yu) 刷單炒信、跑分等非法活動;或者誘騙應聘者在刷單炒信、跑分時繳納保證金,而後以各種理由拒不退款甚至關(guan) 閉平台隱匿。

  詐騙套路層出不窮

  投資、求職注意避坑外

  這些新型陷阱也要小心

  ↓↓↓

  警惕“完美應聘者”!

  上海警方偵(zhen) 破 “套路應聘”詐騙案

  一家公司在網上發布了招聘信息。很快,王某、李某等8人前來應聘,自稱有互聯網“大廠”的工作經驗,還展示了所掌握的“優(you) 質客戶名單”。公司對這些光鮮的履曆十分滿意,許諾帶頭人王某2萬(wan) 元底薪,其他人8000元至9000元底薪外加銷售提成。

  沒想到這8人入職3個(ge) 月,沒有給公司帶來任何業(ye) 績,應聘時聲稱能接洽的優(you) 質項目也沒有任何實質性進展。當公司準備將他們(men) 辭退時,8人仿佛早有準備,要求支付該月全部薪水才肯離職,公司無奈妥協。

  然而,王某不久後誤發在公司群裏的一張其他公司的離職證明引起了公司負責人的注意,隨後發現這8人竟然在同一時間內(nei) 在兩(liang) 家公司入職、賺取兩(liang) 份底薪,於(yu) 是向警方報案。警方發現,8人在短時間內(nei) 先後在多家企業(ye) 應聘銷售、融資等崗位,騙取薪資,經綜合研判分析,8人實為(wei) “職業(ye) 騙薪”犯罪團夥(huo) 。

  提醒:“完美應聘者”詐騙,即詐騙團夥(huo) 根據用人企業(ye) 招聘崗位需求,有針對性地虛構偽(wei) 造學曆證明、工作履曆和過往業(ye) 績等材料,將自己精心包裝成“完美應聘者”,入職後卻消極怠工,甚至在多個(ge) 企業(ye) 同時就職,以此套路騙取工資底薪。

  不轉賬,也可能上當!

  警惕陌生人的共享屏幕邀約

  不轉賬就不會(hui) 上當?那你就錯了。屏幕共享類詐騙會(hui) 在不知不覺中偷走你的餘(yu) 額。

  騙子會(hui) 偽(wei) 造身份,利用事先獲取的銀行卡賬號、個(ge) 人信息等,誘騙下載有屏幕共享功能的軟件,實時監控手機,獲取銀行卡密碼和驗證碼,並將資金轉走。

  提醒:關(guan) 閉屏幕共享,要在軟件中點“停止屏幕共享”。

  快遞上的二維碼掃一掃?

  多人已中招……

  近期,反詐民警發現了一個(ge) 新型詐騙手法。不少市民反映自己收到了一個(ge) 帶有二維碼的陌生快遞,有的是個(ge) 杯子,有的是張宣傳(chuan) 單。共同的特點是上麵都印有二維碼。

  領取到免費禮品後,有人認為(wei) 這是商家平台客服送來的福利,沒有多想就掃描對方提供的二維碼加入騙子所開設的聊天群。

  進群後,詐騙分子會(hui) 在群內(nei) 發放任務,完成即可領取紅包,等公眾(zhong) 徹底放下防備心後便引誘下載軟件、充值墊付,換取更大的紅包。如果不斷加大投入,會(hui) 發現自己的本金和傭(yong) 金都無法提出,此時,詐騙分子便會(hui) 以“係統卡頓”“任務超時”“操作失誤”等理由要求繼續充值墊付。事實上,這都是騙子的話術劇本,被騙者根本沒辦法提取出自己的本金和傭(yong) 金。

  提醒:掃碼、加群、做任務,本質還是刷單。如收到這樣的快遞,千萬(wan) 不要掃上麵的二維碼,扔掉快遞前務必將上麵的二維碼塗抹掉,避免有人撿到後被騙。

  不法分子往往先騙取受害者信任

  使人放鬆警惕

  進而落入圈套

  大家要多關(guan) 注反詐信息

  提高防騙意識

  下載國家反詐App

  如收到“12381”的短信預警

  一定要及時查看

  監製丨唐怡

  策劃丨榮夢岩

  編輯丨胡月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