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進行時|“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
新華網記者 張芮綺 吳濤
【學習(xi) 進行時】4月10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廣東(dong) 省湛江市,考察了環北部灣廣東(dong) 水資源配置工程,了解當地優(you) 化水資源配置等情況。對於(yu) 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直看得很重。在他心中,“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新華社《學習(xi) 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xi) 所”今天推出文章,與(yu) 您一起學習(xi) 感悟。
4月10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廣東(dong) 省湛江市,考察了環北部灣廣東(dong) 水資源配置工程,了解當地優(you) 化水資源配置情況。
水,在總書(shu) 記心中一直有著特殊的分量。
惜水如金——“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
古往今來,人類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水,是我們(men) 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生命之源。
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心中,“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
對於(yu) 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十分珍視。
用之不覺,失之難存。總書(shu) 記曾拿空氣類比水,強調要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從(cong) 嚴(yan) 從(cong) 細管好水資源。
他高度重視水資源的保護利用,多年來一直密切關(guan) 注水情,站在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多次就水資源保護和節約集約利用作出重要指示,明確提出“節水優(you) 先、空間均衡、係統治理、兩(liang) 手發力”的治水思路。
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國內(nei) 考察調研中,我們(men) 也總能看到他頻頻看水的身影。他關(guan) 心水資源、水安全,“水安全是生存的基礎性問題,要高度重視水安全風險,不能覺得水危機還很遙遠”;他重視水環境、水生態,“要強化源頭保護,下功夫推進水汙染防治,保護重點湖泊濕地生態環境”;他珍視水文化、水文明,“要保護傳(chuan) 承弘揚長江文化”“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jia) 值”……
水潤華夏,澤被萬(wan) 物。
老百姓要過上高質量的幸福生活,離不開水的滋養(yang) 浸潤;維持生態係統的穩定,水是基礎性要素;我們(men) 要生存要發展,都離不開珍貴的水資源。
水潤萬(wan) 物——“把水資源作為(wei) 最大的剛性約束”
這次調研期間,總書(shu) 記考察了環北部灣廣東(dong) 水資源配置工程,重點了解當地優(you) 化水資源配置等情況。
對如何用好水資源、優(you) 化水資源配置這個(ge) 戰略性問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提出明確要求:要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chan) ,把水資源作為(wei) 最大的剛性約束。
一切發展,水是基礎性資源。規劃統籌引領,精確精準調水,城市發展就有了基礎性保障。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說,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形成全國統一大市場和暢通的國內(nei) 大循環,促進南北方協調發展,需要水資源的有力支撐。
南水北調、引洮工程、引江濟淮……一個(ge) 個(ge) 重大引調水工程,大大緩解了資源性、工程性、水質性缺水問題,滋養(yang) 了沿線的百姓生活,推進了當地的發展。
環北部灣廣東(dong) 水資源配置工程,就是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統籌推進水災害防治、水資源節約、水生態保護修複、水環境治理,造福沿線城市百姓的生動例證。
環北部灣廣東(dong) 水資源配置工程,是廣東(dong) 省迄今為(wei) 止引水流量最大、輸水線路最長、建設條件最複雜、總投資最高的重大水利工程。工程建成後,可解決(jue) 粵西地區水資源承載能力與(yu) 經濟發展布局不匹配問題,大幅提高區域供水安全保障能力,造福逾千萬(wan) 粵西人民。
從(cong) 南水北調東(dong) 線江都水利樞紐到中線陶岔渠首樞紐工程,從(cong) 長江三峽大壩到淮河王家壩閘,總書(shu) 記多次考察國家水網重點水利工程。他強調,要加快構建國家水網,“十四五”時期以全麵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為(wei) 目標,以優(you) 化水資源配置體(ti) 係、完善流域防洪減災體(ti) 係為(wei) 重點,統籌存量和增量,加強互聯互通,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人水和諧——“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說,“‘禹之決(jue) 瀆也,因水以為(wei) 師。’大禹之所以能成功治理水患,原因在於(yu) 尊重規律。”
黨(dang) 的二十大明確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使命任務,實現人水和諧,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實現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這一宏偉(wei) 目標的應有之義(yi) 。
山川秀美,水是關(guan) 鍵。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始終站在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詮釋治水之道。
在長江岸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推動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在黃河沿岸,總書(shu) 記指出“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創作好新時代的黃河大合唱”;在漓江之上,總書(shu) 記強調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係統治理,堅持正確的生態觀、發展觀,敬畏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祖國的山山水水映照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生態文明建設情懷,也映照出他為(wei) 人民謀幸福、為(wei) 民族謀複興(xing) 的不變初心。
2014年12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就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繼續堅持先節水後調水、先治汙後通水、先環保後用水的原則,加強運行管理,深化水質保護,強抓節約用水,保障移民發展,做好後續工程籌劃,使之不斷造福民族、造福人民。
2018年4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三峽大壩,登上壩頂,極目遠眺長江上下遊,詳細了解三峽工程建設、發電、水利、通航、生態保護等方麵的情況。他對工程技術人員說:“今天到三峽大壩來看一看,感到很高興(xing) 、很激動。國家取得這麽(me) 偉(wei) 大的成績,這也是你們(men) 作出的貢獻。”
2021年5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陶岔渠首樞紐工程,實地察看引水閘運行情況,隨後乘船考察丹江口水庫。他強調,南水北調工程是重大戰略性基礎設施,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他要求把水源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作為(wei) 重中之重,劃出硬杠杠,堅定不移做好各項工作,守好這一庫碧水。(新華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