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智慧農機、智能監管 江西上饒春耕生產更顯“科技範”

發布時間:2023-04-20 11:2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南昌4月19日電(盧夢夢  樂(le) 以軍(jun) )19日,在江西上饒餘(yu) 幹縣楊埠鎮水稻機械化育秧中心,工作人員正在育秧車間內(nei) 緊張有序地開展早稻育秧工作。隨著現代化的育秧設備有序運轉,一粒粒早稻種子被裝進秧盤,送入暗化室內(nei) 催芽。

  “目前,育秧中心已經完成一期建設,建成了3000平方米的集播種、催芽及展示於(yu) 一體(ti) 的廠房和50畝(mu) 旱床煉秧場地,單季可完成2萬(wan) 畝(mu) 機插用苗,全年最高可完成6萬(wan) 畝(mu) 。我們(men) 每天育秧近1000畝(mu) ,煉苗25天左右就能下田插秧了。”該育秧中心負責人張海林說。

  張海林介紹,與(yu) 傳(chuan) 統的人工育秧相比,機械化育秧具有恒溫、恒濕、保肥的優(you) 勢,大大提高了育秧效率,培育出來的秧苗品質更高。

  走進餘(yu) 幹縣烏(wu) 泥鎮烏(wu) 泥村機插早稻示範點,農(nong) 機手們(men) 正駕駛著插秧機在田間來回穿梭,一株株嫩綠的秧苗從(cong) 插秧機苗盤上次第滑落,穩穩地插在水田裏。不一會(hui) 兒(er) ,一大片水田便披上了“綠裝”,煞是喜人。

  “示範點推廣機耕、機插、機防、機收全程機械化綠色高效種植管理,切實提高水稻綜合生產(chan) 能力,保障糧食生產(chan) 安全。目前,核心示範區700畝(mu) 機插任務已全部完成,整個(ge) 示範點將於(yu) 本月底完成全部播種任務。”烏(wu) 泥鎮烏(wu) 泥村機插早稻示範點負責人鄭嘉鑒說。

  在離該示範點不遠的餘(yu) 幹縣梅港鄉(xiang) 信江農(nong) 事服務中心內(nei) ,一塊屏幕正在對示範點的田塊情況進行實時監測。

  “這是我們(men) 的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社會(hui) 化服務監管平台,通過智能傳(chuan) 感器,可以實時采集田塊的農(nong) 機數量、農(nong) 機位置、已作業(ye) 麵積、機手作業(ye) 狀態等信息,讓工作人員足不出戶就能管理農(nong) 田。”梅港鄉(xiang) 信江農(nong) 事服務中心相關(guan) 負責人程鵬介紹。

  據了解,為(wei) 了保證早稻生產(chan) 進度,上饒市立足“早”字,早謀劃、早安排,將早稻任務麵積分解細化到鄉(xiang) 鎮、村組、田塊和種糧大戶,全麵推動農(nong) 業(ye) 機械化、規模化生產(chan) ,全市各地迅速掀起春耕生產(chan) 熱潮。

  記者從(cong) 18日舉(ju) 辦的上饒市2023年春耕生產(chan) 現場推進會(hui) 暨當前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重點工作部署會(hui) 上了解到,2023年,上饒市計劃早稻播種麵積246.8萬(wan) 畝(mu) ,目前已完成211.7萬(wan) 畝(mu) ,占任務數的86%。

  “下一步,我們(men) 將全力以赴推進春播生產(chan) 和春熟作物田間管理,搶抓農(nong) 時播種早稻,確保4月底前全麵完成早稻種植任務。同時,狠抓油料生產(chan) 和設施蔬菜項目建設,提前謀劃中稻生產(chan) ,鼓勵引導種糧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ti) 多種糧、種好糧。”上饒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李河森表示。(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