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響中國】當代青年如何讀懂中國、讀懂世界
第28個(ge) 世界讀書(shu) 日恰好在中國二十四節氣穀雨之後,這既是巧合,也極具寓意。穀雨,移步皆是景,舉(ju) 目滿眼春。正是萬(wan) 物靈動的好時光,正是莊稼生長的好時節。新生作物得到暖的庇護、初長秧苗得到雨的滋養(yang) 。待到秋日來,收獲滿糧倉(cang) 。當代青年就是初長的秧苗、就是新生的作物,正在茁壯成長。讀書(shu) ,就是莘莘學子的雨水,庇護青年、溫暖青年、滋養(yang) 青年,伴青年成長。雨生百穀,書(shu) 潤人生。
讓讀書(shu) 成為(wei) 一種生活方式
古人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學習(xi) ,對一個(ge) 人、一個(ge) 家庭、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來講都極為(wei) 重要。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我愛好挺多,最大的愛好是讀書(shu) ,讀書(shu) 已成為(wei) 我的一種生活方式。”2022年4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致首屆全民閱讀大會(hui) 舉(ju) 辦的賀信中指出:“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啟智增慧、培養(yang) 道德的重要途徑,可以讓人得到思想啟發,樹立崇高理想,涵養(yang) 浩然之氣。中華民族自古提倡閱讀,講究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傳(chuan) 承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國人民自信自強的品格。”我們(men) 要養(yang) 成閱讀習(xi) 慣,快樂(le) 閱讀,健康成長,把讀書(shu) 學習(xi) 當成一種生活態度,當作一種生活方式。
讓讀書(shu) 成為(wei) 一種精神追求
著名學者王國維論述治學有三種境界:一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wei) 伊消得人憔悴”;三是“眾(zhong) 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領導幹部學習(xi) 理論也要有這三種境界。首先,理論學習(xi) 要有“望盡天涯路”那樣誌存高遠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清冷和“獨上高樓”的寂寞,靜下心來通讀苦讀;其次,理論學習(xi) 要勤奮努力、刻苦鑽研,下真功夫、苦功夫、細功夫,即使“衣帶漸寬”也“終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願;再次,理論學習(xi) 貴在獨立思考、學用結合、學有所悟、用有所得,在學習(xi) 和實踐中“眾(zhong) 裏尋他千百度”,最終“驀然回首”,在“燈火闌珊處”領悟真諦。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讀書(shu) 能賦予我們(men) 強大的精神力量,對凝聚傳(chuan) 承民族精神,塑造自強奮鬥品格至關(guan) 重要;讀書(shu) 能開闊我們(men) 的視野、提升我們(men) 的境界、滋養(yang) 我們(men) 的精神,指引我們(men) 從(cong) 學習(xi) 中汲取奮進力量。
讓讀書(shu) 成為(wei) 讀懂中國的知識源泉
青年學子要樹立誌氣、勇氣、豪氣,要為(wei) 強國建設有我而讀書(shu) 、要為(wei) 民族複興(xing) 有我而讀書(shu) ,在讀懂中國中進一步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當代中國正進行著人類曆史上最偉(wei) 大的實踐。新時代以來,中國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的奇跡、社會(hui) 長期穩定的奇跡,實現了脫貧攻堅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曆史偉(wei) 業(ye)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要讀懂中國,首先要讀懂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讀懂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是全黨(dang) 全國人民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而奮鬥的行動指南,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yi) ,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新的飛躍。我們(men) 要深入學習(xi) 領悟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深入閱讀學習(xi) 《習(xi) 近平著作選讀》,引導黨(dang) 員、幹部和師生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幹。隻有讀懂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讀懂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才能回答中國之問、時代之問,才能把握中國之道、中國之治之精髓。
讓讀書(shu) 成為(wei) 讀懂世界的思想階梯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我們(men) 要加強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鑒,夯實共建亞(ya) 洲命運共同體(ti) 、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人文基礎。”當今世界正處於(yu)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局勢複雜多變,經濟全球化浪潮不可阻擋,人類命運休戚與(yu) 共。大國引領世界的時代凸顯,中國引領世界的時代開啟。隻有讀懂世界,登高望遠,把握大勢,才能回答好“世界之問”。要讀懂世界,就要胸懷寬廣、麵向世界,對人類社會(hui) 創造的各種文明,學習(xi) 借鑒、兼收並蓄、取長補短、擇善而從(cong) ,善於(yu) 學習(xi) 吸收借鑒那些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永恒價(jia) 值的優(you) 秀文化和文明成果。讀書(shu) 使人明智,讀書(shu) 使人聰慧。(作者: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黃寶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