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提高森林碳匯能力 塞罕壩2040年混交林麵積將達49萬畝

發布時間:2023-04-26 11:1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石家莊4月25日電 (姚偉(wei) 強)據河北省林業(ye) 和草原局25日消息,《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營造近自然異齡混交林工作方案》(簡稱《方案》)近日正式印發。《方案》規劃到2040年,世界最大人工林塞罕壩機械林場全場混交林麵積新增24.4萬(wan) 畝(mu) ,總麵積達到49萬(wan) 畝(mu) 。

  《方案》有針對性采取保護性撫育促進形成混交林、天然次生林近自然轉化、低質低效林改造混交林等7種改造模式,規劃到2040年全場混交林麵積新增24.4萬(wan) 畝(mu) ,總麵積達到49萬(wan) 畝(mu) ,混交林占比超過40%,構建起多樹種、多層次、複合式的森林結構,持續提高森林碳匯能力。

  據了解,從(cong) 森林資源現狀出發,塞罕壩機械林場森林經營類型劃分為(wei) 嚴(yan) 格保育公益林、以生態服務為(wei) 主導功能的多功能兼用林和以林產(chan) 品生產(chan) 為(wei) 主導的多功能兼用林三類。其中,保護區核心區嚴(yan) 格保育公益林8.98萬(wan) 畝(mu) ,保護區緩衝(chong) 區和實驗區以生態服務為(wei) 主導功能的多功能兼用林11.99萬(wan) 畝(mu) ,以林產(chan) 品生產(chan) 為(wei) 主導的多功能兼用林91.2萬(wan) 畝(mu) 。

  按照因林施策、科學經營的原則,對於(yu) 保護區核心區內(nei) 的嚴(yan) 格保育公益林,暫緩混交營造;對於(yu) 保護區實驗區和緩衝(chong) 區的人工林實施生態撫育作業(ye) ,降低林分密度,改善動物棲息地環境和可通過性;對於(yu) 保護區外的多功能森林實施人工林冠下造林等措施調整林齡結構和樹種組成,提高森林生物多樣性,增加森林生態係統的穩定性,確保塞罕壩森林資源健康、可持續發展。(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