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約定的午餐土雞火鍋變蛋黃派 “低價×日遊”都有哪些坑

發布時間:2023-05-04 11:09:00來源: 法治日報

  約定的午餐土雞火鍋變成了蛋黃派

  記者調查“低價(jia) ×日遊”都有哪些“坑”

  調查動機

  近日,來自東(dong) 北的遊客林先生向記者反映,自己4月16日到雲(yun) 南麗(li) 江旅遊,遭遇“低價(jia) 一日遊”的坑——頁麵上顯示提供的“便攜式氧氣瓶”得自己出錢買(mai) ,在導遊不停推銷下購買(mai) 了好幾瓶(60元一瓶);本應提供的午餐“土雞火鍋”變成了蛋黃派;被導遊催促買(mai) 幡旗、坐電瓶車等,不買(mai) 導遊就給臉色看……

  近段時間以來,旅遊熱逐漸升溫。人們(men) 出行旅遊,價(jia) 格是最受關(guan) 注的因素之一,一些旅行社也順勢推出了“低價(jia) ×日遊”產(chan) 品。但在低價(jia) 遊過程中,各種糾紛不斷。

  “低價(jia) ×日遊”可能存在哪些坑?如何解決(jue) ?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 本報記者 張守坤

  “你看看,上麵明明寫(xie) 著,298元包括景區門票、索道、便攜式氧氣瓶、土雞火鍋等,但實際上除了門票、索道,其他的要麽(me) 沒有,要麽(me) 簡化了。導遊還不停地給我們(men) 推銷商品,不買(mai) 就甩臉子。”遊客林先生近日對《法治日報》記者如是說。

  記者看到,林先生是從(cong) 網上買(mai) 的“一日遊”,原價(jia) 535元,折扣價(jia) 298元,上麵標明“景區進山門票+索道票+便攜式氧氣瓶+防寒服租借+來回接送”。套票詳情中還寫(xie) 著,提供土雞火鍋、礦泉水等。

  林先生算了一下,自己買(mai) 景區門票和索道票以及打車去景區,也要花260元左右。298元確實很劃算,但沒想到服務縮水嚴(yan) 重、一路推銷商品,而且旅遊團人數多、導遊管理能力差,等人齊了坐索道,光等集合就等了1個(ge) 多小時,玩得很不愉快。

  類似的糟心事,不止林先生一人遇到過。

  4月10日,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發布的《關(guan) 於(yu) 進一步規範旅遊市場秩序的通知》提出,嚴(yan) 厲打擊“不合理低價(jia) 遊”等市場亂(luan) 象。目前,旅遊市場整體(ti) 運行平穩有序,逐步呈現複蘇發展的良好勢頭。但“不合理低價(jia) 遊”、導遊辱罵遊客、強迫購物等現象有所抬頭,嚴(yan) 重幹擾正常市場秩序,嚴(yan) 重影響旅遊業(ye) 整體(ti) 形象。在旅遊市場恢複發展的關(guan) 鍵時期,亟須加強市場秩序綜合治理,保障遊客合法權益,有效增強市場預期。

  接受記者采訪的專(zhuan) 家認為(wei) ,主管部門應該進一步規範旅行社管理,嚴(yan) 懲旅行社的違規行為(wei) ,盡快出台關(guan) 於(yu) “低價(jia) ×日遊”的相關(guan) 管理細則。除了遏製不合理低價(jia) 遊之外,相關(guan) 部門還應積極作為(wei) ,滿足遊客“低價(jia) 高品質”出行的願望。

  是否包含往返時間

  旅行社應明確告知

  前不久,遊客賴先生在網上分享了自己的一段旅遊經曆,在低價(jia) 購買(mai) 了某旅行社一款“廈門五日遊”產(chan) 品後,結果發現真正遊的時間不到4天。

  賴先生與(yu) 旅行社簽訂的合同顯示,在行程開始前3日至1日,解除合同退團的遊客會(hui) 被旅行社扣除旅遊費用40%的違約金。但合同裏對於(yu) 2月20日出發的準確時間並沒有明確說明,係簽訂合同之後才告知賴先生,航班時間是2月20日晚,到達廈門的時間是2月21日淩晨1點。

  賴先生告訴記者,前兩(liang) 天是跟著導遊,根據出發前的行程單去各個(ge) 景點遊玩,第3天自由活動,而第4天原本計劃下午4點40分從(cong) 廈門返程,結果臨(lin) 時又提前到了下午一點返程,所以總的旅遊時間也就4天不到,比旅行社宣稱的5日遊少了1天多。

  對此,旅行社回複,“×日遊”默認含往返時間,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但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很多旅行社的宣傳(chuan) 和合同當中並未表明此內(nei) 容,或者根本沒有簽訂合同,在遊客交錢後才告知具體(ti) 的旅行安排。

  “×日遊”是否該包含往返時間?

  對此,呼倫(lun) 貝爾學院教師張婧認為(wei) ,“×日遊”是可以包含往返時間的,但旅行社應該明確提示消費者。遊客作為(wei) 消費者享有知情權,民法典明確規定了民事主體(ti) 從(cong) 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公平、誠信的原則,而知情是保證公平、自願的前提。

  “旅行社和旅遊者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旅行社作為(wei) 旅遊服務的專(zhuan) 業(ye) 提供者,無論從(cong) 專(zhuan) 業(ye) 或者從(cong) 對其提供的旅遊產(chan) 品的熟悉程度來說,都更具有信息優(you) 勢,相對來說,遊客作為(wei) 消費者處於(yu) 弱勢地位。為(wei) 了保證信息上的公平,旅行社有義(yi) 務提前告知。此外,旅行社在與(yu) 消費者簽訂合同時,為(wei) 了便利,往往會(hui) 使用格式條款。而旅行社作為(wei) 格式條款的提供方,相對來說處於(yu) 強勢地位,多數情況下,‘×日遊’含往返時間對於(yu) 消費者來說屬於(yu) 不利條款,對消費者來說有重大利害關(guan) 係,所以必須在合同中明確提示。”張婧說。

  此外,記者發現,很多“低價(jia) ×日遊”中保證的“高質量服務”,往往成為(wei) 空談。

  今年4月初,天津市河東(dong) 區的李先生在某旅行社官網購買(mai) 了價(jia) 格較為(wei) 便宜的婺源兩(liang) 日遊,行程包含婺源江嶺景區,原本定的行程是下午,導遊卻臨(lin) 時改成了上午。景區的檢票口在山頂,李先生到了山下,導遊卻沒有安排接駁車,需要他們(men) 自費包車上山。

  “我是訂的兩(liang) 日遊,而不是請旅行社代訂景區門票,旅行社理應把行程都安排好。如果沒有接駁車可以安排其他地方,或者提前通知團隊一起訂車去景區,而不是態度惡劣地回複,不是給你買(mai) 票了嗎。”李先生告訴記者,他打電話給官方客服反映,但並沒有人幫他解決(jue) 問題。

  為(wei) 了不耽誤行程,他隻能和其他人一起包車上山,結果導遊隻給了一小時遊玩時間,全程就是趕路,什麽(me) 風景都沒來得及看,本來下午6點才結束的行程,提前到4點半就結束了。

  承諾內(nei) 容無法兌(dui) 現

  商家涉嫌虛假宣傳(chuan)

  今年1月,安徽省合肥市的吳先生在某旅行社直播間購買(mai) 了哈爾濱雪鄉(xiang) 行程,盡管合同中有一條明確預約後不可退款,因為(wei) 價(jia) 格特別合適、遊玩品類豐(feng) 富,吳先生還是在購買(mai) 後立刻預約了時間。但當1月下旬來到入住酒店和工作人員簽訂合同時,吳先生才發現有很多內(nei) 容和直播間宣傳(chuan) 以及與(yu) 旅遊管家溝通時完全不一樣。

  “出發前,本來說下單後有管家一對一服務,結果隻是有人加了我微信給我發注意事項。直播時承諾到哈爾濱住的是五星級酒店,而到地方發現屬於(yu) 出行App自行評定的四鑽酒店,並非宣傳(chuan) 的五星級。”吳先生說,不僅(jin) 如此,在去雪鄉(xiang) 遊玩時,旅遊管家一直說就住在雪鄉(xiang) ,實際上住的卻是距離雪鄉(xiang) 幾十公裏外的二浪河,住宿條件很差,而且住宿為(wei) 拚房,不是承諾的單人間。

  “還有,當時承諾的全程包航空座椅小型旅遊車,實際上是大型旅遊車,車內(nei) 汽油味很重,旅遊合同中包含的溫泉沒去成,給出的理由是鍋爐壞了,而這方麵費用也沒退。有一天,午餐一桌13人隻有6個(ge) 菜,合同中寫(xie) 明的是一桌10人至少8菜一湯,到最後一天幹脆午餐都沒了。合同中說隻有兩(liang) 個(ge) 購物店,實際上帶我們(men) 去了4個(ge) 。”吳先生說,如果不是已經到了旅遊地而且沒法退款,他是肯定不會(hui) 選擇去遭罪的。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yu) 資源研究所旅遊研究與(yu) 規劃設計中心總工程師齊曉波認為(wei) ,關(guan) 於(yu) 旅行社多項承諾內(nei) 容無法兌(dui) 現,應當認為(wei) 其存在虛假宣傳(chuan) 和侵權行為(wei) 。如果確實過程中遇到特殊情況,需要臨(lin) 時調整住宿、就餐標準,如低於(yu) 原標準,應退回差價(jia) ;若取消個(ge) 別景點,應提前或及時向遊客說明原因,取得遊客同意,退回景點門票或更換其他相應景點等。

  “如果旅行社存在虛假宣傳(chuan) 的情況,預約後不給消費者退款是不合理的。”張婧說,一方麵,如果已經訂立合同,消費者可以根據旅行社的虛假宣傳(chuan) 行為(wei) 主張違約責任。根據違約程度不同,情節輕微的消費者可以主張違約責任,嚴(yan) 重的可以主張合同無效。另一方麵,誠信公平的原則是貫穿整個(ge) 合同始終的,即使尚在磋商階段,還未訂立合同,旅行社也有誠信的義(yi) 務,如果因為(wei) 欺詐誤導導致消費者信賴利益的損失,消費者可以主張締約過失責任。因此,在商家虛假宣傳(chuan) 時,消費者是有權要求退款的,隻是具體(ti) 的退款額度要視具體(ti) 情況而定。

  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在直播間,很多旅行社承諾的都是“一價(jia) 全含”“低價(jia) 實惠”,其中包括各種費用。但有些遊客在簽訂合同時又被額外收取100元保險費用,盡管合同中明確寫(xie) 的是“建議自行購買(mai) ”,工作人員卻說不買(mai) 不能參加旅遊團。還有些導遊在車上推銷不包含在合同中的自費項目,帶著遊客去往沒在旅程安排上的購物店消費等。

  “無論對消費者還是旅行社來說,雖然意外險都是必要的,但額外收取費用的行為(wei) 並不合理。合同中既然約定了自願購買(mai) ,就應當允許消費者自行作出選擇,而不能進行變相的強製消費。而關(guan) 於(yu) 推銷不包含在合同中的自費項目是否合理,要視具體(ti) 情況而定。如果不存在強製消費,僅(jin) 是提供更多的真實合理的旅遊項目信息給消費者供其自由選擇,則是合理的。而擅自增加購物點的行為(wei) 則是違背了合同約定,屬於(yu) 違約行為(wei) 。”齊曉波說。

  提供虛假宣傳(chuan) 信息

  直播平台應當擔責

  直播平台對這些涉旅遊虛假宣傳(chuan) 的商家是否負有相關(guan) 責任?

  在張婧看來,直播平台應當負責。直播平台在進行宣傳(chuan) 前,有義(yi) 務對旅行社的資信及其提供的旅遊產(chan) 品進行審核。如果直播平台未進行審核,提供虛假宣傳(chuan) 信息,直播平台應當與(yu) 商家一起承擔連帶責任;如果直播平台已經進行了合理的事前調查,但旅行社故意欺騙,直播平台可以先向消費者承擔責任後,再向虛假宣傳(chuan) 的旅行社追責。

  記者發現,“低價(jia) ×日遊”存在的各種問題實際上這些年來一直存在,這些問題為(wei) 何遲遲得不到根治?

  張婧認為(wei) ,旅行社麵對激烈的競爭(zheng) 會(hui) 通過低價(jia) 吸引消費者,再通過“二次消費”彌補低價(jia) 損失。消費者容易被低價(jia) 吸引,部分消費者抱有僥(jiao) 幸心理,認為(wei) 即使低價(jia) 也可以享受高質量服務。同時,監管上難度較大,因為(wei) 旅行行業(ye) 監管不僅(jin) 涉及文旅部門,還涉及市場監管、電信等部門,需要各部門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針對“低價(jia) ×日遊”存在的問題,該如何進行整治解決(jue) ?

  齊曉波認為(wei) ,首先應該從(cong) 源頭上予以打擊和遏製,主管部門應該進一步規範旅行社管理,嚴(yan) 懲旅行社的違規行為(wei) ,盡快出台關(guan) 於(yu) “低價(jia) ×日遊”的相關(guan) 管理細則,一旦發生違法違規行為(wei) ,旅行社組團方、地接方、涉事導遊都必須予以嚴(yan) 厲懲罰,提高犯錯成本,從(cong) 源頭遏製亂(luan) 象頻現。

  齊曉波說:“各級相關(guan) 部門應該予以重視,建立一套有效、及時的行政救助和司法救助體(ti) 係,為(wei) 遊客提供方便及時的維權投訴途徑,並及時獲得旅遊行政主管部門的幫助,產(chan) 生問題能及時予以處理,並給予嚴(yan) 懲,斬斷不合規、不合理‘低價(jia) ×日遊’的利益鏈。”

  在張婧看來,從(cong) 旅行社的角度來說,可以創新文化旅遊項目,以更個(ge) 性化和多元化的服務吸引遊客,通過增強遊客體(ti) 驗性和高質量的服務增強在旅遊市場上的競爭(zheng) 力;對於(yu) 惡意競爭(zheng) 的其他旅行社也應當發揮自己的監督作用,及時向有關(guan) 部門報告,共同維護旅遊市場的正常秩序。

  “從(cong) 消費者角度而言,消費者應當主動學習(xi) 和了解不合理低價(jia) 旅遊團的危害,自覺抵製不合理的低價(jia) 團。在合法權益遭到損害的時候,先保護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並留好證據,及時向警方或者相關(guan) 部門求助維權。”張婧說。

  接受采訪的專(zhuan) 家認為(wei) ,除了遏製不合理低價(jia) 遊之外,相關(guan) 部門還應積極作為(wei) ,滿足遊客“低價(jia) 高品質”出行的願望。

  “政府、有關(guan) 媒體(ti) 應當加強宣傳(chuan) 引導,不合理低價(jia) 團中,中老年人占比較多,社區的宣傳(chuan) 教育尤為(wei) 重要。學校應當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向學生廣泛宣傳(chuan) 不合理低價(jia) 旅遊團的危害,一方麵可以幫助學生樹立關(guan) 於(yu) 旅遊消費的正確觀念,另一方麵學生也可以影響自己的家人。高校和科研機構應當積極參與(yu) 文化旅遊創新項目的研究工作,與(yu) 旅遊企業(ye) 共同合作,設計豐(feng) 富多彩的旅遊項目,提供更多元化、智慧化的旅遊項目。”張婧說。(法治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