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養老服務業應如何創新發展?專家們這樣說

發布時間:2023-05-08 14:2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5月8日電(中新財經 左雨晴)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2.64億(yi) ,占18.7%;65歲及以上人口1.9億(yi) ,占13.5%。這意味著,我國已進入須全麵加快發展養(yang) 老服務業(ye) 的窗口期。

  2023年5月5日,第九屆中國國際養(yang) 老服務業(ye) 博覽會(hui) 開幕式暨“第九屆中國國際養(yang) 老服務業(ye) 發展論壇”在北京國家會(hui) 議中心舉(ju) 行。會(hui) 上與(yu) 會(hui) 嘉賓分享了國際、國內(nei) 養(yang) 老服務創新成果,探討推動養(yang) 老服務業(ye) 創新發展之策。

  “發展養(yang) 老服務的前提,是要真正了解並尊重老年人的意願。”中國社會(hui) 保障學會(hui) 會(hui) 長鄭功成在論壇上如是說。

  “一方麵,傳(chuan) 統的家庭養(yang) 老之老路難以為(wei) 繼;另一方麵,歐美式機構養(yang) 老之路也難以成功。”鄭功成認為(wei) ,中國必須創新發展模式和運行機製,走出適合國情的養(yang) 老服務發展新路。

  那麽(me) ,中國養(yang) 老服務應如何發展?

  “老年人需要的多樣化、個(ge) 性化、高品質養(yang) 老服務更多需要依靠產(chan) 業(ye) 。”全國老齡辦原副主任、複旦大學老齡研究院副院長吳玉韶表示,養(yang) 老服務不隻是消極養(yang) 老而是積極享老,新時代新養(yang) 老要由生活必需型向享受型、發展型、參與(yu) 型轉變。

  “要樹立全齡型、大整合、大服務、大社區理念,以社區服務覆蓋養(yang) 老服務;要整合社區內(nei) 機關(guan) 單位、物業(ye) 、家政、商業(ye) 的各類資源,實現共享發展。有醫養(yang) 結合,也可以有商養(yang) 結合、物養(yang) 結合等,打造‘社區養(yang) 老生活共同體(ti) ’。”他說。

  吳玉韶指出,新養(yang) 老服務要以促進老年人全麵發展為(wei) 根本目標,老年人不隻是被動接受服務的客體(ti) 也是主動提供服務的主體(ti) 。“老年人之間心靈距離最短,在提供精神關(guan) 愛非常規、臨(lin) 時性服務方麵具有獨特優(you) 勢,建立‘時間銀行’,開展互助養(yang) 老服務,充分發揮老年人的價(jia) 值和作用,這是積極老齡觀的應有之義(yi) 。”

  近年來,我國多省市在養(yang) 老服務上也積極“出招”。

  據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郭漢橋介紹,2022年10月以來,北京市針對全市99%的老年人在家養(yang) 老、91%重度失能失智等重點服務對象選擇居家養(yang) 老的實際情況,按照“培育一類主體(ti) 、構建兩(liang) 種模式、實現全麵覆蓋”的總體(ti) 思路,開展創新居家養(yang) 老服務模式試點。

  全麵加強基本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北京市大力推動公辦養(yang) 老機構服務提質增效,確保“兜住底、兜準底、兜好底”的基礎上,支持國企等多元市場主體(ti) 聚焦居家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剛性服務需求,積極打造覆蓋“床、護、助、餐、醫、康”的全鏈條、全周期、全要素的居家普惠養(yang) 老服務供給體(ti) 係,以社會(hui) 化、市場化方式從(cong) 根本上係統破解大城市養(yang) 老難題,推動形成以事業(ye) 帶動產(chan) 業(ye) 、以產(chan) 業(ye) 支撐事業(ye) 、事業(ye) 和產(chan) 業(ye) 協同發展的工作格局。

  上海市民政局二級巡視員陳躍斌表示,近十年來,上海養(yang) 老服務工作注重政社互動機製,不斷完善基本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加快普惠型養(yang) 老服務發展;注重整合照護模式,創新社區嵌入式養(yang) 老,深化發展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yang) 康養(yang) 結合的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注重聚焦剛性需求,在不斷完善失能老年人照護服務的基礎上,探索構建老年認知障礙照護服務體(ti) 係;注重多元籌資保障,通過補需方和補供方相結合的方式支撐養(yang) 老服務發展;注重綜合監管,通過科學評價(jia) 、信用管理、標準引領、智慧監管等手段,促進養(yang) 老服務健康發展。(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