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致敬暴雨中乘風破浪的逆行者”

發布時間:2023-05-12 11:09: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日前,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蘆村鎮湖塘村,雨水裹挾著樹枝等雜物,堵塞白毛坑水庫溢洪道,水庫泄洪受到影響。水庫安全管理員黃波冒雨清理,不到1小時,疏通了溢洪道。

  近日,南方多地遭遇強降雨,防汛進入關(guan) 鍵階段,全國正從(cong) 南到北陸續入汛,有關(guan) 部門加強隱患排查,並運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讓防汛手段更加多元。暴雨中,一次次緊急救援的行動令網友感動,他們(men) 紛紛表示:“致敬那些暴雨中乘風破浪的逆行者,謝謝你們(men) ,為(wei) 生命爭(zheng) 分奪秒!”

  南方全麵入汛

  國家防總辦公室、應急管理部最新防汛調度顯示,目前,我國南方已全麵入汛,本輪降雨覆蓋範圍廣、強度大,局地發生較重汛情災情險情,接下來,強降雨可能持續多發,江河底水會(hui) 繼續上漲,防汛形勢進一步趨緊。會(hui) 商要求,各地全麵進入應急狀態,超前安排部署,全麵防範洪澇風險。

  “從(cong) 總體(ti) 看,江河汛情平穩。從(cong) 局部看,南方部分地區發生暴雨洪水。”在人民日報客戶端刊發的報道中,水利部水旱災害防禦司司長姚文廣介紹,5月5日以來,我國江南大部、華南北部、西南東(dong) 北部等地出現強降雨,累積最大點雨量出現在江西省撫州市黎川縣的三源村。

  據新華社報道,水利部5月9日消息顯示,自5月5日以來,受強降雨影響,我國南方地區22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3條河流超保、2條中小河流發生有實測記錄以來最大洪水。

  水利部發布的汛情通報稱,我國3月24日入汛以來,江河汛情總體(ti) 平穩,南方部分地區發生暴雨洪水,汛情主要有三個(ge) 特點:一是降水量總體(ti) 略偏多。西北東(dong) 部、華北大部、黃淮、江淮北部及湖北東(dong) 北部等地偏多5成至2倍。二是大江大河當前水位總體(ti) 偏低。三是部分中小河流超警。局地強降雨造成江西、湖南、福建、浙江、廣東(dong) 、廣西等6省(自治區)50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

  針對近期南方地區的暴雨洪水,水利部密切監視雨水情變化,加強監測預報預警,滾動會(hui) 商研判,以“一省一單”形式向預報降雨較大的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廣東(dong) 、廣西、四川等地發出通知,部署做好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災害防禦、水庫安全度汛、堤防巡查防守等工作。特別是江西等地發生暴雨洪水和突發險情,水利部及時派出工作組赴現場指導暴雨洪水防範應對、水工程調度和險情處置工作。

  各地緊急救援

  麵對暴雨洪水,各地緊急展開救援,轉移被困群眾(zhong) 、運送物資、加固堤壩,齊心協力保障安全。

  5月7日,隨著多輛作業(ye) 機械將最後一車土石塊倒入決(jue) 口處,江西省豐(feng) 城市京九線鐵路橋下清豐(feng) 堤潰口順利封堵。在搶險人員連續奮戰29小時後,潰口成功合龍。據新華社報道,5月6日7時許,受強降雨影響,江西省豐(feng) 城市境內(nei) 清豐(feng) 堤遇漫堤險情後潰口,潰口長度迅速擴大,附近村莊群眾(zhong) 被困。

  險情發生後,宜春市、豐(feng) 城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同時啟動防汛三級應急響應,迅速組織應急、公安、消防及鄉(xiang) 鎮救援隊伍、民兵開展搶險救援。根據防汛形勢和《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國家防總於(yu) 5月6日15時啟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派出工作組、專(zhuan) 家組趕赴清豐(feng) 堤潰口現場指導搶險救援。

  據介紹,目前受淹的1000畝(mu) 農(nong) 田和4個(ge) 受災村莊的水位均已全部消退,村莊地麵完成消殺工作,被轉移和安置的群眾(zhong) 已全部安全回到家中。京九鐵路線安全運行。

  5月5日14時23分,江西省吉安市新幹縣金川鎮建材市場受強降雨影響,導致部分路段被淹沒,有3名群眾(zhong) 被困在雜貨店。據“江西發布”百家號報道,新幹縣消防救援大隊聞警即動,調派消防救援力量火速趕赴現場施救。14時33分,消防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後發現,該路段積水嚴(yan) 重,積水最深處已沒過大腿,消防車無法駛入,隻能徒步搜尋被困人員。很快,消防救援人員在一家雜貨鋪內(nei) 找到被困群眾(zhong) ,立即將他們(men) 轉移到安全地帶。

  近日,在江西省資溪縣三江村,由於(yu) 遭遇暴雨,河水迅速上漲,有村民被困孤島。現場地形複雜、水流湍急,救援難度較大。危急時刻,救援人員在河麵架起繩索,將自己“投送”至被困者身旁,將其救上岸。該視頻在人民日報客戶端等播出後,網友紛紛點讚,網友“祥和一家”留言說:“致敬!臨(lin) 危不懼的消防員,辛苦了!危急時刻顯身手。”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近日,在福建寧德,一小車司機因路況不熟,加上降雨天道路濕滑,在駕車轉彎時不慎翻入河中。司機被困在河中的一棵樹上。現場水流湍急,水深4米左右。被困人員所在的樹,距離岸邊3米左右,無法自行涉水通過。消防救援人員隨即采用架設二節拉梯的方法,成功將被困人員救回岸邊。所幸被困人員無大礙。

  在湖南,由於(yu) 出現大到暴雨天氣,部分地區河流水位暴漲,有的地區還出現了山體(ti) 滑坡、泥石流等情況。5月6日淩晨2時起,衡陽市衡山縣境內(nei) 突降暴雨,多處地質災害點出現山體(ti) 滑坡,一戶居民家的房屋牆體(ti) 受損。目前,當地已將這戶居民轉移到安全地帶。在湖南郴州市汝城縣,5月6日的短時強降雨導致城區的城關(guan) 河水位暴漲,附近的低窪處因漫灌出現嚴(yan) 重積水,不少人因此被困,消防接警後,逐一將被困人員轉移到安全區域。

  5月7日,廣東(dong) 陽江出現大風強降雨天氣,在陽江市江城區環園路,一棵大樹倒伏,砸到了旁邊的一輛白色轎車,2名大人和1名孩子被困車中。消防人員用切割工具,對樹枝進行切割。經過約10分鍾的處置,3名被困人員被救出,轉移至安全地帶。

  對於(yu) 汛情,網友“文富”留言說:“密切關(guan) 注水情雨情動態。”網友“如意”認為(wei) :“大家齊心協力,一定能戰勝洪災。”網友“小康”留言提醒:“注意安全,做好防範。”網友“菲妮”留言表示,“希望大家都要平平安安的。”

  防汛更加智慧

  數字賦能江河,防汛更加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讓防汛手段更加多元。據人民日報客戶端報道,技防+人防,人力、腦力、算力齊發力,鍛造環環相扣的“防汛鏈”。水利部督促各地嚴(yan) 格落實防汛抗旱責任製,築牢無形堤壩。

  “自然淮河‘裝進’計算機裏,現實的水情汛情變化,可同步在數字孿生淮河上,實時模擬、同步推演。”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hui) 水文局水情氣象處處長王凱介紹,利用三維激光雷達和衛星遙感等,收集自然地理、地形地貌、雨情水情等數據,構建優(you) 化水文模型、水動力學模型和調度模型,讓自然流淌的淮河躍然網上。

  百裏之外的河麵、水閘等清晰顯示在大屏幕上,水位、水量等信息實時更新,一套套調度方案不斷優(you) 化……“兩(liang) 條淮河”,讓防汛更高效。“淮河流域河勢水勢複雜,據預測,今年主汛期流域氣候狀況為(wei) 一般到偏差。我們(men) 著力推進數字孿生淮河建設,提高預測預報和洪水調度智能化水平。”王凱說。

  數字賦能,治河更“智”河。水利部統籌建設數字孿生流域、數字孿生水網、數字孿生工程,推進水工程防災聯合調度等流域防洪應用係統建設,加快實現大江大河重點防洪區域和抗旱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功能。

  中國科技網刊發的報道指出,各水閘好比防汛環節的“手腳”,需要精確執行各種調度指令。指令要想執行得準,就要通過巡檢、維修保證閘門、啟閉機、鋼絲(si) 繩等設備能夠正常運行。在江蘇省二河閘管理所,該所所長韓春橋展示了一個(ge) 15厘米見方、比鞋盒還小的機器人。“這就是我們(men) 最新引進的鋼絲(si) 繩智能探傷(shang) 機器人。”在二河閘啟閉機房,人們(men) 見到了這種機器人的檢測對象——數組六七十米長、比兩(liang) 根手指還要粗的鋼絲(si) 繩。它的一頭連接在啟閉機上,另一頭連接在閘門上。

  “以往,工人需要從(cong) 啟閉機房吊著繩索滑下,用觸摸的方式檢測鋼絲(si) 繩是否有破損。這種方式費時費力,且無法觀測到鋼絲(si) 繩內(nei) 部斷絲(si) 、損壞等情況。”韓春橋說,“這種機器人可通過內(nei) 置的8個(ge) GMI磁場探測器自動沿鋼絲(si) 繩移動並進行檢測,相當於(yu) 給鋼絲(si) 繩做了個(ge) ‘全身CT’。操作人員可根據電腦監控軟件上實時顯示的波形判斷出鋼絲(si) 繩是否出現異常,以及異常發生的位置。”

  為(wei) 全力築牢水庫防汛“安全堤”,據人民網報道,自4月中旬以來,四川省綿竹市水利局積極開展隱患排查,加強水庫監督管理,嚴(yan) 格執行巡查值守製度。在綿竹市水利局視頻監控中心,工作人員正在電腦前,用山洪預警係統觀察各條河流的水位情況。各鎮監測點的降雨量、河道的水情被實時記錄,顯示在大屏幕上,一旦超過設定的安全範圍,係統便會(hui) 自動發送預警信息。

  責任層層落實。四川將全省2.5萬(wan) 多個(ge) 山洪災害危險區按4個(ge) 等級實行分區分級管理,落實搶險隊伍8300餘(yu) 支。湖北省將主要江河湖庫、蓄滯洪區650多名防汛行政責任人公示到位,各級山洪災害防禦責任人已全部更新。

  為(wei) 全力做好暴雨洪水防禦,網友“樹源”建議:“加強措施,補齊短板;未雨綢繆,防患未然!”網友“歲月靜好”留言說:“全麵排查汛前隱患,全力築牢防汛‘安全網’。”

  葉曉楠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