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財政收入增幅普遍回升
近期,各地陸續公布一季度財政收支“賬本”,絕大多數省份實現收入正增長。其中,河南、寧夏收入增速超10%,四川、甘肅超9%,江蘇、浙江、安徽、遼寧等超7%。各地支出普遍保持較高強度,四川、湖北、甘肅等地支出增速甚至超過15%。收支情況反映地方財政怎樣的運行態勢,下一步又該從(cong) 何處發力?經濟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多位財政領域專(zhuan) 家。
收入普遍回升
財政部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各地收入增幅呈普遍回升態勢。東(dong) 部、中部、西部、東(dong) 北地區收入增幅分別為(wei) 4.3%、5.8%、5.3%、9%,累計增幅分別比1月至2月回升2.9個(ge) 、2.8個(ge) 、2.9個(ge) 、6.1個(ge) 百分點。專(zhuan) 家普遍認為(wei) ,一季度全國範圍的財政收入增長態勢得到進一步確立和鞏固。
“一季度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5%的增速與(yu) 正在企穩回升的經濟基本麵相適應,展現出經濟回暖勢頭。同時,5%的較快增速也反映出地方加大財政收入組織力度的決(jue) 心和行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馮(feng) 俏彬告訴記者,從(cong) 稅收收入方麵看,多地一季度增值稅、企業(ye) 所得稅增長較快,反映市場活力加速恢複、企業(ye) 發展向好。
作為(wei) 我國第一大稅種,增值稅在各地一季度財政“賬本”上表現突出。比如江蘇一季度增值稅收入1260億(yi) 元,增長32.8%;雲(yun) 南一季度增值稅收入166.2億(yi) 元,增長14.3%。“各地增值稅普遍維持增長態勢,一方麵反映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狀況在逐步好轉,另一方麵也體(ti) 現了上年製造業(ye) 中小微企業(ye) 緩繳增值稅收入回補效應。”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汪德華表示。
相比之下,一些地方一季度企業(ye) 所得稅增速較低甚至負增長。比如,湖北一季度企業(ye) 所得稅(地方分成部分)110億(yi) 元,同比下降13.1%。陝西一季度企業(ye) 所得稅下降4.05%。“這主要是受去年四季度疫情影響,企業(ye) 盈利不佳導致預繳收入下降。”汪德華分析。
財政收入回升除了基本麵支撐外,也離不開各地主動作為(wei) 。麵對年初剛性支付壓力,各地普遍通過加強財政資源統籌、進一步盤活資產(chan) 等方式深挖增收潛力。比如,福建通過積極盤活國有資源(資產(chan) )入庫,一季度國有資源(資產(chan) )有償(chang) 使用收入308.84億(yi) 元,增長62.6%。吉林一季度國有資源(資產(chan) )有償(chang) 使用收入31億(yi) 元,同比增加8.5億(yi) 元,增長37.6%。山西通過挖潛補缺拉動一季度非稅收入增長40.4%,增收73.3億(yi) 元。“地方政府通過盤活資產(chan) 增加非稅收入等措施,積極籌措資金,確保了財政支出進度不受影響。”汪德華表示。
專(zhuan) 家普遍認為(wei) ,雖然一季度財政收入形勢好轉,但依然麵臨(lin) 壓力和挑戰。“一些地方除了增值稅、企業(ye) 所得稅增長外,其他稅種收入增長緩慢甚至下降,非稅收入增速明顯快於(yu) 稅收收入,這也反映了經濟恢複基礎尚不牢固,在穩增長穩經濟上還需繼續努力。”馮(feng) 俏彬表示。
一季度,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收入9920億(yi) 元,同比下降23.6%,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8728億(yi) 元,同比下降27%。“可見,一季度以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為(wei) 主體(ti) 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壓力較大。”汪德華認為(wei) 。
中央財經大學財稅學院教授白彥鋒表示:“隨著經濟的持續恢複和房地產(chan) 二級市場逐漸回暖、房地產(chan) 業(ye) 發展新模式逐漸形成,地方財政可持續運行狀況有望得到改善。”
支出加強保障
一季度,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0675億(yi) 元,同比增長6.9%。各地普遍在基本民生、教育、科技等重點領域保持較高支出強度。比如,湖北一季度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555億(yi) 元,增長15.2%,其中社會(hui) 保障和就業(ye) 支出增長25.7%。陝西一季度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762.95億(yi) 元,增長7.89%,其中科學技術支出增長125.63%。“各地財政支出繼續保持較快增長,衛生、社保、科技和農(nong) 林水支出增速加快,財政公共服務和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吉林省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張依群表示。
一季度,衛生健康領域是不少地方的支出大頭。比如,北京一季度衛生健康支出247.1億(yi) 元,增長23.6%。據北京市財政局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主要用於(yu) 支持落實國家疫情防控轉段各項措施,集中清算上年疫情防控相關(guan) 資金,持續完善衛生健康服務體(ti) 係。此外,社會(hui) 保障和就業(ye) 支出普遍增長較快。比如,浙江一季度社會(hui) 保障和就業(ye) 支出543.63億(yi) 元,增長9.4%;甘肅一季度社會(hui) 保障和就業(ye) 支出295.9億(yi) 元,增長20%。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地方一季度科技支出高速增長。比如,河南一季度科技支出增長84.4%;吉林一季度科學技術支出7.6億(yi) 元,同比增加6.5億(yi) 元,增長5.5倍,主要支持技術創新、科技重大項目等增加的支出。專(zhuan) 家認為(wei) ,各地科技支出的快速增長體(ti) 現了發展理念的轉變,反映地方政府更加重視科技創新,加速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模式從(cong) 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
為(wei) 了將寶貴的財政資金更好地花在“刀刃”上,各地加大創新探索,多措並舉(ju) 提升支出質效。比如,上海進一步發揮預算績效管理在優(you) 化財政支出結構、提升公共服務質量等方麵的重要作用,啟動實施2023年市級財政評價(jia) 工作,涉及30項工作任務,資金規模較上一年增長近76%。
發揮財政資金直達機製作用也是一個(ge) 重要抓手。安徽建立了省級直達資金項目清單管理機製,一季度全省直達資金累計支出650.3億(yi) 元,支出進度45.7%,高於(yu) 序時進度20.7個(ge) 百分點,更好支持全省重大戰略任務、保障市縣財政運轉和落實惠企利民政策。
“總體(ti) 來看,一季度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較快增長,反映各地有力落實積極財政政策,保持較高支出強度,有效助力經濟恢複。”在充分肯定一季度地方財政支出表現的同時,馮(feng) 俏彬也提出,與(yu) 衛健、社會(hui) 保障等民生支出相比,一些地方基礎設施建設等投資類相關(guan) 支出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財政支出對於(yu) 穩投資穩預期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各地要進一步挑起大梁,持續優(you) 化支出結構,加大投入保障,進一步推動經濟持續向好。”馮(feng) 俏彬說。
仍需係統發力
“從(cong) ‘五一’假期旅遊業(ye) 的複蘇態勢來看,經濟增長預期改善有望維持樂(le) 觀。隨著國家各項穩增長宏觀經濟政策有效落地和實體(ti) 經濟加快複蘇,地方財政平穩運轉將獲得更有力支撐。”汪德華表示。
專(zhuan) 家認為(wei) ,進一步推動地方財政平穩良好運行,還需發揮係統合力,著力攻克難點堵點,實現經濟和財政良性循環。“從(cong) 一季度各地財政收入結構上看,稅收收入占比相對穩定,但一些地方稅收收入和非稅收入增速形成較大反差,消費稅、印花稅、車購稅、資源稅收入下降幅度較大。”張依群認為(wei) ,這說明財政收入總量和質量隨著經濟恢複有待進一步提高。
“下一步,各地還需著力解決(jue) 預期、收入、就業(ye) 等影響經濟恢複發展的關(guan) 鍵問題,進一步夯實財政平穩運行基礎,同時也要繼續有力有效落實好積極財政政策,推動實現經濟和財政良性互動。”馮(feng) 俏彬說。
今年以來,各地財政部門與(yu) 其他部門進一步加強協同聯動,拿出更多真招實招,發揮財政資金引導撬動作用,把穩預期落到實處。比如,重慶今年進一步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作用,力爭(zheng) 全年新增小微企業(ye) 和“三農(nong) ”主體(ti) 融資擔保業(ye) 務規模超過250億(yi) 元。寧波積極推進農(nong) 業(ye) 信貸擔保工作,持續放大財政金融協同支農(nong) 效應,截至3月底農(nong) 擔公司累計擔保規模已突破37億(yi) 元,放大政策效用超過18倍。
政府采購進一步向中小微企業(ye) 傾(qing) 斜,給市場注入更多信心。比如,廣西今年繼續對中小微企業(ye) 實行政府采購“優(you) 先”、預算預留“加額”、采購資金“快付”等措施,一季度全區政府采購授予中小微企業(ye) 合同金額158.61億(yi) 元,占全區政府采購金額的85.85%,進一步激發了市場主體(ti) 活力。四川財政部門專(zhuan) 門發文,要求省級采購單位按規定公開本部門上年度麵向中小企業(ye) 預留項目執行情況,同時綜合運用預留采購份額和價(jia) 格評審優(you) 惠等措施,進一步提高政府采購授予中小企業(ye) 合同份額。
各地也靠前發力,加速釋放專(zhuan) 項債(zhai) 帶動作用。3月24日,湖南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招標發行2023年新增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108.75億(yi) 元,總投標量2347.10億(yi) 元,全場認購倍數21.58倍。此次發行的90個(ge) 專(zhuan) 項債(zhai) 券項目,預計拉動項目總投資462.30億(yi) 元。2023年,財政部提前下達福建省新增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務限額933億(yi) 元,一季度福建已發行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券資金914億(yi) 元,優(you) 先支持在建和成熟度高的項目。
堅持“過緊日子”也是專(zhuan) 家們(men) 的共同觀點。“盡管各地財政運行更趨平穩,收入持續回升,各地還是要繼續嚴(yan) 格落實‘過緊日子’的要求,嚴(yan) 把支出關(guan) 口,充分發揮積極財政有保有壓有效的調節作用,切實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張依群表示。
董碧娟(來源:經濟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