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營養角度解釋補氣血?
平時總有不少阿姨、大姐谘詢“氣血不足”的問題,大夫總是讓患者補氣血,但因為(wei) 概念太抽象又不知道具體(ti) 該怎麽(me) 做。今天就大家關(guan) 心的“補氣血”問題,好好聊一聊,尤其是從(cong) 營養(yang) 的角度,來解釋到底什麽(me) 是氣、什麽(me) 是血。
“氣”是三大產(chan) 能營養(yang) 素 “血”是各種微量元素
“氣和血”都是構成人體(ti) 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氣和血”之間是可以互相轉化的。簡單地理解,就是氣是能量,血是物質。也就是說,“氣”是三大產(chan) 能營養(yang) 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血”是各種微量元素,比如各種維生素、礦物質。
比如現在有的年輕人去健身,會(hui) 吃蛋白質粉要增加肌肉,但是如果他們(men) 的飲食中B族維生素的含量比較低的話,一般生成肌肉的效果就會(hui) 差一些;如果蛋白質粉吃多了,可能還會(hui) 有肝腎負擔。再說說大家最熟悉的維生素D,目前大家已經都知道不僅(jin) 要多曬太陽,還要額外補充維生素D,因為(wei) 它不僅(jin) 對骨骼健康有幫助,而且還對預防阿爾茨海默症、預防呼吸係統的疾病等有所幫助。
但其實中醫裏的含義(yi) 比這個(ge) 簡單理解要深,因為(wei) “氣血”的含義(yi) 還會(hui) 包含人體(ti) 五髒六腑的功能,以及經絡的運行、氣機的升降等。
比如,我們(men) 看“氣”,有六種生理功能:
推動作用,其實就是包含了人體(ti) 的基礎代謝、蛋白質的生理功能。
溫煦作用,就包含了脂肪可以保溫的生理功能,同時也包含了人體(ti) 的基礎體(ti) 溫。
防禦作用,包含我們(men) 常說的免疫力的問題和身體(ti) 自我修複的問題。
固攝作用,包含了人體(ti) 中的各種平衡,比如鉀鈉平衡、酸堿平衡、自主神經和非自主神經與(yu) 肌肉運動之間的平衡等。
氣化作用,考慮到人體(ti) 的自我調節與(yu) 環境的適應,這就包含了人體(ti) 對於(yu) 基礎代謝隨著溫度會(hui) 改變的問題,那麽(me) 不同季節隨著環境變化全天能量攝入就會(hui) 適當調整。
營養(yang) 作用,是維持人體(ti) 生命活動、各個(ge) 髒腑器官正常形態和功能的。
至於(yu) “血”,在中醫有兩(liang) 個(ge) 生理功能:神誌活動和濡養(yang) 全身。首先看一個(ge) 人的氣血是不是足,一定會(hui) 看看這個(ge) 人是不是麵色紅潤,假如這個(ge) 人貧血,那麽(me) 他的麵色與(yu) “白裏透紅”就有距離。
營養(yang) 學角度的貧血跟中醫“氣血”的關(guan) 係是什麽(me) ?
還有中老年朋友會(hui) 問我,能不能再說說貧血跟氣血有什麽(me) 關(guan) 係?它們(men) 一樣嗎?
貧血如果從(cong) 營養(yang) 學角度可以理解為(wei) 是一種營養(yang) 缺乏病。
它的表現形式也是比較明顯的。比如缺鐵性貧血嚴(yan) 重的時候,就會(hui) 伴隨中醫說的神誌問題,性格上會(hui) 比較沉默、對人對事較為(wei) 冷淡,如果是孩子貧血,還會(hui) 有讀寫(xie) 障礙。
如果從(cong) 中醫角度來說,就可以理解為(wei) 氣血不足,尤其是血虛偏多,這個(ge) 時候更多的就是要去關(guan) 注一些微量元素。
我們(men) 用營養(yang) 學的角度來看,如果一個(ge) 人貧血會(hui) 有哪些物質比較缺乏?鐵是大家第一想到的,其實還有鋅、維生素B6、維生素B12、葉酸,此外還要有蛋白質。
所以,如果沒有食物禁忌,一般會(hui) 建議吃一些動物肝髒、動物血還有紅色的瘦肉,這些食物都是富含鐵、鋅、優(you) 質蛋白的,同時裏麵含有的鐵會(hui) 是血紅素鐵,非常利於(yu) 人體(ti) 吸收,都能幫助我們(men) 去改善貧血。維生素B6、維生素B12缺乏也會(hui) 造成很嚴(yan) 重的貧血,因此我們(men) 要吃全穀物增加它們(men) 的食物來源。
當然,我們(men) 還需要有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這樣才能幫助主食、蔬菜、水果裏的不容易被人體(ti) 吸收的三價(jia) 鐵轉化為(wei) 二價(jia) 鐵,更好地吸收。蛋白質是人體(ti) 中不能缺少的營養(yang) 素,很多微量元素的吸收需要有蛋白質的配合才能完成主動轉運,打個(ge) 比方微量元素好比貨物,蛋白質好比運輸車,有貨又有車,才能更好地配送到位!
由於(yu) 女性的一生中,有每個(ge) 月的月經,還會(hui) 經曆懷孕、生產(chan) ,因此貧血的風險就會(hui) 比男性高,所以更要好好地保養(yang) 身體(ti) 。
養(yang) “氣血”離不開葷素搭配 兩(liang) 個(ge) 食養(yang) 方子請收好
看到這裏有人會(hui) 問了,如果“氣”不足的話,是不是意思是說得首先保證飯量?不僅(jin) 保證數量,還得保證質量,得有葷有素,得吃夠優(you) 質蛋白?的確,為(wei) 啥“氣”和“血”要放在一起說,因為(wei) 光有能量沒有微量元素也不行,很多微量元素在身體(ti) 裏的作用都很大,可以幫助合成輔酶幫助消化。
說白了還是要葷素搭配,均衡飲食才能更好地幫助營養(yang) 物質的消化吸收。《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寶塔是非常科學的膳食模式,日常生活中,我們(men) 還是要按照平衡膳食寶塔中的食物品種和推薦的數量去搭配食用。
因為(wei) ,不管是“氣”,還是“血”,都離不開良好的消化功能,都不離開多種食物中提供的多種多樣的營養(yang) 。
當然,對於(yu) 中醫養(yang) 生中的特色食養(yang) 方案,也是可以應用的,應用時我們(men) 可以適當參考膳食寶塔去搭配,這樣會(hui) 事半功倍。
下麵送給大家兩(liang) 個(ge) 調補氣血很好用的食養(yang) 方。
方子一:參芪棗米飯
配料:黨(dang) 參5克,黃芪10克,紅棗20克,大米50-100克
做法:
1.將黨(dang) 參、黃芪衝(chong) 洗一下,然後用清水浸泡30分鍾,加水煮30分鍾。
2.將紅棗洗淨切開去核,大米淘洗幹淨。
3.將參芪水過濾後,加入大米和紅棗,一起製作成米飯。
說明:黨(dang) 參也可以換成西洋參,西洋參滋陰生津,與(yu) 黨(dang) 參相比性質偏涼不容易上火。
方子二:五紅水
配料:赤小豆、紅棗、紅衣花生仁,枸杞按需,紅糖24克/天,清水
做法:根據食用量,將赤小豆、紅棗、紅衣花生仁、枸杞按照體(ti) 積比1:1:1:1洗淨,在鍋裏多加清水,放在鍋裏一起煮一小時,加入紅糖再煮沸即可。以煮好的水代替部分飲水。
說明:如果有條件最好隔水煮,如果血糖異常不加紅糖。紅糖添加量不要超過每人每天25克,如果怕浪費食材,煮水剩下的食材可以做主食的一部分來吃,但是注意不要再吃其他堅果以及相應地減少水果食用量。
文/魏琳琳(中國營養(yang) 學會(hui) 會(hui) 員、中國注冊(ce) 營養(yang) 師)(來源:北京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