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鼓勵引導“媽媽崗”:彈性工作製 為年輕媽媽解憂
近日,廣東(dong) 省人社廳、省婦聯發布《關(guan) 於(yu) 推行“媽媽崗”就業(ye) 模式促進婦女就業(ye) 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鼓勵用人單位拿出部分專(zhuan) 業(ye) 技術和管理崗位用於(yu) “媽媽崗”設置,鼓勵引導“媽媽崗”實行靈活上班和彈性工作的方式,並就“開發‘媽媽崗’崗位”“加強‘媽媽崗’就業(ye) 服務”“加強勞動權益保障”等方麵向社會(hui) 公開征求意見。
生育、性別、就業(ye) 這些關(guan) 鍵詞,單拎出來,任何一個(ge) 都是“熱詞”,而當它們(men) “三合一”疊加在一起,很難不引起關(guan) 注和討論。
雖然種類繁多,但究其本質,“媽媽崗”是一種彈性工作製度。彈性工作本身並無性別之分,但為(wei) 何媽媽們(men) 對彈性工作的需求更強?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為(wei) 此帶來哪些機遇和挑戰?彈性工作又帶來哪些平衡新難題,又該如何破解?於(yu) 家於(yu) 國,這些問題都是如此重要而緊迫。
被困在時間裏的年輕媽媽
35歲的紫萱在一家媒體(ti) 做文字記者,也是兩(liang) 個(ge) 孩子的媽媽,老大5歲,老二不到2歲。“我白天在職場參與(yu) 第一輪班——完成工作,下班回到家無縫銜接開始第二輪班——料理家務、照顧孩子。”盡管有老人幫忙,但日複一日來自工作與(yu) 家庭的撕扯與(yu) 雙重壓力,仍讓她感到心力交瘁。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yu) 社會(hui) 結構的變遷,家庭結構核心化,家庭互助的功能也不斷被削弱。精細化育兒(er) 的浪潮下,媽媽的個(ge) 人時間被更多擠占,而為(wei) 了在職場競爭(zheng) 中不至於(yu) 被甩下,媽媽們(men) 隻能盡力提高工作效率,或“壓榨”自己的睡眠時間。為(wei) 了盡可能兼顧工作與(yu) 家庭,部分處於(yu) 事業(ye) 黃金期的婚育女性,不得不忍痛踩刹車、減速。
讓人焦慮的是,這種平衡很脆弱,一點小的“計劃外”事項就可能將其打破,也許是家人的一場生病,也許是“阿姨”的一場臨(lin) 時出走。而一旦天平失衡,在“男主外、女主內(nei) ”的傳(chuan) 統家庭內(nei) 部分工下,最終的結果大概率是,媽媽暫時甚至永遠退回家庭。
為(wei) 了盡可能挖深個(ge) 人職業(ye) 發展的護城河,不少女性選擇推遲生育,甚至不生育。在高校,麵對“非升即走”考核期與(yu) 最佳生育期嚴(yan) 重衝(chong) 突的時間困境,不少青年女教師冒險踩線“35歲”甚至更晚生育。
近年來,另一個(ge) 與(yu) 之有關(guan) 的職業(ye) 流動現象是,媽媽們(men) 大舉(ju) 進軍(jun) 保險經紀賽道,其中不乏教育背景和工作履曆都很亮眼的前職場精英。在隨機線上“路采”中,絕大多數受訪者表示,“工作時間和節奏彈性可控”是她們(men) 選擇加盟保險經紀的首要原因。
媽媽們(men) 雖然職業(ye) 身份不同,家庭環境各異,但卻麵臨(lin) 著幾乎同樣的時間困境。媽媽們(men) ,被困在時間裏。隨著媽媽們(men) 的時間困境被越來越多看見,相對應的社會(hui) 共識不斷凝聚:破解她們(men) 的時間困境,緩解她們(men) 工作與(yu) 家庭的衝(chong) 突與(yu) 壓力十分重要和緊迫。這直接影響家庭的生育決(jue) 策,關(guan) 涉女性就業(ye) 權利與(yu) 保障等。
也基於(yu) 此,“媽媽崗”代言下的彈性就業(ye) ,被視作破解女性生育與(yu) 就業(ye) 難題的一種製度性解決(jue) 方案。各方期待,以此為(wei) 切入口,多方麵施策,能有效提振女性生育意願、釋放女性勞動價(jia) 值潛力,助力實現我國生育政策調整目標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
如何定義(yi) 彈性
近年來,彈性就業(ye) 相關(guan) 表述多次出現在公共政策文件中。
2021年7月,國家層麵印發《關(guan) 於(yu) 優(you) 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jue) 定》明確,“鼓勵用人單位製定有利於(yu) 職工平衡工作和家庭關(guan) 係的措施,依法協商確定有利於(yu) 照顧嬰幼兒(er) 的靈活休假和彈性工作方式”。同年8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就業(ye) 促進規劃》,明確要求將“生育友好”作為(wei) 用人單位承擔社會(hui) 責任的重要方麵。
那麽(me) ,到底何為(wei) 彈性工作?契合女性需求的彈性工作路徑何在?
所謂彈性,其實是相對於(yu) 傳(chuan) 統的固定工時製度來說的,靈活性多表現在工作時間和地點上。一直以來,都有一些家庭婦女把原材料或零件拿回家進行加工,如鞋墊、仿真花、刺繡等,這種“客廳即工廠”的工作模式其實就屬於(yu) 彈性勞動。
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經濟組織方式等的進化,尤其是女性整體(ti) 受教育水平的大幅提高,彈性工作的內(nei) 涵和外延也不斷豐(feng) 富。遠程辦公風起、基於(yu) 數字平台勞動參與(yu) 的“新零工經濟”快速發展,無疑是其中最引人關(guan) 注的兩(liang) 大新現象。
彈性就業(ye) 作為(wei) 一種工作模式,也並非萬(wan) 物皆可,有些工作或勞動天然不適用高度彈性化的勞動管理,自然也不能更好滿足女性“為(wei) 妻為(wei) 母”的角色需求。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yu) 社會(hui) 科學學院青年學者郝龍依據相關(guan) 研究,粗略繪製了一張“適用地圖”。
他指出,從(cong) 產(chan) 業(ye) 來看,第一產(chan) 業(ye) 生產(chan) 回報周期相對較長,因此在實行彈性管理方麵相對更容易一些,如農(nong) 業(ye) 園雇工等。不過,由於(yu) 勞動收益相對較低,其就業(ye) 吸引力有限。
第三產(chan) 業(ye) 目前是靈活就業(ye) 的重點領域。“平台經濟有點接近於(yu) ‘核心—輔助’式的勞動力配置模式:有一個(ge) 出眾(zhong) 的核心團隊保證基準的效率輸出,然後以人海戰術(高可替代性)來彌補非核心隊伍的高流動性和個(ge) 體(ti) 生產(chan) 效率不足,傳(chuan) 統行業(ye) 則很難做到這一點。”
在第二產(chan) 業(ye) 中,結合東(dong) 部地區的家庭代工製經驗來看,那些能夠有效實現生產(chan) 過程同生產(chan) 場所和專(zhuan) 業(ye) 化生產(chan) 設備相脫離、而不過度損害生產(chan) 效率的行業(ye) ,是最適宜實施高度彈性化管理的。那些擁有市場競爭(zheng) 優(you) 勢或保護屏障的製造業(ye) 領域,如地方、民族特色產(chan) 品等,也能夠以此優(you) 勢來彌補或部分抵消勞動控製不足造成的效率損失。
以他在陝西林縣扶貧車間的研究舉(ju) 例。近年來,隨著精準扶貧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政策的推行,有效結合當地資源稟賦的農(nong) 產(chan) 品初加工、手工業(ye) 等扶貧車間大量出現。因工作時間彈性且離家近,吸引了不少為(wei) 照料家庭而返鄉(xiang) 賦閑的女性進入車間當女工。
調研發現,當地特色藤編製品生產(chan) 車間,專(zhuan) 門生產(chan) 屬於(yu) 民俗文化產(chan) 品的藤編家具,對技術和設備依賴較低,本身可采用短時工、來料加工、家庭代工模式,“與(yu) 彈性管理具有天然契合性”。
當地另一個(ge) 承接外貿足球訂單的扶貧車間則不然。該車間對勞動技能、生產(chan) 設備和產(chan) 品質量有著更高的要求。一旦女工因“家庭優(you) 先”倒逼企業(ye) 過度彈性管理,將會(hui) 產(chan) 生企業(ye) 訂單違約、經營受損的風險。
不過,郝龍也補充指出,如果一個(ge) 企業(ye) 采用混合的勞動力使用方式,比如強勞動控製的核心團隊+弱勞動控製的輔助團隊,也可以部分實現高度彈性化的勞動管理。
據了解,在中山等地的一些製造生產(chan) 車間,按照“全能工”+“媽媽崗”的模式進行員工配置,如有“媽媽崗”請假,由此產(chan) 生的空缺會(hui) 由熟悉車間所有崗位流程的“全能工”補上,以此保證產(chan) 線正常運作。
遠程辦公風起
近些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4G/5G網絡和智能手機的普及,遠程辦公的技術條件已趨向成熟,隨時隨地辦公早已成為(wei) 現實。
尤其是疫情衝(chong) 擊下,人員自由流動不同程度受限,不少企業(ye) 和組織不得不選擇將居家辦公作為(wei) 特殊時期的應急手段大麵積使用。這在客觀上推動了這種工作模式的擴散與(yu) 使用。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後,不少企業(ye) 仍保留了這一選項。
在遠程辦公的風潮中,OTA(在線旅遊代理商)平台攜程無疑是走得更遠的那一個(ge) 。2022年3月,攜程在全公司推行“3+2”混合辦公,員工每周三、周五可以選擇在家遠程辦公,不限崗位,不設門檻。據該公司員工透露,申請流程隻需兩(liang) 步:OA係統內(nei) 提交居家辦公申請、直線領導審批同意。
“沒有特殊情況,我基本都會(hui) 申請一周兩(liang) 天的居家辦公。”現年44歲的黃女士目前在攜程任技術支持專(zhuan) 家,同時也是兩(liang) 個(ge) 孩子的媽媽,老大上初中,老二上幼兒(er) 園。“一周兩(liang) 天居家辦公,可以節省通勤時間和費用,節省的時間正好可以用來搞家務,也不耽誤下午接孩子放學。剩餘(yu) 3個(ge) 工作日,爸爸可以承擔接送等任務。”她說。
隨著國家生育政策的不斷調整,像黃女士這種“雙職工+兩(liang) 孩”的家庭日益增多。混合辦公這種彈性工作的模式,讓她們(men) 在沒有祖輩隔代幫忙、不用購買(mai) 市場化托育服務的情況下,也可以保持家庭的如常運轉,“否則真的擺布不開”。
就她觀察,有娃一族和通勤成本較高的人群,是混合辦公模式的忠實擁護者。攜程的相關(guan) 統計顯示,公司約2/3的員工申請過混合辦公,已婚已育者申請比例超30%。在對混合辦公的多個(ge) 支持理由中,排名前三的分別是:減少了通勤時間,時間利用更高效;便於(yu) 平衡工作和生活;幸福度高,工作上更有創造力。
遠程辦公,讓勞動者獲得更多工作時間和地點上的靈活自由,也有助於(yu) 企業(ye) 降低辦公成本,增強對優(you) 秀人才的吸引力。“混合辦公一定是未來的趨勢,也是吸引優(you) 秀人才的新範式,對於(yu) 企業(ye) 多元化人才庫的建立擁有巨大的助力。”攜程集團CEO孫潔說。
彈性工作有效開展實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企業(ye) 配備有全麵完善的係統支持,建立完善的流程及監管機製和體(ti) 係。攜程相關(guan) 負責人說,這需要企業(ye) 從(cong) 組織保障、考核監管等多個(ge) 層麵進行升級。
根據智聯招聘2022年發布的《中國遠程居家辦公發展報告》,教培行業(ye) 、互聯網、數字化、單體(ti) 化、知識型的行業(ye) 占據遠程居家辦公招聘的主力位置。未來,除程序員、在線客服、網課老師等崗位外,還將有大量工作崗位可以遠程辦公。
這也意味著,隨著遠程辦公這種生育友好、家庭友好的靈活彈性辦公方式的加速普及和適用,更多具備一定知識和技能的生育女性,將重新獲得時間解放和價(jia) 值實現。
數字“木蘭(lan) ”崛起
在山東(dong) 省菏澤市曹縣,有一個(ge) 特別的直播基地。其特別之處,不僅(jin) 在於(yu) 這個(ge) 直播基地走差異化的“倉(cang) 播”路線——顧名思義(yi) ,就是在倉(cang) 庫做直播,還因為(wei) 基地目前簽約的300多名直播主播中,絕大多數都是附近的寶媽。公司為(wei) 主播提供直播知識培訓和技術指導,主播自己決(jue) 定開播時間段,每天隻需要播4至6個(ge) 小時,就能獲得不錯的收入。
一邊照料家庭一邊工作賺錢,而且還是新業(ye) 態的主戰場,數字經濟時代,讓更多的寶媽們(men) 迎來新的就業(ye) 機遇和重塑生活秩序的可能。現實生活中,網約車司機、電商運營、社區團購團長、文案編輯、自媒體(ti) 博主、AI標注員……這些新技術和市場發展衍生出的新職業(ye) ,正聚集了越來越多的女性。
網絡主播中接近6成為(wei) 女性,頭部網約車平台上,每10位司機中就有1位是女司機……新型靈活就業(ye) 對女性的吸引力可見一斑。據《2022中國女性數字平台就業(ye) 發展報告》估算,2022年女性通過數字平台就業(ye) 的人數已超3800萬(wan) 人。
近年來,得益於(yu) 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及其與(yu) 諸多行業(ye) 和領域的深度融合,不少新業(ye) 態、新職業(ye) 被催生出來,這本身就為(wei) 包括女性在內(nei) 的勞動者提供了更多的就業(ye) 機會(hui) ,拓寬了其就業(ye) 渠道。
平台經濟的強勢崛起推動新型靈活就業(ye) 模式快速發展。它打破了時空束縛對女性就業(ye) 的限製,創造了更多彈性辦公、居家辦公的工作機會(hui) ,讓其兼顧家庭與(yu) 工作成為(wei) 可能。同時,數字經濟強調溝通、分享、連接等特點,讓女性的一些就業(ye) 優(you) 勢得以凸顯和發揮。
而且隨著女性數字“工具箱”的不斷豐(feng) 富,她們(men) 職業(ye) 發展的天花板也將被突破。從(cong) 一個(ge) 普通的自媒體(ti) 博主,進階到深入母嬰電商、服裝設計與(yu) 生產(chan) 、兒(er) 童啟蒙教育等領域自主創業(ye) ,雇傭(yong) 更多寶媽們(men) ,幫助她們(men) 實現彈性就業(ye) ……時代大潮裏,太多關(guan) 於(yu) 女性增能賦權的故事正在上演。
另一個(ge) 值得關(guan) 注的聯動反應是服務業(ye) 數字化大潮下家政服務業(ye) 平台蓬勃發展,為(wei) 更多女性提供了靈活就業(ye) 的機會(hui) 。而由此推動的家務勞動社會(hui) 化,又將另一部分女性從(cong) 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在更大空間釋放個(ge) 體(ti) 潛能。
中國社科院新聞與(yu) 傳(chuan) 播研究所副研究員孫萍調研發現,參與(yu) 直播等數字經濟下的新靈活就業(ye) ,對鄉(xiang) 村女性來說,除了增加家庭收入、增強自信心和自我價(jia) 值感外,還顯著提升了她們(men) 的數字媒介素養(yang) 。孫萍團隊調研還發現,“相較於(yu) 高學曆城鎮女性,新型靈活就業(ye) 對鄉(xiang) 村女性的就業(ye) 帶動效應更強”。
不過,新經濟、新業(ye) 態給女性實現彈性就業(ye) 帶來新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一些新挑戰。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yu) 發展研究中心教授宋月萍在研究論文中指出,數字技術的發展或加劇已存在的數字性別鴻溝,使女性在新職業(ye) 等的競爭(zheng) 中處於(yu) 不利位置;平台經濟算法存在的性別盲視,也會(hui) 加重女性就業(ye) 歧視。
關(guan) 於(yu) 應對之道,宋月萍認為(wei) ,要增強女性參與(yu) 數字經濟就業(ye) 能力。另一方麵,政府部門應加大對平台算法的監管,對帶有性別歧視的算法規則及時予以更正,更好保障女性勞動權益。
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多項建議、提案還指出,新業(ye) 態用工方式、時間、關(guan) 係較為(wei) 靈活,傳(chuan) 統勞動關(guan) 係和社會(hui) 保障製度不完全適用,需盡快調整相關(guan) 法律規範,探索創新保障製度,保護該群體(ti) 勞動權益。
強化彈性工作政策配套
“‘媽媽崗’工作模式是個(ge) 很好的嚐試。該政策通過‘核心—輔助’式的勞動力配置模式,放鬆對一部分就業(ye) 者的勞動控製,尤其適合生育女性的特殊就業(ye) 需求。”郝龍認為(wei) ,在不影響企業(ye) 基礎生產(chan) 效率的情況下,這對創造就業(ye) 機會(hui) 、增加家庭收入,實現女性自我發展有很大助力。
遠程辦公或是電商直播、扶貧車間的彈性做工等,這些彈性的工作模式確實為(wei) 女性提供了新的職業(ye) 發展機會(hui) 和路徑,幫她們(men) 減輕了工作與(yu) 生活造成的時間擠壓,但一些因此而受益的媽媽們(men) 也表達了自己的一些困惑。
她們(men) 說,因為(wei) 工作時間上更加彈性自由,家裏人會(hui) 更加心安理得地認為(wei) ,媽媽應該更多承擔料理家務、養(yang) 育孩子的責任,這強化了女性家庭優(you) 先的邏輯,感覺自己被置於(yu) 新的時間困境和角色衝(chong) 突中。
郝龍在鄉(xiang) 村扶貧車間的調研中也發現,這讓生育女性更傾(qing) 向於(yu) 以“賺零花錢”的邏輯來應對彈性工作,減少了自身在觀念、社會(hui) 關(guan) 係等多個(ge) 方麵實現更大自我發展的可能。
“對於(yu) 生育女性的就業(ye) ,不能僅(jin) 僅(jin) 從(cong) 就業(ye) 角度來考量,而更應關(guan) 注引發生育女性彈性勞動的原因,並嚐試改變它。”郝龍認為(wei) ,政府在著眼增加女性就業(ye) 機會(hui) 的同時,需通過增加普惠性托幼服務和養(yang) 老服務的供給等配套政策,切實減輕生育女性的家庭照料負擔,讓她們(men) 不僅(jin) “有的幹”,還能“幹得安心,幹得長久”。
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副研究員楊玉靜在研究中也指出,政府要進一步完善公共服務,增加家庭照料服務的供給和水平,尤其是要對有未成年孩子的家庭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幫助。此外,在家庭中倡導男女共同承擔家庭責任,同樣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yi) 。
廣東(dong) 省人社廳、省婦聯此次發布的《關(guan) 於(yu) 推行“媽媽崗”就業(ye) 模式促進婦女就業(ye) 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創造生育友好型工作環境,鼓勵用人單位設立“媽媽崗”車間、“媽媽崗”生產(chan) 線等,並建立“婦女之家”,為(wei) 員工提供福利性嬰幼兒(er) 照護服務,傳(chuan) 遞出清晰且積極的信號。
全國婦聯、人社部相關(guan) 負責人在調研中也表示,將進一步推廣“媽媽崗”靈活就業(ye) 工作經驗,拓展新業(ye) 態領域“媽媽崗”,促進婦女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更有保障就業(ye) 。
也是在近期,上海、浙江等地明確鼓勵幼兒(er) 園向下延伸,麵向2歲以上的孩子提供托育服務,穩步推進托幼一體(ti) 化。其他各地也已將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ti) 係列入任務清單。
向著家庭友好、女性友好的方向,更大的共識在凝聚,更多的力量在匯聚。(記者 王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