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推開“玻璃門”醫療有協同 長三角“異地同城”看病有辦法
中新網無錫5月19日電(記者 周兆軍(jun) 申冉 朱曉穎)“在無錫入院治療,就相當於(yu) 住進了上海瑞金醫院。”18日,“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團來到位於(yu) 江蘇無錫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無錫分院(下文簡稱無錫分院),該院院長邵潔告訴記者。
隨著長三角一體(ti) 化進程不斷加速,滬蘇浙皖三省一市醫療資源的相互流通、合理分配正在成為(wei) 常態,江蘇民眾(zhong) 以本地醫保就可以享受到上海的醫療服務。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是一家擁有百年悠久曆史和高超醫療技術的知名醫院。作為(wei) 長三角區域一體(ti) 化合作項目,瑞金醫院無錫分院2019年正式開業(ye) 運營,這是一家由無錫市新吳區人民政府投資建設、委托瑞金醫院管理的非營利性三級綜合性醫療機構。該院建築麵積15.5萬(wan) 平方米,總投資19.3億(yi) 元,核定床位數501張。目前,這裏共開設了42個(ge) 臨(lin) 床醫技科室,開放了14個(ge) 住院病區。
異地同城 醫療聯動
18日是上海瑞金醫院消化內(nei) 鏡中心主任醫師王東(dong) 在無錫分院出診的時間。上午十點多,王東(dong) 耐心地給一位無錫本地的病患進行診治。
王東(dong) 告訴記者,自己每個(ge) 月至少要來無錫分院出診兩(liang) 次。“上海總院和無錫分院之間每天早晚都有往返巴士,供職工兩(liang) 地往返。無錫分院也有宿舍,在這裏休息也很方便。”
在這裏有很多像王東(dong) 這樣雙城出診的專(zhuan) 家。身為(wei) 兒(er) 科專(zhuan) 家的邵潔,基本保持著每周一至周五在無錫上班、周六周日返回上海的節奏。
據邵潔介紹,“無錫分院的臨(lin) 床科室學科帶頭人、執行主任等均由上海瑞金總院醫療專(zhuan) 家及業(ye) 務骨幹擔任,目前已有近500名總院專(zhuan) 家在無錫分院完成執業(ye) 注冊(ce) 並定期開展診療活動。”
兩(liang) 地醫療資源的同質化並不僅(jin) 僅(jin) 是上海醫生到江蘇來出診,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對青年醫護人員的沉浸式培訓,以及專(zhuan) 家對分院整個(ge) 科室建設的指導和托底。
每周會(hui) 到無錫分院出診三天的上海瑞金醫院消化內(nei) 科副主任醫師俞麗(li) 芬,還把一部分精力放在了對分院青年醫生的培養(yang) 上,“無錫分院的青年醫生會(hui) 被安排到總院接受為(wei) 期三個(ge) 月到三年不等的培訓,我會(hui) 在總院給他們(men) 做好指導。對於(yu) 分院科室的基礎建設,我也一直在思考和支持,這也是我的很多同事都在做的工作。”
小門診 大病房
今天門診量多少?有多少台手術?誰在開刀?在瑞金醫院總院後台,無錫分院的實時數據一目了然。利用信息化手段,開通遠程病理、遠程讀片、遠程會(hui) 診、遠程查房等遠程互動平台,瑞金醫院專(zhuan) 家在上海就可以進行技術指導和質量把控,確保診斷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
“我們(men) 這裏的門診量不大,也不擁擠,希望以‘小門診、大病房’的理念,開展高端醫療、疑難雜症診療等服務。”邵潔介紹。
如何在長三角城市之間打破區域藩籬、推開“玻璃門”共享優(you) 質醫療?推進異地醫療標準、醫療質量的同質化,是無錫分院的嚐試。
舉(ju) 例而言,在無錫分院入院的病例從(cong) 診到治接受的醫療服務,全部按照瑞金總院的流程和方法來進行;在無錫入院的疑難重症病人,可迅速從(cong) 綠色轉診通道,轉入上海瑞金醫院治療。通過一體(ti) 化運營,無錫分院和上海總院的醫療資源得到了高效的流通分配。
“自從(cong) 長三角示範區內(nei) 醫保異地結算免備案政策全麵鋪開以來,江蘇的病患去上海治療,醫保結算隻要刷下手機,幾分鍾就可以完成。”在邵潔看來,
隨著優(you) 質醫療資源、服務資源的共建共享進程加快,困擾民眾(zhong) 異地就醫來回跑、反複跑的“多頭檢查”“重複檢查”“無效檢查”等問題有望得到逐步解決(jue) 。(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