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吃菠蘿“蜇嘴”如何才能不被它“傷害”!

發布時間:2023-05-25 15:40: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又到了可以肆意享受菠蘿的季節,街頭的水果店和移動水果車上,四處都飄散著它的甜香,令人無法抗拒!不過,很多人有過這種體(ti) 驗:菠蘿會(hui) “蜇人”!不僅(jin) 它的外衣和頭頂上的果冠會(hui) 紮手,它的果肉還會(hui) “蜇嘴”!我們(men) 的口腔會(hui) 受到強烈的刺激,出現口腔黏膜和牙齦的刺痛、酸澀、瘙癢感。更有甚者,遭遇出血、發炎、口周唇周紅腫等症狀。這也是為(wei) 何人們(men) 常常會(hui) 先用鹽水浸泡菠蘿的原因——降低它“蜇嘴”的強度。

  為(wei) 什麽(me) 菠蘿會(hui) “蜇嘴”?

  因為(wei) 菠蘿太“聰明”了,為(wei) 了不讓人類和其他生物吃它,它不僅(jin) 穿了一身帶刺的鎧甲,還在果肉中埋伏下了三種重量級武器——

  第一重武器:草酸鈣針晶體(ti)

  草酸鈣針晶體(ti) 是菠蘿的物理性殺傷(shang) 手段,顯微鏡下的被果肉組織細胞包裹的草酸鈣針晶體(ti) 束,就像無數根密密麻麻的針攢聚在一起。它們(men) 有一個(ge) 非常強大的特性:難溶於(yu) 水。所以也就不容易被我們(men) 的唾液溶解!

  我們(men) 咀嚼菠蘿果肉時,會(hui) 因為(wei) 牙齒的切磨將果肉的組織細胞破壞,這就等於(yu) 給這些肉眼看不見的尖針打開了原本鎖住它們(men) 的大門。這些尖利的針一旦被釋放到口腔內(nei) ,就會(hui) 毫不留情地“紮”進任何觸碰到的黏膜組織。伴隨著我們(men) 不斷地、持續地咀嚼,草酸鈣針晶體(ti) 得以被“推入”我們(men) 的舌頭、口腔內(nei) 壁、咽喉、牙齦,這些柔軟細嫩、毫無抵抗力的部位。

  第二重武器:菠蘿蛋白酶

  菠蘿的果肉、果皮,甚至莖中都能提取出這種酶。常下廚的小夥(huo) 伴一定對這種酶不陌生,因為(wei) 它是嫩肉粉的重要“乙方”。常見的嫩肉粉乙方要麽(me) 是木瓜蛋白酶,要麽(me) 是菠蘿蛋白酶。

  蛋白酶,顧名思義(yi) ,可以分解蛋白質。一方麵,菠蘿蛋白酶會(hui) 激活口腔上皮細胞和遊離神經末梢中的“PAR”蛋白酶“警報器”,被激活後會(hui) 喚醒能夠引發瘙癢感受的神經通路。另一方麵,菠蘿蛋白酶自身確實會(hui) 破壞我們(men) 口腔黏膜的蛋白質——通過將細胞與(yu) 細胞之間的連接蛋白分解“剪斷”來實現。

  如此一來,口腔黏膜細胞的防禦網被“鬆懈”、屏障保護力被減弱,更容易給一些病原體(ti) 以可乘之機,引發炎症或免疫反應。

  知識小鏈接:

  其實,很多水果蔬菜都同時含有草酸鈣結晶和蛋白酶,比如木瓜、菠菜、無花果等。我們(men) 吃這些果蔬時不會(hui) 有明顯的刺激感,是因為(wei) 它們(men) 所含的草酸鈣結晶不是針狀,而是橢圓形或啞鈴形等無殺傷(shang) 力的不規則形態,因此不會(hui) 傷(shang) 害我們(men) 的口腔內(nei) 黏膜。

  但是獼猴桃是個(ge) 例外。獼猴桃果肉裏的草酸鈣結晶也是針形,且獼猴桃也含有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所以,我們(men) 在進食獼猴桃的時候,多多少少也會(hui) 遭遇刺痛感。因此,獼猴桃也是一種會(hui) “吃人”的水果,隻是沒有菠蘿那麽(me) 凶猛,可能是因為(wei) 它的武器裝備量不及菠蘿吧。

  第三重武器:有機酸

  菠蘿中所含的檸檬酸、蘋果酸、奎寧酸等有機酸所製造的酸味,不僅(jin) 刺激我們(men) 的味覺感受器,還能刺激口腔內(nei) 的痛覺感受器。再配合菠蘿的前兩(liang) 種武器,殺傷(shang) 力不言而喻。

  攻克菠蘿的“殺手鐧”

  你學會(hui) 了幾個(ge) ?

  為(wei) 了攻克菠蘿的殺手鐧、讓它乖乖成為(wei) 人類的盤中美味,先人們(men) 為(wei) 我們(men) 總結出了幾種絕技:

  1.鹽水浸泡:這是最常見的處理辦法,據說可以“破壞菠蘿蛋白酶”。但是,這個(ge) 原理廣受爭(zheng) 議且無解,因為(wei) 食鹽中的氯化鈉並不是重金屬鹽,按理說無法令蛋白質變性,充其量通過鹽水浸泡可以讓果肉裏的一部分有機酸溶到水裏,從(cong) 而減少有機酸帶來的那部分刺激效應。再者,要想甜有點鹹——少量的鹹味可以增加味蕾對甜味的感知,從(cong) 而讓我們(men) 覺得“哇噻!好甜好靚!”

  當然,也有人是支持食鹽可以降低菠蘿蛋白酶活性的,並通過實驗室研究數據告訴我們(men) :不同濃度的鹽水真的可以從(cong) 不同程度上改善菠蘿蜇嘴問題。當鹽水濃度顯著增加時(從(cong) 0%到3.5%,再到7%和10.5%),菠蘿蛋白酶的活性會(hui) 逐漸下降。但原理究竟是什麽(me) ,似乎沒有被驗證。

  2.辣椒鹽漬:這是兩(liang) 廣及海南地域的經典吃法,集酸甜鹹辣於(yu) 一體(ti) ,極具滋味。至於(yu) 最後到底是辣味製造的痛感壓倒了菠蘿的針刺痛,還是辣椒素+食鹽共同遏製了菠蘿蛋白酶的活性,就不好說了。真的期待有人能就這一課題好好研究研究,以解我心中的困惑。

  3.加熱:作為(wei) 一種怕熱的蛋白質,菠蘿蛋白酶是無法在高溫條件下繼續耀武揚威的。當菠蘿果肉被加熱到60攝氏度以上時,菠蘿蛋白酶會(hui) 失活,且草酸鈣針晶體(ti) 也會(hui) 得到一定程度的溶解。這也是為(wei) 什麽(me) 菠蘿咕老肉、菠蘿飯等美食裏的菠蘿果肉不會(hui) 讓我們(men) 有“被蜇”感的原因。但是,加熱到這個(ge) 溫度後,果肉的脆韌清涼口感可能會(hui) 打折扣,感興(xing) 趣的小夥(huo) 伴可以試試。

  不過,一定有小夥(huo) 伴是拒絕對菠蘿進行加熱,也懶得用鹽水浸泡的。那麽(me) ,如何能一邊享受菠蘿的美味,一邊減輕滿嘴的痛苦呢?以下兩(liang) 條供參考——

  1.速戰速決(jue) :不要慢悠悠地吃上很久很久,不給菠蘿黑武器充分幹掉你的機會(hui) ;

  2.及時漱口:吃完菠蘿馬上漱口,減少草酸鈣針晶體(ti) 和菠蘿蛋白酶在口腔內(nei) 的停留時間。如果你願意,可以多漱幾遍,效果會(hui) 更好。 文/劉遂謙 (科普工作者、臨(lin) 床營養(yang) 師、中國營養(yang) 學會(hui) 會(hui) 員) (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