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騎手成最年輕勞模: 新業態同樣可以人生出彩
楊朝清
外賣騎手黎傑袁今年隻有28歲,兩(liang) 年前被評為(wei) “重慶市第六屆勞動模範”,成為(wei) 重慶市最年輕的勞模。每天接單跑單、看似尋常的外賣騎手何以當上勞模?黎傑袁入行不久就自製了送單路線圖,可以幫助新入行者最快半月成為(wei) 熟手。他一天的電動車裏程大概在120公裏左右,每天微信步數三萬(wan) 步“打底”,跑遍了大學城幾乎所有的商圈、小區和學校,熟悉到基本不用導航,百分之七八十的小區進去後不看指示牌就找得到路。(5月24日《重慶日報》)
伴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勞動關(guan) 係靈活化、工作內(nei) 容多樣化、工作方式彈性化的新就業(ye) 形態越來越多,外賣騎手隻是其中的代表。不論是廣州外賣小哥彭文輝蛻變為(wei) “羊城工匠”,還是外賣騎手黎傑袁成重慶市最年輕勞模,抑或郭鋒、田丹、廖澤萌三名外賣騎手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新業(ye) 態不僅(jin) 為(wei) 普通勞動者提供了謀生機會(hui) ,也讓他們(men) 得到更多的尊重與(yu) 社會(hui) 認同。
送外賣的工作在不少人看來並不起眼,似乎沒有什麽(me) 門檻,沒有多少含金量。然而,各行各業(ye) 都有自己的“成功密碼”,都需要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送外賣表麵上是一個(ge) 體(ti) 力活,實際上也需要技術和智慧。熟悉配送線路、摸清商家出餐規律、增強與(yu) 商家的溝通……用心用情地投入工作,不僅(jin) 提升了外賣騎手的工作效率、增加了經濟收入,也讓消費者更有舒適度和滿意度。
送外賣看似簡單,卻也有門道;外賣騎手要想將簡單的事情做到最好、做到極致,同樣離不開愛崗敬業(ye) 、勇於(yu) 創新的勞動精神,以及執著專(zhuan) 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用汗水澆灌夢想、用時間磨礪本領,“外賣騎手成最年輕勞模” 的背後,隱含著他超乎尋常的努力和堅持。
外賣騎手不僅(jin) 在崗位上發光發熱,也將善意和溫暖傳(chuan) 遞給周圍的人。黎傑袁在接單跑單之外,還和警方共同製作“反詐餐巾紙”,將反詐知識和外賣一道送到千家萬(wan) 戶。和黎傑袁一樣,許多外賣騎手在通過勞動得到回報和激勵的同時,也不忘對這個(ge) 世界“溫柔以待”。為(wei) 行動不便的空巢老人送飯,跪地救助暈倒女子,送餐途中見義(yi) 勇為(wei) ……外賣騎手群體(ti) 用實際行動提升了職業(ye) 形象,贏得了社會(hui) 聲譽。
外賣騎手說到底也是一個(ge) 需要與(yu) 人打交道的職業(ye) ,少不了與(yu) 消費者、商家的交流互動。不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和商家也對外賣騎手的不易多了一些理解和體(ti) 諒,也有不少暖心之舉(ju) 。比如大部分的消費者都較為(wei) 包容訂單偶有超時的問題,也希望騎手不要為(wei) 了圖快而忽視安全。在此之外,有的消費者主動下樓取外賣避免騎手超時,有的在下單時會(hui) 多點一杯奶茶並備注這一杯送給外賣小哥解渴。商家也是如此,不少商家會(hui) 在門口擺放西瓜、清涼飲料等供外賣小哥取用。懂得體(ti) 恤和關(guan) 懷外賣騎手的城市,自然會(hui) 讓他們(men) 更有歸屬感和認同感。
新業(ye) 態不僅(jin) 為(wei) 騎手們(men) 提供了就業(ye) 機會(hui) ,也為(wei) 這個(ge) 群體(ti) 提供了轉型的契機。越來越多的騎手成長為(wei) 中層管理人員,從(cong) 事快遞相關(guan) 行業(ye) ,進入別的領域,說明外賣騎手也是一個(ge) 積累經驗、提升技能的過程,也能成為(wei) 通向其他職業(ye) 道路的鋪路石。隻要用心用情,隻要融入智慧和汗水,隻要擁有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外賣騎手即使更換賽道也可能跑出好成績。(北京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