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青年逐夢大灣區 譜青春之歌
中新網廣州6月4日電 題:港澳青年逐夢大灣區 譜青春之歌
中新網記者 王堅
2023年廣州市“百企千人”港澳大學生實習(xi) 計劃實習(xi) 招聘雙選會(hui) 日前在廣州拉開帷幕,293家企事業(ye) 單位為(wei) 港澳學子提供逾千個(ge) 實習(xi) 崗位,這是越來越多港澳青年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下稱“大灣區”)的一個(ge) 縮影。隨著大灣區的發展,港珠澳大橋上車流穿梭三地、往返穗港兩(liang) 地的列車絡繹不絕、深珠各通關(guan) 口岸客流不息……越來越多港澳青年來到大灣區內(nei) 地城市,追逐夢想。
1997年出生的蔡嘉麟,在香港完成學業(ye) 後,主動到廣東(dong) 闖事業(ye) 。得益於(yu) 大灣區青年就業(ye) 計劃,經過多輪麵試,蔡嘉麟進入深圳的騰訊公司,主要負責青年發展、公益慈善等事務。
“我們(men) 年輕人要有一分熱,發一分光。”蔡嘉麟表示,他對大灣區的未來充滿了信心,把自己比作窗口,希望更多的香港同齡人透過他,可以看到未曾接觸的領域,大膽來嚐試。
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橫琴澳門青年創業(ye) 穀、南沙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工場……在大灣區,青春不隻是年齡,更是躍動的思維,創新的精神,進取的意誌。港澳青年為(wei) 大灣區發展貢獻力量的同時,大灣區也見證了他們(men) 的成長。
“我們(men) 將發揮橫琴·澳門青年創業(ye) 穀的優(you) 勢,推動內(nei) 地企業(ye) 跟澳門企業(ye) 在產(chan) 學研、商務、資金、人才等方麵的合作。”珠海大橫琴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梁穎表示,他們(men) 將助力澳門企業(ye) 融入到廣東(dong) 的高質量發展中,也助力澳門青年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
記者了解到,珠海大橫琴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主要負責國家級科技企業(ye) 孵化器——橫琴·澳門青年創業(ye) 穀的運營管理。園區距離橫琴口岸隻有200米左右,與(yu) 澳門大學僅(jin) 隔一條馬路。澳門企業(ye) 來到園區內(nei) 創業(ye) ,可享受一次性3萬(wan) 元人民幣的創業(ye) 補貼,此外還有免費的人才招聘服務、低利率的銀行貸款服務、粵語客服團隊服務等。
融入大灣區,共建大灣區,也為(wei) 港澳青年插上了追夢的翅膀。
廣東(dong) 實施“展翅計劃”港澳台大學生實習(xi) 專(zhuan) 項行動以來,采用“先摸清需求、後開發配崗”工作模式,三年累計募集近萬(wan) 個(ge) 優(you) 質實習(xi) 崗位,吸引海內(nei) 外174所高校6084名港澳台生報名參加,促成2000多人上崗實習(xi) ;依托“易展翅”平台搭建港澳青年實習(xi) 就業(ye) 專(zhuan) 區,累計募集613家省內(nei) 企業(ye) 實習(xi) 就業(ye) 崗位超1.5萬(wan) 個(ge) 。
通過“展翅計劃”,香港青年、中國傳(chuan) 媒大學學生劉卓嵐充滿期待地來到南沙,進入廣州茶裏集團有限公司實習(xi) 。培訓後進入正式工作,她所在的市場部,主要做產(chan) 品推廣。其間,劉卓嵐和同事還去廣州南沙凱斯幼兒(er) 園上雙語茶學課,教孩子們(men) 認茶、品茶、做茶飲。
不隻有忙碌,劉卓嵐也在享受“廣式”生活。一盅兩(liang) 件品美食、看展逛街飲咖啡……“在廣州,既有快節奏的工作,也能安逸地享受生活。”劉卓嵐表示,她從(cong) 小在香港長大,在內(nei) 地求學,去過很多地方,尤其喜歡廣州,“因為(wei) 這裏氛圍特別好,活力滿滿,適合年輕人。”這句話,也是眾(zhong) 多來到大灣區的港澳青年心聲。
“我為(wei) 大灣區的發展貢獻了一份力量,大灣區也見證了我的成長。”香港青年羅偉(wei) 特從(cong) 香港中文大學畢業(ye) 後,便來到江門農(nong) 村的鄉(xiang) 裏田間當“農(nong) 民”,創辦了“魚菜共生”項目。
如今,羅偉(wei) 特和同伴運營的魚菜共生植物工廠已被獲批成為(wei) “供港澳蔬菜生產(chan) 基地”和“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chan) 基地”,為(wei) 大灣區提供更多優(you) 質食品。
隨著大灣區的快速發展,粵港澳三地青年的交流、交融正越發緊密,他們(men) 在大灣區共逐夢,同譜一曲青春之歌。(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