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賓:電動重卡應用推廣按下“加速鍵”
中新網宜賓6月4日電(單鵬 吳平華)電動重卡駛入四川宜賓“大學城換電站”的換電區域,機械手臂自動下降,緩緩吊起置於(yu) 卡車駕駛室背後的巨大電池包,隨後換上另一塊充滿電的電池包。整個(ge) 過程約5分鍾。“這裏是宜賓最忙碌的重卡換電站之一,每天有100多輛重卡過來換電。”近日,工作人員向濤接受采訪時說。
隨著宜賓加快打造“動力電池之都”,宜賓電動重卡的應用推廣如火如荼。截至今年6月,宜賓已累計建成重卡換電站10座,推廣應用換電重卡約500餘(yu) 輛,包括牽引車、自卸車、水泥攪拌車三種車型。2022年,宜賓換電站累計服務2300車次,實現碳減排3萬(wan) 噸、節油1315萬(wan) 升。目前宜賓有多座重卡換電站正在建設。
2021年10月,宜賓被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確定為(wei) 全國11個(ge) 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城市之一,並與(yu) 河北唐山、內(nei) 蒙古包頭一同成為(wei) 重卡特色類試點城市。2022年3月,宜賓印發《全麵推進“電動宜賓”工程實施方案(2022—2025年)》。這份方案明確提出,“十四五”期間,宜賓加快推進重卡、乘用車(物流車)換電示範站建設,將建設60座重卡換電站,計劃推廣應用電動重卡達到3000輛。到2025年,核心示範區重卡換電站達到37座、加快發展區重卡換電站達到23座,基本形成宜賓換電標準統一,車、電池、換電站兼容共享的重卡換電體(ti) 係。
據了解,宜賓目前建成的重卡換電站,以三江集團公司建設為(wei) 主,每座換電站儲(chu) 備7塊282kWh(千瓦時)電池,每塊電池從(cong) 不足20%的電量充至100%,需1小時左右。每塊電池可以支持電動重卡行駛100公裏至120公裏。在換電站控製室裏,電腦清晰記錄下電池充電的時間、每天充電次數等數據,這些數據將作為(wei) 日後換電站建設布局的參考。
宜賓宜行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貌接受采訪時介紹,在宜賓,電動重卡的接受度越來越高。2022年,該公司采購了250輛電動重卡投放市場。今年2月以來,宜賓電動重卡“供不應求”,今年該公司計劃繼續采購一批電動重卡。
對於(yu) 當前宜賓電動重卡“供不應求”的態勢,李貌分析稱,這是因為(wei) 隨著宜賓重卡換電站建設,電動重卡的換電便利性明顯提高;宜賓出台電池補貼、優(you) 先路權、綠色工地等政策措施,進一步拉動市場對電動重卡的需求。
此外,電動重卡的運營成本逐漸降低,並且行駛公裏數越長,其經濟性就越明顯。在宜賓,傳(chuan) 統燃油重卡每月的租賃成本約1萬(wan) 元,每公裏能耗費用約5元;電動重卡每月租賃成本是傳(chuan) 統燃油重卡的2倍之多,達2.2萬(wan) 元,但每公裏能耗費用為(wei) 3元左右。如果按一輛卡車每月行駛6000公裏計算,一輛燃油重卡的運營成本與(yu) 一輛電動重卡基本持平。
推動電動重卡進一步普及,仍有一些難題亟待解決(jue) 。李貌表示,電池技術迭代升級、換電站標準暫未統一,讓不少運輸公司保持觀望。尤其是電動重卡車型的電池外殼、尺寸、底座、安裝位置以及接口等暫未統一,各廠商存在技術壁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用戶采購、使用電動重卡的積極性,對擴大電動重卡市場規模帶來影響。
“推廣電動重卡歸根結底是一筆生態賬,有深遠的生態環保意義(yi) 。”李貌表示,宜賓正在起草地方標準,推動電池設計研發、生產(chan) 製造以及換電站建設的標準統一。他建議在國家層麵出台統一換電標準,引導建立區域性“電池銀行”公司,加快電動重卡的推廣應用。(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