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藝再演《吳王金戈越王劍》
中新網北京6月4日電 (記者 高凱)《吳王金戈越王劍》3日晚登上北京人藝曹禺劇場的舞台。這部作品以恢弘大氣的舞台呈現和詩意浪漫的舞台哲思在曆史作品中獨樹一幟,誕生至今,常演常新。
《吳王金戈越王劍》首演於(yu) 1983年,由著名作家白樺執筆,藍天野出任導演。2014年,87歲的老藝術家藍天野回歸導演席,與(yu) 青年導演劉小蓉一起複排了這部作品。不同於(yu) 家喻戶曉的“臥薪嚐膽,三千越甲終吞吳”的傳(chuan) 統故事,本劇作者基於(yu) 這段曆史,在展現大家熟知的越王勵精圖治的故事之後,上演了一個(ge) 發人深省的“反轉”結局。
經過之前幾輪演出的打磨、提高,此次上演的《吳王金戈越王劍》不僅(jin) 承繼了藍天野導演創作理念,也在用新的創作向這位去年離世的老藝術家表示懷念和致敬。“我們(men) 在繼承著藍天野老師的藝術精神。重新排演,不能減少要求,尤其一批新的青年演員進入劇組,更需要找到曆史劇的氛圍,同時在表演上也更加生活化。”複排導演劉小蓉表示。
“這個(ge) 戲台詞清晰、韻腳講究有獨特的味道。”曾經扮演範蠡、從(cong) 2021年即上一輪演出改飾勾踐的濮存昕對這部作品情有獨鍾。他認為(wei) 這部作品秉承了北京人藝曆史劇的審美。而在不斷的演出中,找到台詞背後的文學根基,探究語言與(yu) 曆史文化的內(nei) 涵,則是打開這個(ge) 作品的密碼。
“藍老師去年離開了我們(men) ,今年排演雖然他不在了,但是他的解讀沒有變。”濮存昕說,“原來藍老師並不會(hui) 去限製我的創作,這一輪我也會(hui) 更深入展示人物的多麵。”
“在話劇民族化的路上,不想停留於(yu) 一種模式,希望能探索些新意。”藍天野曾在重新排演該作品時表示。劇中無論是角色塑造還是舞台呈現都給予曆史劇一種新的麵貌。除了複雜多麵的勾踐,由荊浩飾演的一代名臣範蠡的在智謀之下不乏浪漫;盧芳飾演的王後正直勇敢,以悲劇結局觸動人心……在曆史背景的基礎上,這些人物都被塑造成更鮮活豐(feng) 滿的藝術形象。
據悉,此輪演出將持續至6月11日。(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