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公益訴訟協同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典型案例答記者問
用法治力量保障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落到實處
——檢察公益訴訟協同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典型案例答記者問
近年來,檢察機關(guan) 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xi) 近平法治思想,檢察公益訴訟依法參與(yu)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用法治力量保障環保督察整改落到實處,助推汙染防治向更深問題層次、更廣領域、更高要求發展。為(wei) 進一步落實好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不斷增進全社會(hui) 對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檢察工作的了解、認同和支持,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檢察公益訴訟協同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10個(ge) 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廳相關(guan) 負責人就此回答記者提問。
記者:檢察機關(guan) 辦理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公益訴訟案件的工作定位是什麽(me) ?目前總體(ti) 成效如何?
最高檢第八檢察廳負責人: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自謀劃、親(qin) 自部署、親(qin) 自推動的生態文明建設重大製度創新和改革舉(ju) 措。2022年初,中辦、國辦印發《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辦法》明確了檢察機關(guan) 對督察移送的生態環境損害問題,依法開展公益訴訟的職責。最高檢也是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領導小組的成員單位。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向最高檢移送案件材料已成為(wei) 常態化工作機製。檢察公益訴訟參與(yu) 環保督察整改,目的就是發揮支持補位作用,用法治力量保障環保督察整改落到實處,最大限度推動問題全麵整改、徹底整改;這也是檢察機關(guan) 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xi) 近平法治思想,助推汙染防治向更深問題層次、更廣領域、更高要求發展的務實舉(ju) 措。
最高檢高度重視,先後三次召開視頻督導會(hui) ,專(zhuan) 門出台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公益訴訟案件交辦督辦工作辦法,統籌調度各地辦案工作。各級檢察機關(guan) 堅持把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公益訴訟案件作為(wei) “一把手”工程來抓,聚焦重點問題依法能動履職,截至2022年12月,共立案辦理相關(guan) 公益訴訟案件2982件,有力推動解決(jue) 了一批生態破壞和環境汙染問題。一是堅持因案施策,助推督察整改和生態環境修複。針對行政機關(guan) 履職後仍難以恢複公益的情形,共提起民事公益訴訟100件,向汙染企業(ye) 和個(ge) 人索賠環境損害賠償(chang) 金約8億(yi) 元,破解“企業(ye) 汙染、群眾(zhong) 受害、政府買(mai) 單”問題。針對跨區域協調難度大、多部門監管職責交叉以及有關(guan) 部門對問題不夠重視導致整改進度滯後或者逾期未整改的情形,共立案辦理行政公益訴訟案件2715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1790件,推動問題得以加速整改。針對違法主體(ti) 未履行修複、賠償(chang) 責任,或者有修複、賠償(chang) 意願的,加強與(yu) 生態環境等部門的溝通,督促提醒其開展生態損害賠償(chang) 磋商或訴訟。各級檢察機關(guan) 共支持有關(guan) 部門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磋商84件,達成賠償(chang) 協議金額共計13億(yi) 餘(yu) 元。二是堅持係統觀念,協同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檢察機關(guan) 主動排查發現督察關(guan) 聯性問題,依法辦理一批衍生性案件,舉(ju) 一反三、以點帶麵推動問題整改,助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治理和保護。同時,結合案件辦理,深度分析治理短板漏洞,督促有關(guan) 主管部門加強和改進監管工作,推動完善相關(guan) 行業(ye) 、領域、區域治理機製。廣東(dong) 省檢察院辦案時發現珠江出海水道內(nei) 非法采砂洗泥監管責任不明、執法依據缺失等問題,建議省河長辦推動相關(guan) 部門出台了洗砂管理辦法,堵塞管理漏洞。三是堅持在辦案中服務,更好地保障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檢察機關(guan) 在辦案中既不折不扣落實嚴(yan) 的主基調,依法保護生態環境,也注重推動企業(ye) 堅定不移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hui) 效益多贏。比如,慎重選擇辦案時機和方式,盡可能減少對企業(ye) 正常生產(chan) 經營活動的影響。注重做好案件辦理的“後半篇文章”,積極聽取行政機關(guan) 、企業(ye) 的意見,從(cong) 法律政策層麵提供意見建議,幫助解決(jue) 實際困難。
記者:請問發布這批典型案例的主要考慮是什麽(me) ?
最高檢第八檢察廳負責人:本次專(zhuan) 題發布檢察公益訴訟協同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典型案例,主要考慮以下幾個(ge) 因素:一是深入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公益訴訟案件辦理工作。檢察公益訴訟作為(wei) 環境保護治理體(ti) 係中一支新生的重要力量,在參與(yu) 督察整改工作中積極發揮作用,不斷探索創新辦案方法及工作機製,取得了實實在在的辦案成效。發布典型案例既是對辦案經驗做法的總結,也是對檢察公益訴訟參與(yu) 督察整改工作的再動員、再部署、再推進。二是發揮典型案例示範引領作用。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具有政治性、嚴(yan) 肅性、重要性特點,聚焦的大多都是生態環境領域突出矛盾和重大問題,反映的都是“硬骨頭”和“老大難”問題,督察整改受到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這對檢察機關(guan) 的辦案水平提出了極高要求,需要準確把握辦案條件、辦案時機、辦案方式以及相關(guan) 法律政策界限。本次發布的典型案例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hui) 效果都比較好,充分體(ti) 現了檢察擔當,對各級檢察機關(guan) 辦理該類案件具有規範指引作用。三是發揮以案釋法作用。一方麵,發揮警示震懾、普法教育作用,使保護優(you) 先、預防為(wei) 主、損害擔責、係統保護等生態環境保護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麵,增進社會(hui) 各界對檢察公益訴訟推動生態環境治理的關(guan) 注度、認同度、參與(yu) 度,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記者:此次發布的典型案例有什麽(me) 特點?
最高檢第八檢察廳負責人:本次發布的檢察公益訴訟協同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典型案例共10件,涉及危險廢物、工業(ye) 廢水、大氣、重金屬等汙染整治,農(nong) 用地及自然保護區生態修複,非法采礦治理,城鎮生活垃圾規範處置等問題,體(ti) 現了檢察機關(guan) 助力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的擔當作為(wei) 。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是凸顯民事公益訴訟在督察整改中的獨特價(jia) 值。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製度、依靠法治。隻有實行最嚴(yan) 格的製度、最嚴(yan) 密的法治,才能為(wei) 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檢察機關(guan) 針對大型企業(ye) 環境違法,督察問題雖然已經整改,但環境損害責任無人承擔的問題,嚴(yan) 格落實“誰汙染、誰治理”“誰破壞、誰修複”要求,優(you) 先適用民事公益訴訟,依法追究違法主體(ti) 生態環境損害責任。本次發布的10件典型案例中,民事公益訴訟有6件。比如,廣西檢察機關(guan) 針對某央企多個(ge) 下屬企業(ye) 稀土項目汙染環境問題,發揮一體(ti) 化辦案機製優(you) 勢,通過民事公益訴訟推動修複受損公益,促使企業(ye) 主動賠付環境損害賠償(chang) 金共計1213萬(wan) 餘(yu) 元。山西省晉中市太穀區檢察院針對某煤氣化公司長期違法排汙造成大氣汙染問題,除通過檢察建議督促行政機關(guan) 履行職責外,還提起民事公益訴訟,促使該公司賠付環境損害賠償(chang) 金和鑒定費共計397萬(wan) 餘(yu) 元。貴州省貴陽市檢察院針對某大型央企非法占地采礦破壞生態環境問題,在企業(ye) 自身采取部分修複措施的情況下,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請求賠償(chang) 生態服務功能損失費用、調查評估費用共計487萬(wan) 餘(yu) 元,獲得法院判決(jue) 支持。
二是準確把握行政公益訴訟履職時機和立案條件。總體(ti) 上,地方黨(dang) 委政府對督察整改責任都壓得很實,行政機關(guan) 的職責一般已初步履行或正在履行。檢察機關(guan) 堅持行政機關(guan) 自行整改優(you) 先原則,審慎把握行政公益訴訟啟動時機和立案條件,督促負有監管職責的行政機關(guan) 依法履職,推動涉案問題整改。浙江省龍港市檢察院針對龍港市新城圍墾區垃圾堆放點汙染環境問題,在發現行政機關(guan) 開始啟動整改工作時,暫緩立案並跟進監督,當發現行政機關(guan) 整改不及時、長時間整改不到位時依法發出檢察建議,督促多部門協同開展專(zhuan) 項整治,及時清運處置28萬(wan) 餘(yu) 噸垃圾,消除了垃圾堆放點對周邊環境的影響。上海市鬆江區檢察院針對小昆山鎮生活垃圾填埋場長期汙染環境問題,在了解到相關(guan) 部門整改進度緩慢、整治工作尚未實質性推動後,依法啟動行政公益訴訟程序,助推相關(guan) 部門及時開展整治工作,實現了對黃浦江上遊飲用水水源地的有效保護。
三是加強協同配合,凝聚生態環境保護合力。注重融合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與(yu) 刑事檢察作用,打好維護公益的“組合拳”。江西省宜春市檢察院針對村民長期非法采砂造成部分河堤被損毀問題,發揮“公益+刑事”橫向一體(ti) 化優(you) 勢,監督公安機關(guan) 刑事立案的同時依法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形成公益保護合力。北京市昌平區檢察院針對某公司非法占地、非法采礦導致生態環境破壞問題,統籌運用刑事、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在有效打擊違法犯罪的同時,通過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請求判令該公司承擔相關(guan) 費用共計2500餘(yu) 萬(wan) 元。注重內(nei) 外配合,對符合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索賠條件的,督促提醒行政機關(guan) 開展生態損害賠償(chang) 磋商或訴訟,並提供法律支持。海南省三亞(ya) 市檢察院針對某公司嚴(yan) 重破壞自然保護區森林資源的違法行為(wei) ,調查核實後及時督促行政機關(guan) 履職。在行政機關(guan) 未能就賠償(chang) 事宜與(yu) 該公司磋商達成一致,亦未提起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訴訟的情況下,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訴請判令該公司承擔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費用3200餘(yu) 萬(wan) 元,獲得法院判決(jue) 支持。
四是注重標本兼治,深度融入社會(hui) 治理。針對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發現的曆史遺留問題,積極融入地方黨(dang) 政督察整改統一部署,推動檢察辦案與(yu) 社會(hui) 治理深度融合。湖南檢察機關(guan) 針對督察反映的某公司錳礦汙染問題,根據湖南省委的統一部署,成立專(zhuan) 門辦案組,全麵摸排起底、調查核實,監督支持州級政府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磋商,促使該公司自願簽署3890餘(yu) 萬(wan) 元賠償(chang) 協議。辦案中湖南檢察機關(guan) 還針對礦業(ye) 汙染綜合整治工作中存在的行業(ye) 監管、溯源治理等問題向州政府製發社會(hui) 治理檢察建議,從(cong) 源頭上有效推進解決(jue) 礦業(ye) 汙染問題。內(nei) 蒙古自治區檢察機關(guan) 針對某央企非法處置危險廢物汙染環境的問題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訴訟,促使企業(ye) 對1.32萬(wan) 噸大修渣處置後廢渣混合物依法處置,投入專(zhuan) 項資金用於(yu) 技改提升;同時推動生態環境部門開展電解鋁行業(ye) 專(zhuan) 項整治,解決(jue) 相關(guan) 環境汙染問題14個(ge) 。
記者:下一步,檢察機關(guan) 將采取哪些措施在助推督察整改方麵持續發力?
最高檢第八檢察廳負責人:下一步,檢察機關(guan) 將開展以下方麵工作:一是加強統籌指導,更加深度參與(yu) 督察整改。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從(cong) 講政治、顧大局的高度,持續抓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公益訴訟案件辦理工作。最高檢將采取掛牌督辦、個(ge) 案指導、專(zhuan) 項督查、定期通報等方式,加強督促指導,確保件件有著落、見實效。二是嚴(yan) 格規範辦案,更加注重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案件辦理實效。嚴(yan) 格按照《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辦案規則》《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公益訴訟案件線索交辦督辦工作辦法》等有關(guan) 規定辦案,提升辦案質效。三是完善工作機製,更加有效發揮公益訴訟獨特作用。加強與(yu)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的溝通,推動雙方合作由日常線索移送向重點案件線索聯合督辦、督察整改問題聯合“回頭看”拓展,形成常態化工作機製。積極與(yu) 生態環境部等溝通,推動完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與(yu) 公益訴訟檢察銜接機製。四是加強公眾(zhong) 參與(yu) ,更大範圍凝聚生態環境保護合力。采取多種形式宣傳(chuan) 檢察公益訴訟參與(yu)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成效,促進提升全社會(hui) 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推廣運用“益心為(wei) 公”誌願者檢察雲(yun) 平台,發揮誌願者在檢察聽證、專(zhuan) 業(ye) 谘詢、跟蹤觀察、評估驗收等方麵積極作用,推動構建生態環境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最高檢網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