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房地產市場企穩還需一些耐心

發布時間:2023-06-07 15:59:00來源: 經濟日報

  房地產(chan) 市場在今年第一季度有較為(wei) 明顯的複蘇跡象。但到了4月份、5月份,這種態勢並未得到更好延續。從(cong)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看,4月份70個(ge) 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jia) 格環比整體(ti) 漲幅回落,價(jia) 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有所減少。從(cong) 市場反響看,5月份的市場活躍度與(yu) 第一季度相比仍然不高。

  當前,房地產(chan) 市場仍處於(yu) 調整期,對於(yu) 4月份、5月份的回落應理性看待。2023年之前,房地產(chan) 開發企業(ye) 陸續出現資金鏈吃緊狀況,加之疫情對施工進度的影響,新建商品住宅一度難以按時交付。市場明顯下行,購房者觀望情緒濃厚。2023年第一季度,很多城市都出現了銷售量和銷售價(jia) 格的雙升,如今的回落,當視為(wei) 企穩回升過程中出現的正常波動。有關(guan) 部門和各地持續出台支持政策,放鬆購房限製,減輕資金壓力,加大金融支持,而政策的落地見效需要一定時間。我們(men) 應該給房地產(chan) 市場的企穩回升以及持續平穩健康發展更多耐心和信心。

  其實,總體(ti) 上不一定有那麽(me) 糟糕。無論從(cong) 銷售量還是銷售價(jia) 格看,當前房地產(chan) 市場仍平穩,尚未出現大幅下降的情況。今年第一季度出現明顯複蘇跡象,原因在於(yu) 疫情政策優(you) 化調整後,過去一年半甚至更長時間積壓的購房需求集中釋放。4月份、5月份較第一季度出現一定回落,屬於(yu) 正常的調整。一些“低首付”“負首付”和房子降價(jia) 的情況,目前僅(jin) 出現在地理位置相對較偏的個(ge) 別項目,並不代表整個(ge) 城市的情況。二手房掛牌量在一些城市增多,原因也是多重的,這其中有一定數量的換房需求,一些購房者通過賣舊買(mai) 新或者賣小換大,實現居住條件升級。且“賣一買(mai) 一”能夠“帶押過戶”,以及能享受稅費減免等便利和優(you) 惠,也對二手房交易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對於(yu) 房地產(chan) 市場的企穩複蘇,仍應充滿信心。1月份至4月份全國住宅銷售麵積增長2.7%,住宅銷售額增長11.8%,均有所加快。房地產(chan) 開發企業(ye) 資金緊張狀況也有所緩解。房地產(chan) 經紀機構的消息顯示,當前消費者看房的積極性尚可,表明真實購房需求並不弱。另一家房地產(chan) 經紀機構也認為(wei) ,對市場整體(ti) 的穩定狀態充滿信心,2023年市場交易量相對於(yu) 去年將迎來穩健複蘇。

  我國城鎮化進程仍在穩步推進,經濟活躍度高使得人口流動仍較為(wei) 頻繁,人民群眾(zhong) 對居住品質的提升仍有很高期待,這些因素均能有力支撐我國房地產(chan) 市場較大的需求量。房地產(chan) 行業(ye) 仍將是一個(ge) 大行業(ye) 、好行業(ye) ,房地產(chan) 市場有望進一步實現平穩健康發展。

  對於(yu) 房地產(chan) 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還需多些耐心。對促進房地產(chan) 市場企穩複蘇的各項政策持續產(chan) 生效果,應有一點耐心。過去20餘(yu) 年快速發展階段,房地產(chan) 行業(ye) 形成了“高杠杆、高負債(zhai) 、高周轉”模式,這種模式將逐漸成為(wei) 曆史。我們(men) 對住房的需求從(cong) 過去“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市場也逐步進入總量小一點,增速比過去慢一點,平穩發展的階段。

  從(cong) “三高”向新發展模式過渡的過程中,企業(ye) 在積極探索,政策也將逐步完善。在這一過程中,企業(ye) 需要轉變觀念,甚至經曆轉型的陣痛。如果說過去高周轉模式支撐了這一行業(ye) 更容易“賺快錢”,未來,房地產(chan) 行業(ye) 在租購並舉(ju) 、經營服務性業(ye) 務以及城市更新等方向迎來新機會(hui) ,則更有可能賺的是小錢、慢錢、辛苦錢,向管理、服務、運營要效益,也需要更多耐心,下更多繡花功夫。

  當前,應繼續千方百計推進保交樓,如期、保證質量地完成房屋交付有助於(yu) 恢複各方對房地產(chan) 市場的信心。應進一步挖掘支持政策調整優(you) 化空間,助力市場企穩回升。大力支持購買(mai) 首套房,合理支持購買(mai) 二套房。應將視線回歸到房子本身,提供更優(you) 質、更契合市場需求的好房子將有助於(yu) 促進住房消費。

  從(cong) 長遠看,還應持續完善住房保障體(ti) 係,使新市民、青年人等通過保障性住房在城市紮根,為(wei) 他們(men) 努力工作減輕居住方麵的後顧之憂。待他們(men) 有一定積蓄後,也會(hui) 逐漸形成新的購買(mai) 力。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亢 舒)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