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管理部:已實現對6900餘家重大危險源危化品企業在線監測
中新網6月8日電 國新辦8日就“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重大決(jue) 策部署 推進應急管理體(ti) 係和能力現代化”舉(ju) 行發布會(hui) ,應急管理部部長王祥喜在會(hui) 上表示,目前,已實現對6900餘(yu) 家重大危險源危化品企業(ye) 、3400家煤礦、2400家三等及以上尾礦庫在線監測,出現異常自動報警,及時響應處置。
王祥喜指出,2018年至2022年,全國生產(chan) 安全事故總量和死亡人數比前5年分別下降80.8%、51.4%,自然災害死亡失蹤人數比前5年下降54.3%。
王祥喜表示,應急管理部把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作為(wei) 首要政治任務,深入抓好貫徹落實工作,努力以高水平安全服務高質量發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具體(ti) 來說,主要抓了四個(ge) 方麵的工作:
一是著力完善體(ti) 係。按照“建立大安全大應急框架”的要求,發揮綜合優(you) 勢和相關(guan) 部門的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加強統分結合、防救協同、上下聯動,銜接好各環節的責任鏈條,推動形成齊抓共管、協同高效的應急管理工作格局。今年以來,重點在健全責任體(ti) 係、優(you) 化指揮機製、完善法治體(ti) 係、強化基層應急管理等方麵下功夫。比如,圍繞解決(jue) 責任落實難的問題,推動各地明確黨(dang) 政領導幹部安全生產(chan) 和防災減災責任清單;細化落實部門“三管三必須”行業(ye) 監管責任,對新業(ye) 態新材料等可能帶來的風險,及時明確主管部門的責任;強化企業(ye) 主體(ti) 責任落實,對高危行業(ye) 央企、地方國企、民企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開展安全管理能力考核。對事故多發的地區、企業(ye) ,還綜合運用警示約談、公開通報、現場督導、媒體(ti) 曝光等手段,推動責任落實。
二是著力預防為(wei) 主。按照“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的要求,在工作重心上更加注重防的工作,突出抓安全風險的源頭防控、常態管控、監測預警、工程治理,主動塑造有利於(yu) 發展的安全環境。目前,已實現對6900餘(yu) 家重大危險源危化品企業(ye) 、3400家煤礦、2400家三等及以上尾礦庫在線監測,出現異常自動報警,及時響應處置。
三是著力專(zhuan) 項整治。今年以來,生產(chan) 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持續下降,但重特大事故有所反彈。在全國部署開展了重大事故隱患專(zhuan) 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同時深刻汲取事故教訓,對礦山安全、消防安全、危化品安全突出問題集中開展針對性整治。為(wei) 了提升整治效果,緊緊圍繞切實提高風險隱患排查和整改質量、切實提升發現問題解決(jue) 問題的強烈意願和能力水平,緊盯電焊、切割等施工作業(ye) 和露天礦邊坡超設計施工作業(ye) 、現場管理混亂(luan) 等突出問題,派出多個(ge) 執法小分隊赴重點地區“四不兩(liang) 直”暗查暗訪,並在主流媒體(ti) 公開曝光。派出20個(ge) 綜合檢查組赴各地督導檢查,推動整治行動落地見效。
四是著力提升能力。按照“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的要求,持續實施自然災害防治重點工程,構建以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為(wei) 主力、以專(zhuan) 業(ye) 救援隊伍為(wei) 協同、以軍(jun) 隊應急力量為(wei) 突擊、以社會(hui) 力量為(wei) 輔助的中國特色應急救援力量體(ti) 係。目前,6個(ge) 國家區域救援中心已全部開工。今年5月,在雲(yun) 南舉(ju) 行了“應急使命·2023”演習(xi) ,全麵檢驗和鍛煉了高山峽穀地區抗震救援能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