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插上“數字化”翅膀,縣域女性就業有了新選擇

發布時間:2023-06-09 10:32:00來源: 工人日報

  擴大就業(ye) 機會(hui) 、創新職業(ye) 實踐、降低就業(ye) 門檻

  插上“數字化”翅膀,縣域女性就業(ye) 有了新選擇

  閱讀提示

  成為(wei) 農(nong) 田數字管理員的楊黑車,通過電腦程序可以管理200多畝(mu) 石榴樹;花農(nong) 李彥蓉搭上電商快車,找到了屬於(yu) 自己的事業(ye) ;網約配送員張翠菊時間靈活,農(nong) 忙兼職兩(liang) 不誤……借助“數字化”的翅膀,越來越多鄉(xiang) 村女性成為(wei) 新興(xing) 職業(ye) 者,在縣域找到更多就業(ye) 機會(hui) 。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近日發布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2022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已經達到50.2萬(wan) 億(yi) 元。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催生了一批新興(xing) 數字職業(ye) ,拓展了就業(ye) 新空間。記者采訪發現,數字經濟的發展,也為(wei) 縣域女性創業(ye) 就業(ye) 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機遇。

  數字就業(ye) 提供更多機會(hui)

  正值夏季,雲(yun) 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萬(wan) 頃石榴園花開如火。日前,記者走進草壩鎮五八(蒙自)數字農(nong) 業(ye) 示範基地,大片的石榴花紅得耀眼,排列整齊的石榴樹迎風搖曳。

  五八(蒙自)數字農(nong) 業(ye) 示範基地是蒙自市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基地種植2300餘(yu) 畝(mu) 突尼斯軟籽石榴,從(cong) 事基地管理、技術工作的人員有12名,平均每名員工管理200多畝(mu) 石榴樹。

  3年前對農(nong) 業(ye) 數字管理一無所知的基地員工、哈尼族姑娘楊黑車不會(hui) 想到,如今,她會(hui) 成為(wei) 一名農(nong) 田數字管理員。

  “現在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基地巡視石榴樹,查看有沒有病蟲害、灌溉係統管道有沒有損壞等問題。”楊黑車告訴記者,相比於(yu) 在外務工,這份工作既能學知識又能兼顧家庭。

  在大片的石榴樹包圍中,有一棟黃色建築,這是實現數字農(nong) 業(ye) 的“大腦”——水肥一體(ti) 化自動灌溉係統控製室。控製室後方,有一個(ge) 儲(chu) 水量為(wei) 1.7萬(wan) 方的蓄水池。

  “控製室的工作很簡單,輸入密碼,進入電腦設置好的程序輸入指令,灌溉係統就會(hui) 按照智能設定給水給肥,分片區灌溉,每個(ge) 片區200餘(yu) 畝(mu) 地,由電磁閥控製,分批次供給。”員工李陽介紹,這和以前外出務工幹活完全不一樣,工作強度和環境都有改善,“一名女性可以頂5個(ge) 壯漢。”

  據悉,近兩(liang) 年當地政府為(wei) 鄉(xiang) 村女性和返鄉(xiang) 年輕人學技術提供培訓,並助力其在當地就業(ye) 。如今,借助“數字化”的翅膀,越來越多人成為(wei) “新興(xing) 職業(ye) 者”,在縣域找到更多就業(ye) 機會(hui) 。

  花農(nong) 變身頭部電商

  在昆明嵩明縣的一座鮮花基地,20多名阿姨正在悉心打理繡球花的幼苗。再過半個(ge) 月,這些繡球花就將登陸各大電商平台的直播間。

  “早上打理幼苗,下午在嵩明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農(nong) 雲(yun) 行動’專(zhuan) 項小組為(wei) 我們(men) 100多位中小商家和花農(nong) 講解了鮮花類目的電商和直播運營策略,並對新商家、新主播提供免費流量、資源位和供應鏈支持。”鮮花商家李彥蓉做夢也沒想到,她和表姐除了做花農(nong) ,還擁有了自己的事業(ye) 。

  據了解,為(wei) 進一步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響應“數商興(xing) 農(nong) ”號召,拚多多前不久在昆明正式啟動了“農(nong) 雲(yun) 行動”,集中投入優(you) 勢資源,推動全國100個(ge) 農(nong) 產(chan) 帶更快“拚上雲(yun) 端”,打造更具韌性和競爭(zheng) 力的數字化農(nong) 產(chan) 帶。

  李彥蓉是嵩明本地的鮮花商家,也是鮮花類目在當地的頭部商家。在入駐平台之前,李彥蓉和村裏100多名女性花農(nong) 主要從(cong) 事鮮花種植,並在當地的村子裏經營了一座85畝(mu) 的種植基地。

  去年,受疫情影響,李彥蓉開始嚐試通過電商的方式銷售基地的玫瑰、多肉等鮮花產(chan) 品,並首次開通了直播間。今年情人節前後,李彥蓉的店鋪僅(jin) 直播間的訂單量日均就突破了3000單,再加上線下市場的複蘇,整體(ti) 行情已經超過去年。

  今年以來,李彥蓉為(wei) 種植基地培育了繡球花等新品,準備在直播上繼續發力。“鮮花直播的貨源和場景有了,但目前比較著急的是缺少直播人才。”李彥蓉表示,進入3月份,基地的盆栽花預計可以超過日均5000單,一旦錯過了銷量旺季,將是很大的損失。

  在嵩明和晉寧的電商培訓專(zhuan) 場,像李彥蓉一樣的農(nong) 村女性商家還有很多。楊錦華是昆明晉寧區寶峰鎮的花農(nong) ,從(cong) 事多肉種植已經有20年的時間。去年自家承包了10畝(mu) 多肉,但因物流受阻導致銷量縮水了30%,也讓這位老花農(nong) 動了線上賣多肉的心思,便和老伴兒(er) 直接在大棚裏開了直播。沒想到,自己樸實的花農(nong) 大姐形象很受網友的喜愛和信任,很快打開了銷售局麵。

  “以前都是把多肉賣給收購商,利潤比較低,開了直播之後,沒有中間商,賣多肉的效益很可觀。”楊錦華說,現在每天的訂單量維持在一兩(liang) 百單,一直沒有突破,培訓專(zhuan) 場機會(hui) 難得,希望來現場學習(xi) 一下直播、運營的技巧。

  提高縣域女性就業(ye) 質量

  雲(yun) 南普洱茶產(chan) 業(ye) 是當地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茶品種繁多,但是一直以來原材料參差不齊,附加值少,銷售渠道比較單一。從(cong) 小在茶園長大的唐玲萌生了選擇種植茶葉創業(ye) 的想法。

  “2019年,我到普洱茶學院學習(xi) 電子商務,如果沒有這樣的工作機會(hui) ,我的命運就是外出務工或者在家務農(nong) 嫁人,數字科技真的改變了我們(men) 的人生。”唐玲感慨地說,在學校裏,她感受到濃厚的創業(ye) 氛圍,並開展了電子商務實踐。如今,唐玲的創業(ye) 項目不僅(jin) 銷售狀況良好,還參與(yu) 當地有機茶葉種植標準製定,推廣有機茶葉種植體(ti) 係。

  昆明東(dong) 川縣的張翠菊農(nong) 忙時節做農(nong) 活,農(nong) 閑時做網約配送員。“這活多勞多得,又能照顧到家庭,現在月收入超過3000元,今年就可以把債(zhai) 務還清,在縣城買(mai) 房的錢也準備得差不多了。”她說。

  雲(yun) 南省人社廳工作人員表示,下一步雲(yun) 南將數字經濟促進就業(ye) 的長處和優(you) 勢更多更好地激發出來,比如擴大就業(ye) 機會(hui) 、創新職業(ye) 實踐、降低就業(ye) 門檻等。“同時加強數字人才培養(yang) ,一是要促進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加大數字經濟就業(ye) 創業(ye) 的支持力度,將促進數字經濟就業(ye) 納入數字經濟發展戰略;二是要適應數字化的轉型,加強人力資源開發,促進人崗匹配;三是要進一步規範勞動用工管理,切實保障勞動者的基本權益;四是要優(you) 化就業(ye) 服務的方式,積極推動數字化就業(ye) 服務體(ti) 係建設,加強就業(ye) 服務與(yu) 數字技術的深度融合。”該工作人員說。

  黃榆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