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隨筆丨什麽時候都不能輕言糧食過關了
麥子熟了。收麥,是頭等大事。
最近這些天,豫陝魯徽鄂冀等地,正全力搶收麥子。之前數日,河南出現大範圍持續降雨,恰逢小麥的成熟收獲期。雨來得不是時候。豐(feng) 收已“在望”“在田”,關(guan) 鍵時刻,急需“龍口奪糧”。夏收夏播、搶收搶烘,種田人正夜以繼日。
“十九連豐(feng) ”,哪一場豐(feng) 收不是“搶”出來的。去年夏收的那一茬冬小麥,在前年播種時遭遇秋汛,三分之一晚播,收獲時又逢疫情點多麵廣頻發。種田人們(men) 一路奮戰,悉心嗬護,搶收搶種,最終實現夏糧豐(feng) 收。真正應了那句話,事非經過不知難。
對糧食,特別需要“時時放心不下”。對豐(feng) 收,千萬(wan) 不能“審美疲勞”。全國糧食產(chan) 量已經連續八年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連年豐(feng) 收,糧食問題過關(guan) 了嗎?
“什麽(me) 時候都不能輕言糧食過關(guan) 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這樣說。
實施新一輪千億(yi) 斤糧食產(chan) 能提升行動,這是中國農(nong) 業(ye) 界正忙的一件大事。凸顯出“1.3萬(wan) 億(yi) 斤”還不夠,還得再上一個(ge) 台階。
為(wei) 什麽(me) “還不夠”?兩(liang) 個(ge) 原因——
一是世界正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充滿不確定性,“手中有糧”顯得愈發重要。糧食安全是極端重要的國家安全。曆史上,春秋時期,齊國先是誘導魯國棄糧種桑,後來斷糧降服魯國;越王勾踐把種子煮熟進貢給吳國,然後趁其糧食絕收,一舉(ju) 滅吳。今天,世界上一有什麽(me) 風吹草動,糧食,往往站在最容易受影響之列。到時候在國際市場上有錢也買(mai) 不到,買(mai) 到了也運不回來。
道理就是這麽(me) 個(ge) 道理:如果糧食出了問題,誰也救不了我們(men) 。在糧食上,我們(men) 必須做到不被“卡脖子”。糧食安全的係數還得高一點,再高一點。
二是14億(yi) 多中國人對糧食的需求還在提高,更高的質量,要求有更多的數量。人每天張嘴吃飯,不僅(jin) 吃五穀雜糧,還要吃肉蛋奶。“一斤肉五斤糧”,糧食消費需求正發生結構性變化。像玉米,在我國的糧食產(chan) 量中占了近四成,主要用途是飼料糧,最終要轉化成肉蛋奶。
悠悠萬(wan) 事,吃飯為(wei) 大。吃飽、吃好,還要吃出健康。
所以,自己的飯碗,必須自己把它端牢。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了三個(ge) “一起抓”:堅持產(chan) 量產(chan) 能一起抓、數量質量一起抓、生產(chan) 生態一起抓,增強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穩定性。
新時代十年,我國的糧食產(chan) 能提升了1400億(yi) 斤。再提升個(ge) “千億(yi) 斤”,難度會(hui) 更大。提產(chan) 能,從(cong) 全局說,關(guan) 鍵還是抓耕地和種子這兩(liang) 個(ge) 要害。堅決(jue) 守住18億(yi) 畝(mu) 耕地紅線,堅決(jue) 遏製“非農(nong) 化”,有效防止“非糧化”,堅持良田糧用大原則。推動農(nong) 業(ye) 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和種業(ye) 振興(xing) ,把當家品種牢牢攥在自己手裏。從(cong) 品種說,小麥、水稻已“接近天花板”,還要努力提升,但更多要依靠玉米和大豆,穩口糧、穩玉米、擴大豆、擴油料。從(cong) 手段說,聚焦提高單產(chan) ,向科技要產(chan) 量、要產(chan) 能,促進主要糧油作物大麵積盡快提高單產(chan) 。
糧食產(chan) 能,不是要不要提的問題,而是必須提、加快提的問題。產(chan) 能提一分,糧食安全就穩一分。一邊忙提升產(chan) 能,一邊還要促節約降損。據有關(guan) 機構估算,我國每年損失浪費的食物超過22.7%,約9200億(yi) 斤,若能挽回一半,就夠1.9億(yi) 人吃一年。除了向傳(chuan) 統耕地要糧食,還要體(ti) 現“大食物觀”,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設施農(nong) 業(ye) 要食物,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
關(guan) 注糧食,就要體(ti) 貼農(nong) 民、幫助農(nong) 民、支持農(nong) 民。農(nong) 民種糧能掙錢,糧食生產(chan) 才有保障。按黨(dang) 中央部署,今年繼續健全種糧農(nong) 民收益保障機製,完善價(jia) 格、補貼、保險“三位一體(ti) ”的政策體(ti) 係。今年小麥最低收購價(jia) 格是每斤1.17元,早秈稻1.26元,都比上年提高了2分錢,分別是連續三年、四年提高。
在河南,這些天,一邊搶收麥子,一邊已開啟農(nong) 業(ye) 保險的綠色辦理通道,將小麥萌動發芽致損納入理賠範圍。有關(guan) 部門要求對受災損失盡快理賠、應賠盡賠。把地裏的麥子盡最大努力“搶”回來,也要把農(nong) 民兄弟的損失盡力減到最小。
民為(wei) 國基,穀為(wei) 民命。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始終把解決(jue) 好十幾億(yi) 人口的吃飯問題,作為(wei) 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經過十多年持續努力,今天,我國的口糧自給率在100%以上,穀物自給率在95%以上,人均糧食占有量約480公斤,高於(yu) 國際公認的400公斤糧食安全線,做到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無論風吹雨打,我們(men) 的心是定的。同時,圍繞糧食安全,舉(ju) 國上下,也有著居安思危的基本心態,有著從(cong) 差距中看潛力、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努力狀態。
麥子熟了。每一季的成熟,都是種田人,以及全社會(hui) ,用心血澆灌出來的。
豐(feng) 收,從(cong) 來都得來不易。每一年的豐(feng) 收,都並不意味著,下一年度的豐(feng) 收可以自動到來。
(文丨總台特約評論員 楊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