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鏡門”醜聞曝光已十年 法國專家:美政府監聽行動變本加厲
今年是美國“棱鏡門”醜(chou) 聞曝光十周年。2013年6月5日,英國《衛報》首次披露,美國正在開展一個(ge) 代號為(wei) “棱鏡”的秘密項目。美國情報機構利用微軟、穀歌、蘋果、臉書(shu) 、雅虎等9家互聯網公司及一些大型通信服務商提供的數據,肆意追蹤民眾(zhong) 的私人關(guan) 係與(yu) 社會(hui) 活動,對美國國內(nei) 外進行大規模監聽。這一消息引發美國國內(nei) 國外的廣泛抗議。
美情報機構通過“棱鏡”計劃監聽全球
2013年6月,美國前中央情報局雇員斯諾登向英國《衛報》、美國《華盛頓郵報》等媒體(ti) 揭露了“棱鏡”計劃的真相。“棱鏡”計劃的正式名稱為(wei) “US-984XN”,是由美國國家安全局和聯邦調查局於(yu) 2007年啟動的秘密監聽項目。美國情報機構通過接入網絡公司的中心服務器,直接接觸用戶數據,實時跟蹤用戶電子郵件、聊天記錄、視頻、音頻、文件、照片等上網信息,全麵監控特定目標及其聯係人的一舉(ju) 一動。“棱鏡”計劃的監聽範圍不僅(jin) 覆蓋美國國內(nei) ,還包括多國政要和民眾(zhong) ,德國、法國等美國盟友也不例外。
“棱鏡”的監聽範圍之廣、程度之深讓人咋舌,遭到多方批評。對此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在記者會(hui) 上回應稱,美國情報機構隻是收集數據,並沒有“聽電話,看短信、查電子郵件內(nei) 容”,並聲稱此舉(ju) 是為(wei) 了美國反恐和國家安全的需要。曝光棱鏡門的時任英國《衛報》記者對這一說法嗤之以鼻。
時任英國《衛報》記者 格倫(lun) ·格林沃爾德:奧巴馬說,美國國家安全局沒有監聽美國人的電話和查看他們(men) 的電子郵件,這一說法絕對是錯誤的。我們(men) 有文件證明,美國總統關(guan) 於(yu) 這方麵的說法都是假的。這份文件揭露的是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監聽係統並非針對非常壞的人或恐怖分子,而是不分青紅皂白地、批量地針對美國公民和世界各地的其他公民。
“棱鏡門”曝光後引發美國國內(nei) 外廣泛抗議
“棱鏡門”醜(chou) 聞令美國的歐洲盟友大為(wei) 震驚。時任歐盟外交與(yu) 安全政策高級代表阿什頓要求美方就監聽事件立即進行澄清。時任法國總統奧朗德要求美國立即停止監聽行為(wei) 。德國媒體(ti) 披露,時任德國總理默克爾當時已被美國情報機構監聽長達十幾年,引發德國強烈不滿。
時任德國總理 默克爾:針對美國國家安全局的行為(wei) ,我一再向美國政府明確表示,監聽盟友是不可接受的。
棱鏡計劃將美國民眾(zhong) 的個(ge) 人隱私毫無遮蔽地暴露在政府麵前,這也引發了美國國內(nei) 的大麵積抗議,華盛頓、紐約、費城、波士頓、芝加哥及舊金山等城市都有民眾(zhong) 舉(ju) 行示威,反對這種無差別監聽行為(wei) 。美國最具影響力的民權組織——美國公民自由聯盟正式起訴聯邦政府,指控其“棱鏡”計劃侵犯言論自由和公民隱私權、違反憲法,並請求法院下令中止這一項目。
法國專(zhuan) 家:美國大搞無差別監聽暴露美式霸權
當地時間7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記者采訪到了法國通信技術專(zhuan) 家勒費比爾。勒費比爾認為(wei) ,“棱鏡門”事件雖然已經過去十年,但是美國當局對其他國家的監聽不但沒有收斂,反而變本加厲。隻要是美方能夠涉及的領域,無論合理與(yu) 否,監聽行動都一直在進行。
俄羅斯國際事務理事會(hui) 主任科爾圖諾夫在接受總台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出於(yu) 所謂的“維護國家安全”目的,大搞國際非法監聽活動,美式霸權禍害世界。
俄羅斯國際事務理事會(hui) 主任 科爾圖諾夫:美國異常擔心自己的內(nei) 政被其他國家幹涉,但與(yu) 此同時,美國卻不止一次利用監聽手段對其他國家的內(nei) 部政治進程施加影響。美國的監聽行為(wei) 會(hui) 對國際合作造成損害,我還認為(wei) 這有損於(yu) 美國的長期經濟和政治利益。
《衛報》:美國並沒有觸及問題核心的改變
最先披露“棱鏡門”醜(chou) 聞的英國《衛報》7日刊文稱,10年後看來,“棱鏡門”醜(chou) 聞的曝光,雖然迫使美國政府解密了部分情報部門運作的細節,但是類似變化並沒有觸及問題的核心。
文章援引曝光“棱鏡門”的前英國《衛報》記者格倫(lun) ·格林沃爾德的話說,美國政府至今仍在繼續其監聽行徑,其方式甚至比10年前所披露出來的更糟糕、更極端。針對美國在監聽問題上的種種作為(wei) ,格林沃爾德說,美國最擅長的事情之一,就是總要打造出一個(ge) 新的敵人來令美國人民恐懼,總要編造出理由來讓美國人民相信,美國政府有必要秘密運作、大搞間諜活動、同時擁有無限的權力。(央視新聞客戶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