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喝酒PK 吃生雞蛋 喝洗腳水……直播“狠PK”為何刹不住?

發布時間:2023-06-09 11:18:00來源: 成都商報

  喝酒PK 吃生雞蛋 喝洗腳水 ……

  直播“狠PK”為(wei) 何刹不住?

  最近,網名為(wei) “三千哥”的主播在直播PK喝酒後去世引發關(guan) 注,記者調查發現,目前網絡平台上各種“狠PK”仍層出不窮,比如吃生雞蛋、喝洗腳水、喝酒懲罰、鞋底打嘴……

  有關(guan) 人士認為(wei) ,網絡直播不能唯流量是圖,要嚴(yan) 格規範此類好勇鬥狠、助長戾氣的“狠PK”,還網絡清朗空間。

  何為(wei) 直播PK?

  顧名思義(yi) ,是指兩(liang) 個(ge) 主播通過各種挑戰和懲罰性的遊戲來吸引觀眾(zhong) 打賞和關(guan) 注。

  將“狠PK”直播視為(wei) 流量密碼

  在如今這個(ge) 網絡時代,直播成了吸引流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一些主播卻走上了追求極端、好勇鬥狠的路線,將低俗鬥狠的PK直播視為(wei) 流量密碼。除了鬥酒,其他“狠PK”形式也層出不窮,譬如飆髒話、吃生雞蛋、喝芥末水,甚至喝洗腳水等等。此外,PK失敗的一方要完成事先約定好的懲罰,這些懲罰也是不堪入目——嚼碎大蒜抹眼睛、自扇耳光、高強度體(ti) 罰性動作……

  主播對平台處罰規避辦法

   被封禁用“小號”重開直播;

   做一些懲罰時,通過拍攝視頻上傳(chuan) 給獲勝方和觀眾(zhong) 看;

   用“黑話”逃避監管

  “狠Pk”為(wei) 何屢禁不止?

   “狠pk”冒頭活躍的根本原因在於(yu) 巨大的利益驅動。

   一場直播PK,主播和平台一般是按照5:5分成。有些大主播一場PK就能收到二三十萬(wan) 的抖幣,按照平台7個(ge) 抖幣為(wei) 1元算,值三四萬(wan) 元,其中平台就可以得到一兩(liang) 萬(wan) 元。

  直播PK喝酒致死後 喝酒PK仍未禁絕

  近期,網絡主播“三千哥”在直播PK中喝下至少4瓶白酒後去世,引發輿論廣泛關(guan) 注。記者從(cong) 當地有關(guan) 部門獲悉,“三千哥”本名姓王,1989年4月出生,在直播PK後被發現去世,因家屬未報警,死因未做調查和鑒定。

  “三千哥”在直播中一般選擇“狠PK”。據他在個(ge) 人主頁上的自述:“生意失敗,我向生活低頭了,我放下了尊嚴(yan) 放下了麵子,把最後的希望寄托在平台上。”

  根據抖音《直播行為(wei) 規範》,直播中喝酒屬於(yu) 三級(一般)違規行為(wei) ,平台有權根據主播違規情節嚴(yan) 重程度給予警告、斷播、封禁開播權限(1天到一周不等)等處罰。

  據直播平台有關(guan) 人士介紹,該主播此前就有賬號因飲酒被封禁。當晚采用多個(ge) 賬號直播,繞開平台審核規則,“其PK飲酒被平台中斷後,又連續更換多個(ge) 賬號飲酒並有遮擋酒瓶等動作,持續躲避平台審核。”

  悲劇發生後,記者在抖音等多個(ge) 直播平台發現,類似的“狠PK”仍能輕易搜索到,且套路如出一轍,基本上就是兩(liang) 位主播互相挑釁拉票,輸的一方接受懲罰。甚至在喝酒PK致死事件發生後,依舊有一些主播將喝酒作為(wei) PK懲罰的一部分。

  5月30日晚,記者在抖音看到,兩(liang) 位女性主播PK結束後,獲勝一方告訴失敗一方懲罰“要4個(ge) ”。失敗一方隨即拿出一提罐裝啤酒開始拆封。除了喝酒懲罰,還有言語的鬥狠,獲勝一方不停說著“落在我手裏你倒黴了”等言語刺激對方。為(wei) 了逃避平台監管,獲勝一方提醒失敗一方把酒“拿遠點”“擋著點”,還用卡通頭像遮蔽自己的形象。當晚,失敗一方在喝完4罐啤酒後開始嘔吐。

  除了罰酒,其他“狠PK”形式也層出不窮。譬如,吃生雞蛋、喝芥末水,甚至洗腳水;高強度體(ti) 罰性動作等等。

  不光是懲罰環節好勇鬥狠,在PK拉票環節也充滿挑釁言語和行為(wei) 。記者在一些主播的直播間看到,一些主播在PK拉票環節不停挑釁對方,滿口粗話,呼籲粉絲(si) 為(wei) 自己送出禮物。粉絲(si) 在主播的帶動下,圍觀起哄,相互謾罵現象也時有發生,整個(ge) 直播PK過程充滿戾氣。

  好勇鬥狠的“狠PK”

  為(wei) 何“刹不住”

  記者調查發現,“狠PK”之下,一邊是主播做著出格舉(ju) 動挑動觀眾(zhong) ,一邊是主播又被網絡戾氣和暴力“反噬”,形成惡性循環。一位網民評論說,主播之間的PK往往是以譴責或者挖苦對方來抬高自己,“這種互相‘黑’對方的風氣”,不能發展下去。

  為(wei) 何此類不斷挑戰底線的“狠PK”屢禁不絕?

  業(ye) 內(nei) 人士告訴記者,一場直播PK,主播和平台一般是按照5:5分成。有些大主播一場PK就能收到二三十萬(wan) 的抖幣,按照平台7個(ge) 抖幣為(wei) 1元算,值三四萬(wan) 元,其中平台就可以得到一兩(liang) 萬(wan) 元。“主播吸引的流量越多,打賞的抖幣等越多,平台收益就越高。”該業(ye) 內(nei) 人士對記者說。

  近年來形形色色的“PK”給諸多主播帶來流量和經濟利益的同時,也導致視頻內(nei) 容缺乏創新、同質化嚴(yan) 重。為(wei) 了持續獲得關(guan) 注,一些“狠PK”的主播就靠不斷挑戰生理和道德的紅線,刺激觀眾(zhong) 神經。

  近年來,從(cong) 國家到地方,相繼出台一係列文件規範網絡直播。多個(ge) 平台也出台管理規範。“直播間飲酒一直屬於(yu) 平台嚴(yan) 格禁止的內(nei) 容。”一位直播平台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據平台規則,如直播間出現過度飲酒或連麥PK飲酒等行為(wei) ,平台將予以提示中斷或短期封禁等處置,並提示主播勿過度飲酒。

  記者蹲點多個(ge) 平台發現,多位主播對平台處罰有一套規避辦法。當平台對抽煙、喝酒等行為(wei) 進行處罰封禁時,很快就使用“小號”重開直播;在做一些懲罰時,通過拍攝視頻上傳(chuan) 給獲勝方和觀眾(zhong) 看;一些主播還用“黑話”逃避監管,譬如將芥末叫做小綠、將生雞蛋叫做乒乓球、將洗腳水叫做十全大補湯或香港牛奶,甚至還有將喝尿叫做菊花茶的“黑話”。

  上海一家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合夥(huo) 人告訴記者,當前直播平台對抽煙喝酒等直播內(nei) 容有明確的管理要求,但對於(yu) 很多關(guan) 注度較低的“小號”,監督則沒有那麽(me) 及時。

  另外,網絡平台對直播PK的觀眾(zhong) 也缺乏監管。一些觀眾(zhong) 在主播PK時充當“氣氛組”,在主播大口喝酒之時不但不及時勸阻,反而打出一連串“666”進行慫恿。

  嚴(yan) 格監管

  清除“狠PK”還網絡清朗空間

  近年來,網絡暴力危害事件時有發生。近期兩(liang) 名網絡主播在直播時被砍也引發熱議。據廈門警方消息,5月23日20時30分許,受害人石某、葉某在翔安區某學院咖啡廳外直播時被人從(cong) 背後持刀分別砍傷(shang) 手部、背部,犯罪嫌疑人逃離現場,24日淩晨警方從(cong) 外地將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經查,犯罪嫌疑人羅某與(yu) 受害人石某、葉某在網絡平台上發生口角,心生不滿,遂從(cong) 外地竄至廈門將二人砍傷(shang) 。

  在此之前,從(cong) 1月杭州女孩鄭靈華自殺到2月網紅“管管”自殺,網絡暴力頻頻成為(wei) 幕後“黑手”。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喻海鬆近期撰文稱,由於(yu) 網絡的受眾(zhong) 廣、參與(yu) 性強、傳(chuan) 播率高,加之網絡的匿名性使得清除網絡暴力更為(wei) 困難,網絡暴力危害日益嚴(yan) 重。

  一位網絡平台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後續,平台將加大飲酒相關(guan) 管理力度,除封禁外,還將針對高頻飲酒主播加入設備及人臉黑庫識別,防止封禁後大小號替換等行為(wei) 。”

  有關(guan) 專(zhuan) 家表示,幾位主播連麥比拚才藝,吸引觀眾(zhong) 投票的直播PK,是近年來快速發展的一種新業(ye) 態。這一本可良性競爭(zheng) 的舞台不能變成好勇鬥狠的擂台。無論是主播采用小號登錄、故意遮蔽來逃避平台監管,還是一些網民推波助瀾為(wei) 這些“狠PK”站台叫好,都折射出當前直播平台的監管措施存在不足。

  協力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浩說,網絡平台對於(yu) 過量飲酒等“狠PK”行為(wei) 在監管、審核直播內(nei) 容過程中應及時勸阻和中斷直播,必要時報警,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南京市律協副會(hui) 長周連勇建議,網絡平台要加強對主播的培訓,提升法治意識,提升技術手段防範主播飲酒、抽煙等直播行為(wei) ,針對用戶評論、打賞等行為(wei) ,也要加強監督管理,防範惡意帶節奏的行為(wei) 。

  網絡戾氣非一朝一日形成,化解過程也絕不能“一禁了之”,平台應用好流量激勵等手段,引導好主播們(men) 自覺生產(chan) 優(you) 質內(nei) 容,並強化“依法治網”,通過典型判例等手段培育網民的法治意識和法治思維。

  “類似鬥酒這類‘狠PK’,不符合社會(hui) 主義(yi) 主流價(jia) 值觀,違背道德和法律,PK雙方應該本著誰發起誰承擔主要責任,誰用語音等方式挑釁誰就該多承擔責任。”張浩說。

  專(zhuan) 家表示,相關(guan) 政府監管部門在加強正向引導的同時,應進一步探索直播平台監管新機製,形成行業(ye) 自我監督、大眾(zhong) 監督與(yu) 政府監督的合力,共塑網絡清朗空間。綜合新華社、潮新聞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