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開放與合作的“金融強音”將為經濟複蘇帶來怎樣的“新動力”?
中新社上海6月8日電 (高誌苗)從(cong) 《經營證券期貨業(ye) 務許可證》揭牌現場到第十四屆陸家嘴論壇現場,施羅德投資集團首席財務官祁理德(Richard Keers)8日下午“一陣小跑”快速實現“空間轉換”。
隨著國內(nei) 金融開放政策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的外資機構加快布局中國市場。正在此間召開的第十四屆陸家嘴論壇也將主題聚焦於(yu) “全球金融開放與(yu) 合作”。開放與(yu) 合作的“金融強音”將為(wei) 經濟複蘇帶來怎樣的“新動力”?
祁理德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wei) 一個(ge) 國際資產(chan) 管理公司,中國持續的金融改革開放會(hui) 成為(wei) 中國科技創新的催化劑,比如風險投資的跨境流動,能進一步推動中國的科技創新。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夥(huo) 人)的擴大能為(wei) 中國早期創新公司提供融資。另外,QDLP(合格境內(nei) 有限合夥(huo) 人)的機製能培養(yang) 本地創新,中國風投公司也開始對海外投資,通過積累海外的經驗,他們(men) 能更加開放,更好評估中國年輕的創投企業(ye) 。
施羅德投資集團與(yu) 中國資本市場的淵源可以追溯到1994年,施羅德投資集團在上海成立第一個(ge) 中國內(nei) 地代表處,由此開始了中國資本市場的探索之旅。祁理德認為(wei) ,2023年,施羅德基金設立與(yu) 獲批展業(ye) ,標誌著施羅德投資集團在中國資產(chan) 管理市場再迎裏程碑式的發展機遇。
“開放合作是中國秉持的大局觀,”複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jun) 告訴記者,陸家嘴論壇強調開放合作其實是表達了一種倡議,這是中國作為(wei) 大國的擔當。“合作的大門沒法關(guan) 上,尤其是全球的主要經濟體(ti) 合作的大門不能關(guan) 上,這對全球經濟複蘇也有幫助。”
張軍(jun) 解釋,全球化最重要體(ti) 現就是資本流動,這個(ge) 資本既可以是長期生產(chan) 性資本,也包括短期資本流動。在複雜的國際形勢下,現在全球資本流動遇到了比較大的障礙,這對全球經濟發展產(chan) 生了負麵影響。
“全球經濟的複蘇,首先金融要活躍起來,中國自己的經濟複蘇也需要金融的支持和引領。我們(men) 強調開放合作的聲音應該要傳(chuan) 播出去,因為(wei) 中國在全球經濟複蘇當中舉(ju) 足輕重。”張軍(jun) 說。
疫情前,每年都會(hui) 來中國的橡樹資本聯合創始人、聯席董事長兼首席投資官高樹(Bruce Karsh)因參加陸家嘴論壇的機緣再度來華。他說:“中國持續開放是像我們(men) 這樣的離岸公司推出新產(chan) 品的關(guan) 鍵,也能讓中國國內(nei) 投資者在海外投資不同類型的產(chan) 品。加大雙向開放是個(ge) 良好的開端,未來希望可以更加深入。”
高樹表示,在過去的幾年中,他見證了中國金融業(ye) 的高水平改革開放在促進外資投資方麵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如,2022年,人民幣在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中的權重被提高到12.28%,展現了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同時,中國股票和債(zhai) 券可投資性也在過去幾年中繼續提升,先後被納入全球知名指數,彰顯了中國的金融資產(chan) 對國際投資者的吸引力。
“橡樹是這些發展中的積極參與(yu) 者。”高樹指出,橡樹資本在中國的投資總額逾400億(yi) 元人民幣。作為(wei) 外資中最大的不良資產(chan) 包投資人,“我們(men) 見證了中國金融業(ye) 快速的改革開放,也受益於(yu) 不斷完善的監管和市場體(ti) 係,同時從(cong) 第一視角印證了中國強有力的法律體(ti) 係,與(yu) 我們(men) 所投資的其他一些國家相比而言非常先進。這是我們(men) 持續投資中國的定心丸和原動力。”
“金融業(ye) 開放的大門隻會(hui) 越開越大。”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yun) 澤在論壇上如是說,“我們(men) 將繼續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舉(ju) ,穩步推進金融業(ye) 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在財富管理、綠色金融、養(yang) 老健康、資產(chan) 管理等領域,歡迎經營穩健、資質優(you) 良的外資機構來華展業(ye) ,鼓勵符合條件的外資機構參與(yu) 各類業(ye) 務試點。”(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