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海外華媒走進涼山西昌 聚焦文旅融合釋放發展新動能

發布時間:2023-06-16 11:1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涼山6月15日電(王利文 湯雁)“西昌的蓬勃發展,更新了我對大涼山的認知,展現了中國西部發展的活力。”首次走進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的《澳大利亞(ya) 時報》新媒體(ti) 運營及“西澳料姐”主編張園表示,作為(wei) 海外華媒,她想要將大涼山的文旅魅力傳(chuan) 播出去,讓更多人來走一走、看一看。

  14日至15日,由四川省僑(qiao) 辦、省政府新聞辦和中新社四川分社共同組織的“行走中國·2023海外華文媒體(ti) 美麗(li) 涼山西昌行”活動舉(ju) 行。來自14個(ge) 國家的25家海外華文媒體(ti) 走進西昌建川電影博物館聚落、建昌古城、大石板古村等頻頻“出圈”的文旅融合新場景,見證西昌如何立足民族地區特色推進全域旅遊,打造“國際生態田園、曆史文化名城”。

  西昌地處四川省西南部的安寧河穀地區,是古代“南方絲(si) 綢之路”上的重鎮,也是攀西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有著“月亮城、太陽城、航天城、小春城”等美譽。憑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西昌充分挖掘當地曆史文化,跑出了文旅融合的加速度。去年12月,新成昆鐵路全線貫通運營,“綠巨人”開進大涼山,西昌的文旅產(chan) 業(ye) 也迎來了發展新機遇。2023年春節假期,西昌以160餘(yu) 萬(wan) 人次的遊客接待量,交出了亮眼“成績單”。

  走進大石板古村,了解到眼下生態宜居、環境優(you) 美的“網紅村”幾年前還是個(ge) 邛海邊的小漁村後,第一次到涼山參訪的加拿大七天傳(chuan) 媒高級編輯及編輯部副主任陳汝燕感慨萬(wan) 分,“原先‘半農(nong) 半漁’的居民在家門口吃上‘旅遊飯’,文旅融合為(wei) 西昌居民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建昌古城的蜀繡展美得讓人驚歎,我們(men) 看得挪不動腳,舍不得離開。”華燈初上的建昌古城風韻獨特,街巷裏流光溢彩,給意大利僑(qiao) 網副總編輯李俏紅留下了深刻印象。“西昌定位非常準確,將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我見到文化賦能做得最好的城市之一。”在她看來,西昌通過推進文旅融合,讓古城活起來、村莊美起來,實現了“民族性”與(yu) “地方性”的融合,傳(chuan) 統性與(yu) 現代性的互動。

  參訪完西昌建川電影博物館聚落“百年光影——建川電影文物展”後,加拿大紅楓林傳(chuan) 媒集團副總編輯王群在館中的留言簿上寫(xie) 下“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希冀。他認為(wei) ,電影是向世界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載體(ti) 。該電影博物館聚落的建設,對正在打造“國際生態田園曆史文化名城”的西昌具有裏程碑意義(yi) 。西昌應該深挖當地民族文化、非遺傳(chuan) 統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題材,向世界展現西昌曆史文化、傳(chuan) 播西昌聲音。

  “這才是文旅融合的‘樣本’。”印度尼西亞(ya) 《一帶一路報》社長曾惠陽坦言,此次西昌參訪讓他很受觸動,當地深入挖掘曆史文化,讓古城古村守住根、留住人、能致富、煥新生,既滿足當地居民美好生活需要,又起到示範引領作用。

  近年來,西昌充分利用文旅資源,打造了一批高顏值、文藝範、沉浸式的文旅項目。文旅融合的步伐不止於(yu) 此,西昌將2023年設為(wei) “文化旅遊提升年”,進一步搶抓新成昆鐵路開通機遇,全麵推進文化和旅遊事業(ye) 發展提升,為(wei) 建設國際生態田園曆史文化名城提供支撐。

  李俏紅表示,融通中外的海外華媒是凝聚華僑(qiao) 華人的紐帶和文化傳(chuan) 播的載體(ti) 。“我們(men) 要記錄下西昌秀麗(li) 的風光、悠久的曆史文化、獨特的民俗風情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新亮點、新成效,讓西昌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西昌,不斷擴大西昌的影響力和傳(chuan) 播力。”(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