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玩短視頻、辦音樂集會 年輕人為養老行業帶來生機

發布時間:2023-06-26 15:08: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為(wei) 行業(ye) 帶來科學照護觀念和先進運營理念——

  養(yang) 老院來了年輕人

  據國家衛健委公布的信息:2035年左右,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yi) ,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同時,中國老齡化呈現出老年人口數量多、人口老齡化速度快,人口老齡化區域差異大、應對人口老齡化任務重等形勢與(yu) 特點。如何養(yang) 老,成為(wei) 備受社會(hui) 和中老年人關(guan) 注的話題。

  近年來,中國養(yang) 老服務行業(ye) 發展迅速,服務水平不斷提升。令人高興(xing) 的是,越來越多年輕人投身養(yang) 老服務行業(ye) 。他們(men) 用更科學的照護觀念和更先進的運營理念,為(wei) 老人托舉(ju) 起更美的夕陽紅。

  “越來越多年輕人對養(yang) 老行業(ye) 有信心”

  談到從(cong) 事養(yang) 老服務行業(ye) 的人,外界或許會(hui) 有一些刻板印象。

  如果說麵前出現一個(ge) 落落大方、笑容溫柔的90後女孩,人們(men) 很難把她同養(yang) 老服務行業(ye) 從(cong) 業(ye) 者劃上等號。可事實卻是如此:這位姑娘叫韓雨,目前擔任山東(dong) 省龍口市恒康養(yang) 老服務中心院長。

  2020年,韓雨在龍口市下轄東(dong) 萊市的一個(ge) 街道辦事處工作。這年9月,當地的恒康養(yang) 老服務中心建成並投入使用,這使她看到了實現更大人生價(jia) 值的可能。於(yu) 是,韓雨不顧原來單位挽留和家人反對,毅然辭職,加入到了養(yang) 老服務行業(ye) 之中。

  1993年生的陳聖儒是北京市延慶區北京君信康養(yang) 老服務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由於(yu) 大學時就讀於(yu) 老人服務事業(ye) 管理專(zhuan) 業(ye) ,海外見習(xi) 時又積累大量實踐經驗,畢業(ye) 後,陳聖儒開始了養(yang) 老服務事業(ye) 的探索之路,並到延慶推進了多家連鎖養(yang) 老驛站及照料中心建設。

  幾年前,年輕人就職養(yang) 老服務行業(ye) 還是一件不被人理解的事。陳聖儒說:“2010年我讀書(shu) 時,大家對本科生畢業(ye) 去做養(yang) 老服務工作是持質疑態度的。”

  近年來,隨著社會(hui) 老齡化不斷加深,傳(chuan) 統家庭養(yang) 老功能逐漸弱化,集納社會(hui) 力量幫助老人安享晚年成為(wei) 普遍共識和大勢所趨。這讓越來越多年輕人看到了養(yang) 老服務行業(ye) 的發展潛力,因此有意願加入進來,參與(yu) 行業(ye) 建設發展。

  根據2019年—2021年的《中國民政統計年鑒》相關(guan) 數據,中國養(yang) 老機構中,35歲及以下職工人數逐年遞增。在上海市楊浦區社會(hui) 福利院工作的90後小夥(huo) 子王程,就親(qin) 眼見證了這種“年輕化”趨勢。他表示,最近5年裏,單位的90後養(yang) 老護理員增至近30人,占員工總人數的兩(liang) 成左右,“越來越多年輕人對養(yang) 老行業(ye) 有信心”。

  年輕人對養(yang) 老行業(ye) 的信心還體(ti) 現在升學填報誌願之時。重慶護理職業(ye) 學院醫學技術與(yu) 健康管理係的何錫珍明顯感覺到,這幾年報考養(yang) 老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的學生變多了,錄取分數線也“水漲船高”。比如,過去長沙民政職業(ye) 技術學院的老年服務與(yu) 管理專(zhuan) 業(ye) (2021年起專(zhuan) 業(ye) 更名為(wei) 智慧健康養(yang) 老服務與(yu) 管理)第一誌願報考率不足10%,如今第一誌願報考率超過80%、錄取分數線超過二本線。

  這些“科班出身”的新鮮血液,兼具年紀輕、時間精力充足、學曆高、學習(xi) 能力強等優(you) 勢,進入養(yang) 老服務行業(ye) 後,帶來了新觀念、新理念,為(wei) 行業(ye) 整體(ti) 發展注入新活力。

  既要精心照護老人,更要把他們(men) 當“孩子”

  “嗨,朋友,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未來依舊閃閃發亮……”透亮的室內(nei) ,老人們(men) 分三排而坐,每排數十人。在充滿節奏感的音樂(le) 中,他們(men) 用手比劃出整齊劃一的動作,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

  這是一套“手勢舞”,是韓雨受幼兒(er) 園手勢操啟發、為(wei) 老人們(men) 精心編創而成。做這套手部舞蹈,老人們(men) 樂(le) 在其中,還可以強化記憶力和上肢協調能力。“手勢舞”被上傳(chuan) 社交媒體(ti) 平台後,引起大量網友關(guan) 注。有人稱讚“這是最歡樂(le) 的養(yang) 老院,‘少年們(men) ’寶刀未老”;也有人點讚:“這樣的養(yang) 老院簡直是‘幼兒(er) 園大大班’。”

  得益於(yu) 年輕人入行,養(yang) 老服務行業(ye) 迎來了蓬勃朝氣。“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轉變為(wei) “隻是近黃昏,夕陽無限好”。

  在感慨如今養(yang) 老院顛覆傳(chuan) 統認知的同時,也會(hui) 有人感到困惑:老人本該“求靜”,為(wei) 什麽(me) 要玩得如此歡樂(le) ?

  陳聖儒常帶領老人玩短視頻、舉(ju) 辦音樂(le) 集會(hui) ,並得到積極反饋。他告訴記者,這是年輕從(cong) 業(ye) 者認知觀念更新帶來的變化。傳(chuan) 統觀點往往認為(wei) 老人應當頤養(yang) 天年,從(cong) 事一些安靜的娛樂(le) 活動即可。但通過認真工作和細致服務會(hui) 發現,“老年人既渴望獲得身體(ti) 上的照料,也希望找到生活下去的目標。他們(men) 不想懷揣著‘每天等待’的悲觀,日複一日地重複沒有改變的生活。”所以,要把他們(men) 當作老人精心照護,更要把他們(men) 當“孩子”,引領他們(men) 感受年輕人的“花花世界”,幫助他們(men) 減輕心理負擔,減小心理年齡。

  河南省許昌市魏都區福瑞園養(yang) 老院,26歲的負責人樊金林為(wei) 老人們(men) 設立了電競室。住在這裏的退休教師樊花蕾說,最開始聽著像天方夜譚,連“裝備”這個(ge) 遊戲詞都沒聽過。“結果我們(men) 養(yang) 老院的年輕人,3天就教會(hui) 了我基本操作。現在我們(men) 老年戰隊每天玩得很開心,很久都沒這麽(me) 經常放鬆大笑了。”

  年輕人進入養(yang) 老服務行業(ye) ,不僅(jin) 帶來生機與(yu) “新機”,也以更加科學的養(yang) 老照護手段嗬護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起居。陳聖儒說,自己會(hui) 和老人們(men) 一起玩桌遊,但形式與(yu) 年輕人玩法有所不同。“工作人員會(hui) 給罹患阿爾茨海默症或記憶力減退的老人準備卡片,上麵寫(xie) 有各種親(qin) 屬名稱如‘老伴兒(er) ’‘女兒(er) ’‘兒(er) 媳’。老人抽到哪張,就要說出這張卡片上所寫(xie) 親(qin) 屬的名字,並回憶他們(men) 之間的故事。這個(ge) 遊戲一是對他們(men) 有益,二是讓他們(men) 樂(le) 意玩。”陳聖儒介紹,類似玩法不少,如識別數字、數字計算,還可以玩專(zhuan) 門針對腦梗恢複期老人的拆解、組裝手工玩具等。開展這些適合不同身體(ti) 狀況老人的遊戲,寓“養(yang) ”於(yu) 樂(le) ,讓健康的和有待複原健康的老人都能在科學指導中享受趣味。

  吸引更多年輕人“走進來、留下來”

  去年7月,四川福樂(le) 家綜合養(yang) 老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的90後工作人員晏楊俊祺,上門為(wei) 一位失能老人沐浴。完成服務後,老人家屬拉著他的手說:“像我們(men) 這種需求肯定很多,你們(men) 應該多多推廣,擴大業(ye) 務。”

  懇切的期盼,反映了當今養(yang) 老服務行業(ye) 的供需矛盾。一方麵,正如中國老年保健協會(hui) 會(hui) 長劉遠立指出,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逐漸加深,與(yu) 10年前相比,60歲以上人口所占比例上升了5.44個(ge) 百分點,今後每年可能要增加1000萬(wan) 人。另一方麵,養(yang) 老服務人才儲(chu) 備依舊稀缺,尤其是有能力、有愛心的年輕人才。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吸引年輕人參與(yu) 養(yang) 老服務行業(ye) ,不能僅(jin) 憑他們(men) 的一腔熱血和主動投入,還需要在完善職業(ye) 技能等級認定、打通晉升渠道、提高薪資待遇、加強專(zhuan) 業(ye) 培訓等方麵提供實實在在的“福利”,讓年輕人看到自己在養(yang) 老行業(ye) 的發展前景,才能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後繼無人”的困境。

  值得欣慰的是,一些地方已經采取措施。在北京,據2020年發布的《北京市養(yang) 老服務人才培養(yang) 培訓實施辦法》,取得養(yang) 老護理員職業(ye) 資格證書(shu) 或職業(ye) 技能等級證書(shu) 的養(yang) 老護理員,可按月享受護理崗位獎勵津貼。浙江省則依照學曆,給予進入養(yang) 老機構的畢業(ye) 生以不同額度入職獎勵,獎勵範圍還擴大至養(yang) 老服務機構內(nei) 從(cong) 事醫療保健、康複護理、營養(yang) 調配、心理谘詢、技術培訓、能力評估等工作的人員。

  多地為(wei) 養(yang) 老服務人才提供的激勵褒揚機製,有利於(yu) 年輕人對養(yang) 老行業(ye) 產(chan) 生更積極的職業(ye) 預期,從(cong) 而樹立堅持從(cong) 事養(yang) 老服務的信心。

  對王程這樣的“滬漂”年輕人而言,加入養(yang) 老服務行業(ye) ,還給他帶來了一個(ge) 意想不到的“驚喜”——解決(jue) 戶口、落戶上海。據悉,這是上海首例以重點引進人才身份落戶的養(yang) 老護理員。“零的突破”鼓舞了不少默默奉獻在養(yang) 老崗位上的年輕人以及持觀望態度或打算入行的年輕人。

  陳聖儒認為(wei) ,養(yang) 老機構本身也要幫助年輕人增加職業(ye) 規劃、細化職業(ye) 分工,讓他們(men) 找準具體(ti) 的工作方向,在職業(ye) 晉升、薪資提高和能力增強等方麵找到目標。

  “希望未來能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養(yang) 老服務行業(ye) 中來。”陳聖儒說,“年輕人從(cong) 事養(yang) 老事業(ye) ,能夠改變行業(ye) 的老舊麵貌,更好實現行業(ye) 轉型升級,直接影響是幫助當下的老人們(men) 安度晚年,長遠看也是為(wei) 了‘明天’的自己。”

  記者 王晶玥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3年06月26日 第 05 版)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