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地起價頻發 部分參展商反映在上海撤展時遭“黑物流”
坐地起價(jia) 、收費不透明?部分參展商反映——
在上海展會(hui) 撤展時遭遇“黑物流”
■本報記者 栗思
5月25日,在上海參加完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農(nong) 用化學品及植保展覽會(hui) 後,胡女士安排好展品撤展運送的相關(guan) 事項,便返回廈門靜候儀(yi) 器回歸。然而,幾天後,隨著物品寄來的一張“物流賬單”卻讓她有些始料不及。“事先並未告知具體(ti) 的計價(jia) 方式,到貨才發現物流公司是按照體(ti) 積收費的,還多了很多隱藏收費。”胡女士氣憤不已,立即進行投訴。
近來,類似這樣的物流收費投訴並不少見。一些參展商反映,在上海參加展會(hui) 結束後,撤展時遇到不同程度的“坐地起價(jia) ”。展商們(men) 呼籲規範相關(guan) 物流服務商的管理,提供更好的參展環境。
計價(jia) 方式反複橫跳
“其實,主辦方提供了一家物流公司,負責展品運送和倉(cang) 儲(chu) 等。但我們(men) 規模比較小,就自己找了其他物流公司將展品運到上海。”由於(yu) 運來的這家物流公司未能及時辦理相關(guan) 證件,撤展時無法進場,胡女士隻好再去尋覓物流服務商,一個(ge) 展商向她推薦了“安能物流”。
“安能物流網點的工作人員說,他們(men) 已經提前辦理好證件,我們(men) 隻需要將展品交給他們(men) 就可以了。”胡女士稱,當時她跟工作人員反複協商,敲定按照物品重量計價(jia) ,每公斤2元。但因現場無法稱重,便先簽訂物流合約,讓他們(men) 拉回站點去稱,並約定采取“到付”方式付錢。
沒幾天,胡女士便收到來自安能物流的賬單。這時她發現,原本約定的按重量計價(jia) 的方式已被更換為(wei) 按體(ti) 積計費。而且,對方給到的測量體(ti) 積甚至比運到上海時的展品體(ti) 積都要大,這讓她有些不解,“運到上海的時候,才5個(ge) 立方米,發回廈門居然測出6.2個(ge) 立方米。展會(hui) 期間我們(men) 還消耗了很多東(dong) 西,這不是虛報嗎?”讓胡女士更為(wei) 生氣的是,對方還給出不少隱藏的收費事項:“到付還要額外收取171元,開票也要另外加稅金,這些運輸前都沒有講,最後總金額達到2800元,是來時運輸價(jia) 格的2倍。”
由於(yu) 展品中的灌溉設備和不少樣品急需使用,胡女士思慮再三,同意安能物流給出的“各退一步”的協商方案。事後,她回憶當時簽單的過程,發現藏著不少陷阱:運輸前,相關(guan) 工作人員口頭承諾重量計價(jia) 的方式,並以無法現場稱重為(wei) 由未將其寫(xie) 入物流運輸單,中途則悄悄更改計價(jia) 方式,“說好是按重量計價(jia) ,我們(men) 就不會(hui) 特意叮囑倉(cang) 庫留意外形包裝,拆封後即使對物流公司的測算有異議,也沒有證據,導致維權困難重重”。至於(yu) 其他收費事項,更未在物流合同中予以體(ti) 現。
坐地起價(jia) 現象頻發
來自江蘇鎮江的付先生也陷入同物流服務商的糾紛中。6月7日,上海國際環保展還沒結束,攤位前推銷物流服務的工作人員已經多了起來。其中,來自壹米滴答物流公司的介紹讓付先生動了心。“參展時,我是自己去辦的相關(guan) 證件,前前後後跑下來也挺麻煩的,想著撤展時找一家已經辦好證件的物流公司。”然而,付先生沒想到,這一選擇反而給他新增了更多煩心事。
據付先生介紹,當時雙方敲定600元的價(jia) 格,將展品從(cong) 上海運往江蘇鎮江,並當即簽署“物流配送單”,“事後才發現這個(ge) 單子上隻有地點,時間、金額都沒有寫(xie) ”。本以為(wei) 隔天便能收到展品,但付先生接連查看好幾天,發現展品始終在物流點不動彈。無奈,他趕忙聯係相關(guan) 工作人員,可得到的消息卻讓他氣憤不已,“對方說要收打包費、物流費共計2650元,不然我們(men) 就得自己去拉。”眼看著價(jia) 格漲了好幾倍,付先生決(jue) 定不再讓物流公司運送,自己輾轉找了貨車前去拉貨,這時,對方又提出要收取600元的運輸費,“說是從(cong) 展會(hui) 拉到網點的錢”。
“這不是坐地起價(jia) 嗎?”付先生隨即投訴到物流公司總部,多次協商後總算成功從(cong) 網點取回展品。然而,收到展品後他發現,包裝外側(ce) 的亞(ya) 克力板均已損壞,付先生懷疑,這是網點工作人員故意損壞,雙方又陷入新一輪的糾紛。
記者留意到,在12345市民服務熱線,關(guan) 於(yu) 物流服務商坐地起價(jia) 、暴力運送等方麵的投訴並不少見。
展會(hui) 物流管理待規範
今年以來,上海會(hui) 展業(ye) 積蓄多年的能量得到全麵釋放。根據市商務委介紹,從(cong) 截至2月的展館預定數據判斷,年內(nei) 計劃舉(ju) 辦展會(hui) 近300場,這也給主辦方、管理方帶來了不小挑戰。
長期從(cong) 事會(hui) 展物流服務的孫啟告訴記者,為(wei) 了給展商提供方便,大部分展會(hui) 在辦展期間,主辦單位都會(hui) 指定一家主場運輸服務商,協助展商辦理貨車輪候證、卸貨證等,保證展商展品進出場暢通,也為(wei) 展商提供運輸服務。“我擔任運輸服務商聯係人的時候,業(ye) 務主要集中在貨物到達展館後的進出場,撤展回程物流運輸的部分相對較少。”孫啟介紹,這是因為(wei) 展館內(nei) 有一些規模較大的駐館物流服務商,分流了展商群體(ti) ,另外則跟展館內(nei) 的“黑物流”有關(guan) 。
孫啟表示,所謂“黑物流”主要出現在撤展環節。“一些別有用心的物流公司會(hui) 提前辦理相關(guan) 的證件入場,然後到各展位前推銷,展商們(men) 聽到價(jia) 格比主場運輸服務商提供的低,就會(hui) 上鉤。”然而,這種低價(jia) 的背後往往埋著更大的“坑”,“十分常見的就是運送途中坐地起價(jia) ,還有的是物品損壞,之前溝通中聽到不少展商乃至主辦方都吐槽過”。
實際上,針對展會(hui) 現場“黑物流”攬貨現象,有關(guan) 方麵也出台了相應的限製措施。日前,市商務委相關(guan) 部門通過12345市民服務熱線回複,建議展商在布撤展期間選擇展會(hui) 主辦單位指定的主場運輸服務商或者展館駐館服務單位,如選擇第三方運輸展品,應向展會(hui) 主場運輸服務商報備。不過,孫啟表示,所謂的“報備”,在實際操作中很難落實。“主場運輸服務商不能限製展商的選擇,物流服務商隻要能進展館,就很難限製攬貨行為(wei) 。”
對此,不少展商建議,主辦單位和展館要進一步加大對進場物流服務商的管理,“如果發現有物流公司違規進入,要加大懲處力度”。另一方麵,也可以考慮打造統一的會(hui) 展平台,將展商、物流、主辦方等不同主體(ti) 納入其中,既能免去參展公司辦理相關(guan) 證件的來回奔波,又能對物流企業(ye) 予以監管,減少糾紛,為(wei) 展商們(men) 提供更好的參展環境。(文中名字均為(wei) 化名)(解放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